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五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本题8小题,共计50分)
1. 读拼音,我能把汉字工整地写在括号里。
2. 请 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
3. 请在加点字正确读音上面打“√”
4. 下列名言不是关于珍惜时间的一项是 ( )
A.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D.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5. 下列词语不是褒义词的一组是( )
A.毕恭毕敬 足智多谋 B.举世闻名 兴高采烈 C.沤心沥血 小巧玲珑 D.诡计多端 得意忘形
6. 按要求填句子。
(1)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缩句:________
(2)海力布把消息告诉了乡亲们。 扩句:________
(3)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 我把璧交给他。(用合适的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
(4)照样子,仿写句子。 例:美在身边,美是年轻人俯下身子背老人走搭石。 美在身边,美是________; 美在身边,美是________。
(5)桂花开的花不是香飘十里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
7. 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
(2)________,西湖歌舞几时休。
(3)居高声自远,________。
(4)少年进步________。
(5)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知之为知之,________,是知也。
(7)盖士人读书,________,第二要有识,________。
8. 综合性学习活动。 在语文学习中,我们进行了以“讲民间故事”为主题的口语交际活动。想一想,你当时与大家分享了哪一个故事,经过这次活动的开展,你有哪些收获呢?请写下来。(不少于80个字) ________
9. 课内阅读 示 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示儿:________ 九州:________ 王师:________ 乃翁: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4小题共计20分)
10. 我的读书经历 ①小时候,无论春夏秋冬,每当夜幕降临,我总是爱缠着家人给我讲上一段故事。 ②其中小姨讲得最好,我最爱听,因为她讲得十分生动,引人入胜。起初她讲的是童话,后来小姨给我讲起了《三国演义》的儿童版,刚开始我还觉得没什么意思“那个脸红红的,胡子长长的叔叔真的很厉害吗?”到了后来,我是越听越爱听,真恨不得小姨一天讲完。《三国演义》里的诗数不胜数,小姨总是给我一句一句地讲意思,还要求我读出来,虽然当时读完就从脑中抹去,但现在再拿起书读《三国演义》时,那些诗我依然能够清楚地回忆起来。 ③这大概是我儿童时期读过的第一本名著吧,因为当时还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那时读书,不过是为了在小伙伴炫耀或是应付妈妈布置的“三句话日记”罢了。 ④然而,到了已粗识文字的今天,我已经知道了那个红脸叔叔“姓关名羽字云长”、“三句话日记”叫读后感。 ⑤光阴似箭,转眼,我上了小学,对读书有了新的认识。几个月下来《水浒传》《西游记》《说岳全传》我都以听评书、看书的形式了解了,这时,读书、听评书的那种感觉,绝对是世界上顶有趣的事了。 ⑥那时的作文就是写话,而每次写话,在我眼里都是一次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因为读书让我积累词句、了解故事,而评书,让我对故事了解更深、有了真情实感。虽然我那时还不懂什么叫总结概括,更不知道什么叫读书方法,但是我在心中已经总结出了一些方法:写文章一开始绝对离不开模仿,因为模仿可以借鉴文中的思路、想法、好词、好句,可谓受益无穷。 ⑦那时的我也因为读书的增多而懂得更多,一部分写作方法也从读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跳读法、精读法等方法,我都已会用,更可贵的是我又知道了一个写作方法:写文章要写出真情实感。 ⑧到了现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文言文原著小说,我都已略知一二,《八十天环游地球》《鲁滨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等外国小说,我也能在朋友们闲谈时言语上几句,像《细节决定成败》一类的理论书,我更是看过许多。 ⑨总而言之,书对我们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 (1)写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 引人入胜 (________) 不言而喻 (________) (2)作者最初对“读后感”的认识是什么?从文章中找出原句。 ________ (3)第六自然段中,作者总结出来的写作的方法是什么? ________ (4)作者通过自己的读书经历,向我们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 (5)读了作者的读书经历,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
11. 周总理患病的日子里 周总理忘我工作的精神,贯穿于他的一生,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1972年5月,周恩来在检查身体时发现尿中有癌细胞,随后被确诊为膀胱癌,从1975年6月以后,周恩来由于癌症的折磨,身体极度消瘦,体重只剩下了30.5公斤。他清醒地估计到自己的生命“还有半年”的时间,但他依然继续顽强地工作着,同病魔进行搏斗。 周恩来自1974年6月1日住院到1976年1月8日逝世,共做大小手术13次,平均40天左右要动一次手术。只要身体尚能支持,他仍继续坚持工作。这一时期,他除了批阅、处理一些文件外,同中央负责人谈话161次,与中央部门及有关方面负责人谈话55次,会见外宾63批,在会见外宾前后与陪见人谈话17次,在医院召开会议20次,出医院开会20次,外出看望人或找人谈话7次。 周恩来生前一直主管台湾工作,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这个问题,一直在他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就是在他生命垂危的时刻也不例外。 1975年12月20日上午,周恩来体温达到38.7℃.这时应约来谈对台工作的罗青长来到周恩来的床前。周恩来非常吃力地向罗青长询问台湾近况以及在台的一些老朋友的情况,并且嘱咐道:不能忘记那些对人民做过有益事情的人们……不到15分钟的谈话,周恩来竞两次被病痛折磨得说不出话来,最后进入昏迷状态。 1976年1月7日,周恩来病情继续恶化,气息已变得十分微弱,长时间处于昏迷状态。医疗组成员、护理人员等昼夜守护在病房,随时准备抢救。深夜11时,弥留中的周恩来从昏迷中苏醒。他微睁双眼,认出守在他身边的吴阶平大夫,用微弱的声音说道:“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这是周恩来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恩来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终年78岁。
(1)写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微弱﹣________ 嘱咐﹣________ 清醒﹣________
(2)周总理在患病的日子里做了哪些工作?请简要概括,写出4件。 ________
(3)作者叙述周总理顽强工作的情形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从这一连串的数字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
(4)文中画“ ”处是周总理留下的最后一句话,读了这句话你有何体会? ________
三、作文(30分)
12. 我最喜爱的________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是玩具,可以是一种漂亮的植物,可以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也可以是一本书…… 同学们,请仔细想一想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一个,它长什么样子,有什么作用,给你带来怎样的乐趣?将题目补充完整,再把它写下来。 温馨提示:(1)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来写清楚它的特点;(2)围绕喜爱之物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3)不要在文中出现自己的班级、姓名等个人信息哦;(4)400个字左右。
ht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