当前位置:首页 > 五年级 > 语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五年级上册学生的语文期末水平测试卷。命题过程中特别注重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避免出现超出课程标准范围的题目,确保试题的内容合理、考查项目科学。试卷涵盖“积累与运用”、“阅读”、“习作”三大板块,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能力。具体内容包括书写技能、字词理解与运用、课文题旨把握、阅读理解和写作等。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重点考查学生的识字写字、理解词语、课文题旨把握、诗文记忆、阅读理解(提取信息、形成解释、整体感知、反思评价)、习作技巧(选材、表达、格式标点)等综合语文能力。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命题思考

编拟试卷时特别关注的——

一是“繁难偏废”尽量回避。命题中,十分注意克服随意性,不出那些考查内容超出《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范围的“不该考的题目”;不出那些任何年级似乎都可以考的、重一般知识轻语文技能的、要求空泛不着边际的、思维含量太低的、漫无边际拓展的、考查阅读很琐碎的种种“不必考的题目”;不出那些设置不周密的、符号杂乱干扰视觉的、要求繁杂难以操作的种种“不好考的题目”。

二是考查项目须合理划定。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

卷考查能力项目作了以下划定:

1.积累与运用—— ①识字写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② 理解词语意义并在语境中恰当运用;③课文题旨以及有关文史常识的把握;④准确记忆要求读背的诗文关键语句。

2.阅读——①提取信息(字面的、隐含的);②形成解释(词句意义);③

整体感知(内容与结构);④反思与评价(形式和内容)。

3.习作——①根据给定的话题选定并组织材料;②用语言文字表达意思与

情感;③格式、标点符号运用。

各题命题意图说明

第一题: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

考查书写技能,内容选自第12课《伊索寓言·蝉和狐狸》。

第二题:根据拼音在□里写出合适的字词

课标依据——“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

【说明】①所填都是要求会写的字,涉及到了15/25篇课文,考虑到了字形结构的代表性,也注意到辨析与比较,如“得-德”。②设置了一个大语境——课文《陶校长的演讲》中的“每天四问”(身体健康 、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几方面有没有进步);每行四个短语,四字短语的构成力求浅近通俗,意思相互有所关联,且注意押韵,形成一个小语境。③有拼音的提示,更降低了难度, 写对24个字,即可得满分。④考查的是联系生活、在语境中活用生字词的能力,学生是在考试,又在语境中得到精神的升华,在情感价值观方面也有收获。

第三题:选择题

内容全部源自课本,且都是突出的重点训练内容。分别考查的是:能读准该掌握的生字、多音字以及方言习惯中易读错的字;能分辨常用词语中的音同/近字、形近字;能理解常用词语的基本意思,包括其中关键字的意思;能理解并在简单语境中恰当运用常用字词;能理解常用谚语、歇后语的基本意思,并在一般语境中恰当运用。

第四题:根据课文内容答题

以连线、填写课文题目、填写词语与诗文等形式,分别考查的是:对有关文史常识的把握(结合教材“语文与生活”中读背《朝代歌》的要求,考查相关课文中人物、作品及所处朝代的对应);对有关课文题旨的理解把握; 用恰当词语概述课文写作对象;根据语境提示准确记忆教材中要求读、背、述的优美诗句和关键词语。

第五题:阅读短文,完成答题

短文1:4个题目分别考查的是:利用文本信息对相关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整体感知文章的写作对象;赏析课文基本的表达方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概括片段的大概意思。

短文2:6个题目分别考查的是: 用文本信息合理解释有关问题;从文本中提取几个隐含的信息并简单比较;感知一段话的大意,并借用文本信息作简单概括;整体感知文段的表达顺序;初步读懂短文的结构方式、主要内容。

六、作文。

课标依据——“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 2011.1

小学五年级 班 姓名 成绩

笔 试 部 分 100分(90分钟完成)

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2分)

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二、根据拼音在□里写出合适的字词。(12分)

xǐnɡ yǐn xiàn duàn liàn zāo zāi

□睡按时, □食□制, □□身体, 不□病□;

jiē chǎnɡ bì zhǎn fēn bīn

□道宽□, 墙□□新, 花草□芳, 热情迎□;

miǎn lì xié biān cè yì

互相□□, □手同行, □□自己, 友□长存;

dé shànɡ mào bó dé zūn

品□ 高 □, 礼□待人, 知识广□, 值□□敬;

三、选择题。 (10分)

1. 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个是____

⑴教诲(huì) ⑵抡起(lún) ⑶给予(ɡěi) ⑷钥匙(chí)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个是____

⑴情有独忠 ⑵风雨雷爆 ⑶画龙点晴 ⑷凶相毕露

3. 加点字解释不恰当的是____

⑴ 锲而不舍(丢开,放弃) ⑵ 徒有虚名(仅仅,空)

⑶ 依草附木(靠近) ⑷ 奋笔疾书(疾病)

4. 加点字用得不准确的一个是____

⑴ 瀑布泻下 ⑵ 春雨散落 ⑶ 水花四溅 ⑷ 冒出水泡

5. 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语句是____

为了新年联欢会的成功,每个同学都在精心准备,想到演出时拿出自己的绝招。这真是( )啊!

⑴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⑵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⑶ 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⑷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四、根据课文内容答题。(16分)

1. 先用直线将人物与作品连起来,再按朝代的先后在括号里标上序号。(3分)

( )明代李时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北宋施耐庵 《水浒传》

( )唐代李白 《本草纲目》

2. 读一读,在□里填上课文题目。(3分)

“案前常备工具书,□□□□□□□;用词造句要斟酌,写诗作文须□□。”老师的教导我一直铭记着,真是时光易逝,□□□□啊!

3. 根据提示填写课文中的诗句。(3分)

“让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翠竹的挺拔, 。用绚丽的色彩去描绘 ,沃野的耕耘”表现了自然的美好;“意欲捕鸣蝉, ”,“最喜小儿无赖, ” 表现的是童真童趣;“海内存知己, ”,“ ,唯见长江天际流” 表现了朋友间的深厚情意。

4.分别用两个4字词语形容下列事物。(4分)

黄山迎客松:

莫高窟彩塑:

5.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合适的词语。(3分)

人生短暂,但精神长存。 的嫦娥奔月了,乡亲们依然遥遥地为她 ;邓小平爷爷骨灰撒进了大海,但人民永远怀念他, 他,他的崇高品格必将在大海中 ;法布尔等科学家早已辞世,但他们“目标专一而不 , 而不半途而废”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五、阅读短文,完成答题。(30分)

短文1 (12分)

林冲棒打洪教头(片段)

柴进见了林冲,心中大喜,忙叫庄客杀鸡宰羊,厚礼款待。席间庄客来报:“洪教头来了!”柴进说:“正好请洪教头一起来坐坐。”

林冲转身一看,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说:“这位是林教头。”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柴进说:“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

1.“厚待”的意思,可用短文中的 这个词语来解释。(2分)

2.这个片段让我们感觉到,林冲和洪教头一个谦让,一个 ,一个 ,一个无礼。(4分)

3.这个片段为表现人物性格,采用了哪几种写法?用“√”选出。(3分)

(1) 从语言、动作、装扮等多个角度表现人物特点( )

(2) 多处运用打比方、拟人的手法作生动描写( )

(3) 人物相互对比,更突出各自的性格特征( )

4.用一句话写出这个片段的大概意思。(3分)

短文2(18分)

绿色宝石

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蔽日,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这里的望天树高达七、八十米,只有仰起头才能看到它的树冠,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这里的古椿树粗壮高大,就是几个人拉起手来也围不拢。这里有重量惊人的黑黄檀;有钢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够分泌毒液的箭毒木,也有能够供应淀粉的西米树。

常言说“独木不成林”,可在西双版纳,一棵树往往就是一片森林,有的竟是一座空中花园。一棵千年的大椿树,光它的气根就有二三十根。那些气根悬生在大树枝干上,直插泥土,简直就像一根根粗壮的支柱,很难分得清哪里是主干,哪里是气根。远远望去,一棵树就是一片森林。另外,在那些高大的乔木或油棕上,往往有几十种乃至上百种依附植物。每逢春天,许多依附植物能够开出鲜艳的花朵,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争奇斗妍,一棵树就是一座空中花园。

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 “天然饮料厂”。当你口干舌燥的时候,只要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就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这种树不怕砍, 不怕伐,只要留下一段树桩,很快就会萌生出许许多多的嫩芽,两三年的功夫,这些嫩芽就能长成10来米高、比碗口还粗的大树。

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一般的可以活200到400年。一家人种上几棵黑心树,烧柴的问题就解决了。

1.作者把“扁担藤”比作“天然饮料厂”,这是因为

(4分)

2.“独木不成林”,可文中说“在西双版纳,一棵树往往就是一片森林”,这是为什么呢?请举一例说明:

(4分)

3.下列说法不符合短文内容的是: (2分)

⑴ 油棕的含油量最大 ⑵ 箭毒木是有毒的 ⑶ 黑心树寿命很长

4.第2自然段主要是围绕哪个词语写的 (2分)

⑴ 奇花异树 ⑵ 古木参天 ⑶ 名副其实

5. 第2自然段的结构方式是 (2分)

(1) 总——分 (2)分——总 (3) 总——分——总

6.文中有一句话,既联接了上下文,又点明了题意,这句话是 (4分)

(1)常言说“独木不成林”,可在西双版纳,一棵树往往就是一片森林,有的竟是一座空中花园。

(2)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3)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

(4)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蔽日,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

六、作文。(30分)

两题任选一题完成。

题目一:有人说:快乐是劳动,快乐是创造,快乐是给予、是奉献……请你围绕“快乐”这个话题,选择一两件事情写一篇习作。

题目二:写封信给一位老师,谈谈自己学习、生活上的收获,说说心里话,注意表达出真实的情感。

(习作稿纸另附)

口试部分 (20分)

七、背诵。(10分)

  将本学期要求背诵的课文题目做成纸条,让学生任抽其一二,当场背诵。

八、口语交际。(10分)

  从下面的话题中任选一个当众说一说。

人间的真情无处不在。如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来临之际,全国上下纷

纷援助,灾区人民也擦干眼泪自救。一幕幕感人的镜头出现在媒体,令我们动容。回忆其中的一个场景,清楚地叙述,表达你的真情。

2.这本书(篇文章)我喜欢。

3.我的姓名“有来头”。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共2分。

根据书写正确、工整、规范的情况酌情计分。

二、共12分。写对一个字计0.5分。

醒睡按时 饮食限制 锻炼身体 不遭病灾

街道宽敞 墙壁崭新 花草芬芳 热情迎宾

互相勉励 携手同行 鞭策自己 友谊长存

品德高尚 礼貌待人 知识广博 值得尊敬

三、选择题。 2分×5=10分

1.⑴ 2.⑷ 3.⑷ 4.⑶ 5.⑵

四、共16分

1. ( 3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 ( 2 )北宋施耐庵——《水浒传》

( 1 )唐代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共3分,每处0.5分。

2. 读书莫放“拦路虎”(“拦路虎”上是否加引号在这里可以忽略不计);推敲;师恩难忘 共3分,各1分。

3. 松柏的苍劲 果园的丰收 忽然闭口立 溪头卧剥莲蓬 天涯若比邻 孤帆远影碧空尽 共3分,每处0.5分。

4. 姿态优美、饱经风霜 ……

精妙绝伦、个性鲜明 …… 共4分,写对一个词计1分。

5. 好心(或美丽、善良……);祝福;爱戴(或敬仰……);永生;三心二意;持之以恒 共3分,每处0.5分。

五、共30分

短文1 (12分)

1. 厚礼款待(2分)2.骄横(狂妄、傲慢……);知礼(懂礼、有礼……)

共4分,写对1个计1分。

3. (1) 从语言、动作、装扮等多个角度表现人物特点( √ )

(2)多处运用打比方、拟人的手法作生动描写( )

(3)人物相互对比,更突出各自的性格特征( √ )

共3分,画出1处计1.5分,如果三项全画√,则计1分。

4. 正当柴进设宴款待林冲时,洪教头来访;或:林冲在柴进庄上(或家里)遇见了(自以为是的)林教头。共3分,只要点出“林冲”和“洪教头”两个人物和“柴进庄上”这个地点,大概意思符合即可计全分。

短文2:(18分)

1.“当你口干舌燥的时候,只要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就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共4分,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回答,大概意思符合即可。

2.“一棵千年的大椿树,光它的气根就有二三十根。那些气根悬生在大树枝干上,

直插泥土,简直就像一根根粗壮的支柱,很难分得清哪里是主干,哪里是气根。

远远望去,一棵树就是一片森林。”

共4分,也可以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如:大椿树有很多气根,从枝干上直插泥土,远看就像一片森林。

3.(1)(2分) 4.(2)(2分) 5. (1) (2分) 6.(2)(4分)

六、作文。(两题任选一题,30分)

评分建议:

可按常规方法评分,也可着重从几个方面评分:学生选定并组织材料的能力占6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占20分,格式、标点符号运用等占4分。

备 选 题

一、分别用两个四字词语介绍下列人物身份和品质。

法布尔:

谈 迁:

二、本学期我们还学习了好几则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寓言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给你启发最大的是_________,从中你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请你完成几道有关对联的题目。

1、对联分为上联和下联,请你用线把相对应的上、下联连起来。

此即牧童遥指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但愿世间人俱健 理人间万缕青丝

一人巧作千人食 何必再问杏花村

书山有路勤为径 五味调和百味香

操世上头等大事 不惜架上药生尘

2、请在上面的对联中——

为书房选一副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理发店选一副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酒店选一副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剩下的两副对联,你觉得一副可以送给________________,另一副应贴在________________。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1105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