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五年级 语文
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共53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jī’è zhī chēng huá qiáo bèi sòng ( ) ( ) ( ) ( ) suǒ wèi shuāi lǎo háo bù yóu yù qī líng
4.把古诗补充完整,再按要作答。 山一程,水一程, ,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 ,故园无此声。 这首词的作者是清代的 。“此声”指 。这首词表达了 思想感情。(5分)
阅读理解(共37分)
八、快乐阅读,完成后面练习。(一)
书是知识的宝库。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当你打开五彩缤纷的图书,你便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动人的小说,美丽的诗歌,感人的童话……让你爱不释手,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书不仅是知识的宝库,而且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一位大文豪说过:“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寂寞时,它会给我们以安慰;有疑难时,它会给我们解答;遇到挫折时,它会给我们鼓舞和力量;迷失方向时,它会指引我们向光明的前程迈进。
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3分) 开卷有益:
爱不释手:
2.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 3.用“‖”在文中把这段话分成两层,并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每层的意思。(5分)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3分)
5.短文中有这么一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你能再写出两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或谚语吗?(4分)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长江三角洲,那儿长满了桑树。我爱家乡的桑树。 春雨如丝,泡开了粉红的桃花,饮醉了嫩绿的垂柳,也惊醒了梦中的桑树。一片片桑叶长出来了,小小的,嫩黄嫩黄的,只要梢不注意,那些在微风中绍手的已经是长大了的叶子。顺着“沙沙沙”的声音走进屋子,你瞧,那一只只白白胖胖的蚕儿在一片片桑叶上吃得正欢呢!
桑叶长多了,渐渐地树上就挂满了桑葚。我和小伙伴拾完麦子,常溜到桑树下,几个人使劲一摇树,“扑啦啦”,熟透了的桑葚便撒满一地,一个个红得发紫。拣一个放进嘴里,细腻而柔软,那滋味就甭提了,甜得让人心醉。没熟透的桑葚是不会掉下来的。有时,我们等急了,会爬上树去摘了吃。那桑葚又酸又甜,多吃几个,就觉得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两眼也被酸得眯成一条线,只好无可奈何地望着满树红中透紫的桑葚了。
家乡的大伯大叔们爱用桑木扁担,他们常为自己有一两件桑木家具和农具而感到自豪。
1.在横线上给短文加个题目。(2分)
2.作者从( )、( )和( )三个方面写桑树。其中( )和( )是详写。(5分)
3.用“ _ ”画出两个拟人句,用“ … ”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3分)
4.“只好无可奈何地望着满树红中透紫的桑葚了”这句话形象的刻画了“我们”( )的心理。(2分)
5、作者主要抓住( )和( )来描述熟透了与未熟透的桑葚,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熟透了的桑葚( ),未熟透的桑葚则( )。(4分)
6.桑树的作用是,桑葚可以( ),桑木可以用来制作( ) 和( )。(2分)
7.从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中找出两个错字改正过来写在下面的括号里。(2分) ( ) ( )
快乐作文
九、作文(30分)
题目:我是个好孩子。(提示:好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