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周末练习(十二)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字
一、我会读,还会写
huì shì yù
智( ) 指( ) 荣( )
描( ) 装( ) 抵( )
开( ) 声( ) 犹( )
( )报 考( ) ( )言
二、多音字组词
jiān( ) jiān( ) sā( )
监 间 撒
jiàn( ) jiàn( ) sǎ( )
三、形近字组词
辩( ) 典( ) 册( ) 诣( )
辨( ) 曲( ) 删( ) 脂( )
四、给下面的字加一笔,可以变成什么字
日( ) ( ) ( ) 十( ) ( ) ( )
大( ) ( ) ( ) 木( ) ( ) ( )
五、选择词语里正确的字,填在横线上
金榜 (提 题)名 洁白无 (瑕 暇) 走 (头投)无路
世外桃 (源 园) 不能自 (已 己) 竭泽而 (渔 鱼)
滥(竽 芋) 充数 旁(证 征) 博引 (灸 炙) 手可热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1、当仓颉把造好的字写给大家看时,大家高兴极了, 地议论着,说这个字 , ;那个字 , ;这个字 , ;那个字 , ;这个字 ,那个字 ……还有人评论说,远看这些字,有如 , ;近看这些字,好像 ,
。
七、猜字谜,再写出四个字谜
1、三人同日来,喜见百花开。( ) 2、宝玉不在姑娘在。 ( )
3、草堆下面两只狗。 ( ) 4、加倍才算多。 ( )
5、一人不算小。 ( ) 6、又到村中。 ( )
7、人在云上。 ( ) 8、你我各一半,互相来征战。( )
9、 ( ) 10、 ( )
11、 ( ) 12、 ( )
13、传说,苏轼与寺庙里的和尚关系很好。一天,他让书童戴上草帽,穿着木鞋,到寺庙里取一样东西。书童问取什么东西,苏轼说:“和尚一见到你就知道了。”果然,和尚一见书童的打扮,立即就明白了苏轼要取的是什么。于是,便将苏轼所要的东西给了书童。你知道苏轼要的什么东西吗?( )
八、给下列广告词“消毒”,恢复这些成语的原貌
例:治结石病广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 “石”改为“事”
1.某热水器广告词:随心所浴——( )改为( )
2.某服装广告词:衣表人才—— ( )改为( )
3.某摩托车广告词:骑乐无穷——( )改为( )
4.某洗衣机广告词:闲妻凉母——( )改为( )
5.某止咳药广告词:咳不容缓——( )改为( )
6.某燃气灶广告词:烧胜一筹——( )改为( )
7.某蚊香广告词:默默无蚊—— ( )改为( )
九、把斜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1、孔夫子搬家——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鞋不用锥子——_________________
3、下雨天浇地——___________________
4、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外甥打灯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猪八戒拍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对号入座(把上面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A、屡战屡败 B、喜马拉雅山上鸡儿叫——名(鸣)声远扬
C、屡教不改 D、目无王法
1、佛山陶瓷十分畅销,连外乡人也知道,可以说是( )啊!
2、我本来十分看好我们国家男子足球队,可自从世界杯开赛以来,球队是( ),真令人失望。
3、劫匪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打劫,真是( )。
4、父母、老师都苦口婆心地教育他,可他却是( ),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
我积累的谐音歇后语。
十一、多音字的不同读法有许多妙趣。读读下面的故事,再标出横批的读音
明朝初年,有个县官非常喜欢对对联。每逢春节,他都要求每家每户贴上对联,由他来评定名次。
这一年又到春节了,县官带着及格差役挨家挨户评选对联。他走到一户人家,看到对联上写着:“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县官读了两遍后非常生气,对差役说:“这不是在愚弄我吗!把这个写对联的人找来,打20大板!”这个人被带了来,当他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后,大喊冤枉,他说:“我是按您的吩咐写的对联啊!”县官听了更生气,说:“你上下联都是一样的字,这不是糊弄我吗?”“您听我解释,我因为考不中秀才,只好回家靠卖豆芽糊口。”“卖豆芽?”“对,卖豆芽!”县官又把这副对联读了两遍,对差役说:“20大板免了,赏他20两银子!”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上联应读为:长(cháng)长(zhǎng)长(cháng)长(zhǎng)长(cháng)长
(cháng)长(zhǎng),下联应读为:长(zhǎng)长(cháng)长(zhǎng)长(cháng)长(zhǎng)长(zhǎng)长(cháng)。一个多音字,两种读音,把它们串在一起表达了卖豆芽小贩的愿望,真是绝妙!这副对联还有一个横批:长长长长。你会读这个横批吗?
请标出横批的读音:长( )长( )长( )长( )
十二、错别字笑话辨析(只答横线)
1、有位中学毕业生被分配到饭店当服务员,有一次他自告奋勇写欢迎上级来检查的大字标语。等首长来了一念,哭笑不得,因为写的是“欢迎大骂光临”。
这位中学毕业生把_______写成了_______。所以闹出了笑话。
2、小王同意戒烟,他把保证书给女朋友小李,小李没看完就气走了。原来信是这样写的:“从今天起,我再也不买烟了,决定开始借烟,一定借,借到底……”
小王的女朋友小李为生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王错在_______________ 。
3、一位男青年在外谋生,文化水平不高,因下雨向家里写信要( ),由于不能准确地写出( )字,结果闹出一个大笑话。信的全文是:“人家有命,你儿无命。你儿无命,难归家门。家中有命,快快送命。家中无命,快快买命。”
你认为这位男青年不能准确地写出________字。
4、从前一个穷秀才托人将自家一种成熟的果子送给朋友,并写了一张便条:“琵琶结果,请与仁兄共尝。”朋友笑他写了白字,也写了一张字条给他,上面写着:“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这位穷秀才送给朋友的果子是________ 。
十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字毁千军
1935年5月初,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在中原地区展开大战。冯玉祥和阎锡山为了更好地联合讨蒋,曾商定双方部队在河南北部的沁阳会师,以集中兵力歼灭驻守在河南的蒋军。但是不幸的是,在拟定作战命令时,冯玉祥的一名作战参谋把“沁阳”的“沁”字多写了一笔,成了“泌阳”。碰巧河南南部就有个泌阳,不过这个地方与沁阳有千里之遥。冯玉祥的部队接到命令,匆匆赶往泌阳,结果贻误战机,错过了聚歼蒋军的有利时机,使蒋军获得了主动权。在近半年的中原大战中,冯、阎联军处处被动挨打。一字之差,最终导致冯、阎联军在中原战场的全面失败。
1、找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歼灭( ) 贻误( ) 拟定( )
反义词:不幸( ) 联合( ) 千里之遥( )
2、冯、阎联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