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资料袋课外拓展试题
1.《草原》作者是( ),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 ),代表作《 》《 》《 》等。 2.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的( ),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开拓了( ),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 )的通道,它东起我国的( ),往西一直延伸到( ),在这条漫漫长路中,以产自我国的( )最具有代表性。投笔从戎的( ),西天取经的( )也曾经过丝绸之路。 3.( )的《白杨》,茅盾的《 》,杨朔的《 》,陶铸的《 》等文章,都采用了( )的写作方法。 4.( )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在藏文中为(“ ”)或(“ ”)之意。被人们称为“天路”的( )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5.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位诗人都善写( ),合称诗歌史上的 “ ” 、 “ ” 。 6.《冬阳•童年•骆驼队》作者是( ),我们曾学过她关于读书方面的文章 《 》 ,她的代表作是 《 》 。 7.《祖父的园子》节选自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的《 》。 8.进化论是英国生物学家( )所创立的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学说。 9.《杨氏之子》选自南朝( )的《 》,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 )的小说。 10.《晏子使楚》选自《 》一书。 11.剧本是一种( ),它主要通过( )来( ),( )。 12.相声是一种( )的( )艺术,也是幽默的艺术,运用( )( )( )( )的技巧,组织包袱逗观众哈哈一笑,并有针砭世俗、寓教于乐的功能。可分为三种:( )相声,( )相声,( )相声。
13.《再见了,亲人》为( ),作者( )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 )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 )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 )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 )的伟大友谊。 14.《金色的鱼钩》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 )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 )、( )的崇高品质。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 )。 15.《桥》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 )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 )让给别人,把( )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 )。其中的老汉是个( )、( )、( )、( )的人。 16.《梦想的力量》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 ”)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 )、( )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作者按照( )顺序和( )顺序,叙述了事情的经过。2001年3月,(“ ”)基金会正式成立。瑞恩•希里杰克也被评选为(“ ”),被人称为(“ ”)。 17.《将相和》是根据( )写的(《 》)中的(《 》)改写的。它以( )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 )为线索,通过对(“ ”)、(“ ”)、(“ ”)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 )到( )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 )、( ),也赞扬了廉颇( )、( )的精神。战国时期的“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 ”)。 18.《三国演义》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之一,作者( )。书中主要讲了( )( )( )三国的故事。它有许多故事如“ ”、“ ”、“ ”等,其中“草船借箭”以“ ”为主线,按( )顺序进行叙述。 19.《水浒传》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作者( )主要写的是北宋末年以( )为首的( )人在水泊梁山( )的故事。其中有“ ”、“ ”、“ ”等故事,其中“景阳冈”全文按( )的顺序,表现了武松( )、( )的性格、以及( )和( )的英雄气概。 20.《猴王出世》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 》第( )回。作者( ),课文按( )的顺序写的。《西游记》中还有“ ”、“ ”、“ ”等故事。 21.《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 )的中篇小说《 》,《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 )的《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 )的《 》。 22.、《刷子李》选自( )的《 》。文中还有《 》《 》等反映俗世奇人的文章。 23.《金钱的魔力》选自( )国著名作家( )写的短篇小说《 》。课文主要讲了“我”到裁缝铺买衣服时,先遭到( ),而后由于拿出了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又( )的故事。作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小市民( 、 )的丑态。
24.《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作者是( )。文中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 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 25..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座古城有“ ”、“ ”之称。它的三绝是( )、( )、( )。 26.《与象共舞》饶有趣味地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 )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 27.非洲是世界( )大陆。它形如一个巨大的( ),南窄北宽,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和大西洋环绕四周,沿海岛屿不多,最大的岛屿是( )。 28“入木三分”是讲的晋代书法家( )的故事,他的书法被誉为( ),“入木三分”原是形容( )的,后来也比喻( )。 29对联,雅称“楹联”,俗称( )。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我学过的对联有( )、( )、( )、( )四种形式。
30、《牧童》展示了一幅( )图。这首诗前两句描写的是( )的景色,后两句向我们展现了一个( )的小牧童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 )的向往。
《舟过安仁》描绘了( )的情景。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两小童收起( )和( ),在没有下雨的时候,他们张开伞,是因为想( )。从中可以看到这是两个( )的孩子。其中后两句中,( )是因,( )是果。
《清平乐 村居》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 )的画面,从( )这个词可以看出诗人最喜欢( ),因为小儿子( )。
31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指的是 《 》、《 》、《 》、《 》。王熙凤是《 》中的人物,作者( );武松是《 》中的人物,作者( );《草船借箭》选自《 》,作者( )。这部书是作者根据《 》而改写的,是我国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本著起自曹操“ ”兴兵南下,( )、( )二人联军抵抗。全篇充满了运筹帷幄的睿智和两军对战沙场的勇烈。
32.苏联作家( )写了一部自传体小说《 》,表现了他不寻常的童年生活。
33、读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想到“ ”这句名言。34、故宫是中国的,白宫是( )国的,凡尔赛宫是( )国的,白金汉宫是( )国的。
35、成语知识
历史人物及其相应成语:
初出茅庐—( ) 纸上谈兵—( ) 卧薪尝胆—( )
闻鸡起舞—( ) 完壁归赵—( ) 草船借箭—( )
负荆请罪—( ) 图穷匕见—( ) 煮豆燃萁—( )
写出一个含“手”的成语
重归于好( ) 权利很大( ) 形容高兴( )
形容慌乱( )
填出成语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
福无双至,( ) ( ),一波又起
捡了芝麻,( ) ( ),败事有余
前无古人,( ) ( ),焉得虎子
36、语段赏析:
(1)陈丹燕的《 》告诉我们,( )永远是那么伟大,就算是精灵妈妈也不例外。
(2)《马戏团的动物明星》作者( ),从这里我们知道了训兽师们用“
”、“ ”、“ ”这三种方法来驯服野兽。
(3)黄倍佳的《 》故事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她的《
》、《 》等都值得一读。
(4)《小蝌蚪想回家》这部儿童诗集汇集了我国著名诗人( )、( )、
( )等的诗作。
(5)《海蒂》是( )作家( )的作品,小说中洋溢着瑰丽的( )和温馨的( )。
(6)汤姆是《 》中的主要人物,他的作者是( )国作家( ),我们本学期还学过他的一篇文章《 》。
(7)《夏洛的网》是( )国作家( )的作品,他的经典作品还有《 》和《 》。
(8)小人国是《 》里出现的世界,这部书的作者是( )国作家( )。
(9)作家和女儿合作写就的书是《 》,主要作者是( )。
37、名句填空
(1)木村久一告诉我们,所谓天才就是( )
(2)知识尤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了血液,( );人缺少知识,( )。
(3)高尔基说,只有( )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 ),沉浸在( )并实现( )。
(4)一朵花打扮不出( ),一个人先进总是( ),众人先进才能( )。
(5)吉鸿昌说,路是( ),;历史是( )。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 )。
(6)高尔基说,孩子们,不要( ),不要( ),你们来到这世界,不是为了( ),而是要( )。
(7)达尔文认为,( )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 )。
(8)世界上最宽阔的是( ),比( )更宽阔的是( ),比( )更宽阔的是( )。这话是( )说的。
(9)攀登科学高峰,就像( )一样,要克服(
),( )是不可能享受到( )。
(10)( )不能淫,( )不能移,( )不能屈。
(11)人的天赋就像( ),它既可以( ),也可以( ),而逼使它燃烧成熊熊烈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 )。
(12)李大钊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 )。一切乐境,都可由( ),一切苦境,都可由( )。
(13)如果你是懦夫,( );但如果你是勇者,(
)。 (弗兰克)
(14)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
)。(鲁迅)
(15)学习的敌人是( ),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
)开始,对自己,“ ”,对人家,“ ”,我们应该采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16)读书不在( )而在( );( )效果反而好;读书太滥只能( )(布尔沃·利顿)
(17)书籍是(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 )。(莎士比亚)
(18)在科学上没有( ),只有( ),
才能( )。(马克思)
(19)发明千千万,( )。禽兽不如人( )。智者问得巧,( )。人力胜天工,( )(陶行知)
(20)知识像烛光,能( ),也能( )。生活就像(
),只有( ),才能( )。(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