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五年级 > 语文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成语诗词课文内容复习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五年级下册语文科目的多个方面,包括成语纠错、成语仿写、成语分类、成语运用、诗词填空、课文内容填空以及综合应用。试卷内容丰富,涉及成语的正确使用、诗词的积累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记忆等多个知识点,旨在全面检测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成语、诗词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应用。

五年级下册语文分类复习(二)成语诗词课文内容

专项复习卷(二)

一、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突如奇来( ) 夜以续日( ) 惊叹不以( )

严陈以待( ) 南争北战( ) 金碧辉皇( )

莫名奇妙( ) 一塌糊涂( ) 饥寒交破( )

气状山河( ) 惊心动魂( ) 壁波斩浪( )

二、照样子写成语

1.浩浩荡荡(AABB): 、 、 、

2.有声有色(ABAC): 、 、 、

3.神采奕奕(ABCC): 、 、 、

4.翩翩起舞(AABC) 、 、 、

5.枝繁叶茂: 、 、 、

6.取长补短: 、 、 、

7.笔墨纸砚: 、 、 、

三、根据要求写成语

1.、形容人多的: 、 、 、

2.描写人物神态的: 、 、 、

3.形容人的优秀品质的: 、 、 、

4.形容人说话的: 、 、 、

5.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 、 、 、

6.形容情况危急的: 、 、 、

7.关于节约用水的: 、 、 、

8.描写春天的: 、 、 、

9.描写夏天的: 、 、 、

10.描写秋天的: 、 、 、

11.描写冬天的: 、 、 、

12:赞美抗洪战士的: 、 、 、

四、把“看”的近义词填到括号中,组成正确的成语

1.从管子里看豹——管中( )豹

2.斜着眼睛看人——侧目而( )

3.坐在井底看天——坐井( )天

4.观察言语和表情——( )言观色

5.左看看,右看看——左顾右( )

6.站在高处往远处看——高( )远瞩

7.看惯了,只当没看见——熟视无( )

8.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举世( )目

五、按要求写诗句

1.送别的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2.有季节特征的:

春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夏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秋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冬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3.与月亮有关的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4.与流水有关的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5.与战争有关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6.描写某种植物的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7.思念家乡及亲人的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8.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景观吗?

庐山瀑布:

大草原:

长江:

9.根据“松竹梅风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写出至少4句相关的诗句。

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

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

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

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

六、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成语或诗句。(8分)

1.我的叔叔不仅 (形容人仪表),而且是一个 (有学问)的人。他 (读的书特别多),常常是 (速度特别快)。为了读书,有时他 (忘记了吃饭和休息)。他还经常游历祖国的 (著名的风景名胜),去读大自然这本“无字的书”,这正如董其昌所说:“ , ”。

2.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我来年:“ , ”。

3.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我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 ”。

4.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 ”。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 ”。

6.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 , ”这句诗来。眼前这瀑布里没诗中那瀑布的壮景,却也有“飞落数来崖,碎玉叹飞花”的奇观。

7.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 , ”。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1.《只拣儿童多处行》本文的作者是 ,原名 ,现代著名作家,著有 、 等。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把颐和园比作 ,把孩子们比作 ,说明孩子的 。其中 、 等词更是直接说明了孩子的多。“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意思是 。

2.《早》通过对 的 、 以及鲁迅先生书桌上“ ”字的来历的描述,教育人们要 。

先生有许多经典名言,你能把下面的名言补充完整吗?

(1)横眉冷对千夫指, 。

(2)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

3.《游园不值》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是一首赞美  (季节)的诗。诗中写诗人去游园恰逢主人不在,从诗题中的“    ”这个词可以看出,从诗中“          ”一句也可以看出来。但作者并没有扫兴,因为他看到了“           ”。

4.《宿新市徐公店》是  代诗人    写的。这道诗描绘了幽静安逸的       和       的生动场面。前一句“ , 。”是 态描写,表现了诗人赞美 ,后一句“ , 。”是 态描写,表现了诗人对 的喜爱。像这类描写乡村田园风光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请写两首。

5.《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作家        的作品,也是她的自传。她是一个    的人,一生却写下了14部著作。她这种           的奋斗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像她这样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人还有很多,如     、     、    等,我也学常用                等名言警句来激励自己与困难作斗争。

6.《二泉映月》是一首用      (乐器)演奏的乐曲,它是家住    的一位名叫      的艺人创作的。读了这篇课文,我认为他是一位         的人。

7.“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在这两句诗中,“逶迤”的意思是

;“磅礴”的意思是 。诗句中把 比作细浪,把 比作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概括了长征途中两个重大的战役,分别是 和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两句诗表现了红军翻过雪山后 的心情。

8.本学期所学的课文你最喜欢的一篇是《          》。因为                                       。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1178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