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五年级 > 语文

类文阅读-15 自相矛盾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包含两篇古代寓言故事的阅读理解题,分别是《疑邻窃斧》和《两小儿辩日》。题目要求学生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翻译句子,并通过阅读故事总结得到的启示或原因。这些故事不仅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还引导学生思考主观成见对认知的影响以及如何科学地看待自然现象。

所涉及的知识点

通过解读古文,理解故事寓意,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并认识到主观成见和经验主义可能带来的偏见。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

类文阅读-15 自相矛盾

疑邻窃斧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掘于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其邻之子非变也,已则变矣;变也者无他,有所尤也。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1)视其行步

(2)掘于谷而得其斧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

1.(1)看 (2)挖

2.后来,再观察邻居家的孩子,就觉得他的动作态度、一言一行都不像偷斧子的人了。

3.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当人们带着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会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节选自《列子·汤问》第七章

1.用“\”画出下面句子的停顿。

我 以 日 始 出 时 去 人 近,而 日 中 时 远 也。

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中的“此”指的是

(用原文回答)

3.两小儿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是什么?

4.两小儿为什么笑孔子?

答案:

1.我 以 /日 始 出 时 /去 人 近,而/ 日 中 时 /远 也。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3.他们的判断角度不同,一个从大小角度看,一个从温度角度看。

4.因为孔子回答不出他们的问题。

http: //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12068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