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五年级 > 语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自查题

试卷简介

这份五年级语文试卷覆盖了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基础部分包括拼写、词语补充、关联词使用、判断正误、名句默写、句子转换和病句修改;阅读理解部分则涉及对《草原》和一篇关于松树的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最后还设计了一个小练笔和作文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意思维。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涵盖了语文的基础知识积累、阅读理解及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重点在于词语运用、关联词使用、修辞手法的理解以及对自然风光和崇高精神品质的描述。

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

班级 姓名 分数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lǐ mào xiū sè fǔ mō xiàn rù shuāi jiāo

二、请用“—”划出句中的错别字,并依次改正在括号里。(4分)

车窗外是芒芒的大戈璧,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析,都是魂黄一体。( ) ( ) ( ) ( )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4分)

( )色欲流 杯水车( ) 严( )以待 五彩( )纷

( )山峻岭 银装素( ) 废( )忘食 高大( )秀

四、请为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4分)

如果……就…… 因为……所以…… 只有……才…… 无论……都……

1、他性格开朗,( )有多少困难,他( )表现得很乐观。

2、(   )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3、( )这种神奇、美丽、和平的地方,(    )能成为生气勃勃的鸟的世界,成为繁荣昌盛的鸟的王国啊!

4、(    )人类大量砍伐森林,(    )会破坏地球的生态环境。

五、判断下列句子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4分)

1、《白杨》一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

2、“美轮美焕”“栩栩如生”“始料不极”“夜以继日”这组词没有错别字。( )

3、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冻土层和恶劣天气。( )4、“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

六、按课文内容补充句子。(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2、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 ________。

3、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 )(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写一句课外积累的诗句:__________ _____ (2分)

七、依要求改写句子。(4分)

1、他答应为你办这件事的。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喂,你把彩笔借给我用一用。  (改成有礼貌、婉转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智慧的女儿指导牧童。牧童理解了“幸福”的真正意义。 (合并成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里每年都会吸收许多游客来参观旅游。(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下面的这些“食”字成语该入哪个座?请填一填。(4分)

饱食终日 食不甘味 自食其力 发愤忘食

自食其言 丰衣足食 废寝忘食 自食其果

干了坏事,自作自受。( ) 自己劳动,养活自己。( )

不去睡觉,忘了吃饭。( ) 心中有事,吃饭不香。( )

说了不算,不守信用。( ) 吃饱肚子,不做事情。( )

刻苦努力,忘了吃饭。( ) 穿的、吃的都很富足。( )

第二部分 阅读与运用(30分)

一、阅读《草原》片断,回答问题。(15分)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 ),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 ),不用墨线(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按原文填空。(4分)

2、给这段话加个小标题: (1分)

3、读了这段话,你认为作者写出草原( )和( )的特点。(2分)

4、找出本段的中心句抄在横线上。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作者运用了( )和( )的写法,写得生动传神,赞美草原的美丽风光。并在原文上用“——”划出有关的句子。 (4分)

6、你喜欢草原吗?为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我对松树怀有敬仰之情不自今日始。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品质的象征。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你看,松树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材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叉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用它自己的树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荫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粉身碎骨”的地步。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1、给文章起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横线上。(1.5分)

2、“瘠”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再查( )笔。 (1.5分)

3、文中画“——”的句子用了( )修辞手法,画“ ”的句子用了( )修辞手法。 (2分)

4、“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突出了松树( )的特点。

“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粉身碎骨’的地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 之情。 (3分)

5、仔细读第3自然段,它采用的表达顺序是: (2分)

6、松树具有怎样的风格?请用文中的话概括出来。 (2分)

7、你还想到了哪些具有松树风格的人?选择其中一个介绍他的主要事迹。(3分)

第三部分 习作(35分)

一、小练笔。(5分)

写几句话,夸夸像《白杨》一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二、作文。(30分)

在祖国的东西南北,有许多我们的同龄人。大家彼此建立联系,交上朋友有多好!让我们开展“手拉手”活动,给远方的小朋友写一封信,跟他们谈谈准备开展哪些活动,为对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可以以个人或小组的名义写,注意叙述要有条理,语言亲切,按书信的正确格式写。(作文纸另备)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1109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