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比例尺为1:300000地图上,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5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
A. 15千米 B. 150千米 C. 1500千米 D. 15000千米
【答案】A
【解析】
【详解】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因此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5×300000=1500000厘米=15千米,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比例尺,注意单位的换算。
2.今年暑假,明明准备坐火车从兰州去新疆旅行,明明乘坐的火车经过的铁路干线是( )
A. 京广线 B. 陇海线 C. 兰新线 D. 沪昆线
【答案】C
【解析】
【详解】兰新铁路,东起甘肃省兰州市,西至新疆乌鲁木齐,是新疆通往中国内地的铁路运输干线,是构成中国西北地区铁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
3.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下列关于长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发源于青藏高原 B. 水能资源开发主要分布在上游段
C. 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 D. 最终注入黄海
【答案】D
【解析】
【详解】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向东最后注入东海。长江是我国东西向交通大动脉,享有“黄金水道”之美誉。长江上游河段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ABC正确,D错。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长江的概况。
4.读板块构造示意图,我国台湾省多地震灾害的原因是( )
A. 地处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B. 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C. 地处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D. 地处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板块构造示意图可知,台湾省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台湾多地震的原因。
5.图中景观所在国家居民多信仰( )
A. 佛教 B. 伊斯兰教 C. 基督教 D. 犹太教
【答案】B
【解析】
【详解】图中景观是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埃及主要以阿拉伯人为主,多信奉伊斯兰教,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埃及的宗教。
6.如图所示兰州水车,起源于明朝,到解放前后,上至青海贵德,下至宁夏中卫的黄河岸边共有水车350多轮。在解放前,水车的作用是( )
A. 水上航运 B. 防洪排沙 C. 防止凌汛 D. 灌溉农田
【答案】D
【解析】
【详解】兰州水车历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于明朝,是兰州市古代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农业。
读各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下列小题。
7. 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8. 对各地气候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B. 乙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C. 丙地是温带季风气候 D. 丁地是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7. A 8. D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属地中海气候;乙地终年温和湿润,属温带海洋性气候;丙地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属热带季风气候;丁地全年高温多雨,属热带雨林气候。故选A。
【8题详解】
甲是地中海气候,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丙是热带季风气候,丁是热带雨林气候,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
9.天然气的运输方式主要是( )
A. 铁路运输 B. 管道运输 C. 航空运输 D. 公路运输
【答案】B
【解析】
【详解】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连续性较好;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但运量较小;航空运输运速快,运输效率高,但运价高;管道运输连续性好,但投资大,只能运输液体和气体。天然气为气体,适宜管道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强,平稳安全。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10.2019年5月25日,“2019江河卫士,民间河长在行动”之亲水活动在黄河兰州段开启。下列关于黄河兰州段水文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 夏秋季节进入汛期 B. 流量四季稳定
C. 夏秋季节进入枯水期 D. 冬季进入讯期
【答案】A
【解析】
【详解】黄河兰州段的水文特点是:河流的水量较小,水量季节变化大,夏秋季节形成汛期且汛期较短,冬季是枯水期,有结冰期,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黄河的水文特征。
11.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影响该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 矿产资源 B. 能源 C. 劳动力 D. 科学技术
【答案】D
【解析】
【详解】信息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因素有科技水平、环境因素、政策因素等,其中科学技术因素是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因素。
12.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 汉族多分布在我国西部和中部
C. 少数民族多分布在我国的东南部
D. 少数民族地区没有汉族居住
【答案】A
【解析】
【详解】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这样的民族分布格局促进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
兰州市规划生态绿地以南北两山森林公园和郊野公园为主体,形成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据次完成下列小题。
13. 夏季人们喜欢去兰山公园休闲度假的原因之一是( )
A. 气温比市区低 B. 物价比市区便宜 C. 交通比市区方便 D. 便于野炊
14. 下列行为符合兰州市生态绿地规划的是( )
A. 在林区开垦耕地,种植粮食 B. 在林区修建高档私家别墅
C. 保护林区植被 D. 在林区修建中央商务区
【答案】13. A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夏季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使得城市“高温化”。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和森林公园。因此夏季人们喜欢去兰山公园休闲度假的原因是公园的气温比市区低。故选A。
【14题详解】
在林区开垦耕地,修建高档私家别墅和中央商务区会破坏林区的生态环境,都不符合兰州生态绿地规划;保护林区植被符合兰州市生态绿地规划,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森林的生态作用。
15.冬季影响我国南北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因素 B. 纬度因素 C. 海陆因素 D. 人类活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北方纬度高气温低,南方纬度低,气温高,南北温差大。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读聚落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
16. 该民居主要分布在( )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云贵高原 D. 黄土高原
17. 该民居体现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
A. 终年高温 B. 终年低温 C.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D. 终年温和
【答案】16. D 17. C
【解析】
【16题详解】
图中的民居是窑洞,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故选D。
【17题详解】
窑洞民居体现了黄土高原地区干燥少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的气候特点,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聚落建筑风格的影响。
18.读大洲轮廓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是非洲 B. ②是亚洲 C. ③是南美洲 D. ④是南极洲
【答案】C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①是非洲,②是亚洲,③是北美洲,④是南极洲,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七大洲的轮廓。
19.下列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
①蒙古 ②美国 ③澳大利亚 ④巴基斯坦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中蒙古、巴基斯坦属于发展中国家,美国、澳大利亚属于发达国家。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20.2018年10月24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使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联系更加密切。关于香港、澳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②香港的产业结构中,农业所占比重大 ③澳门旅游业发达 ④澳门工矿业发达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香港是一个自由贸易港,国际著名金融中心,国际旅游中心之一;澳门有“海上花园”之称,支柱产业是博彩业和旅游业,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香港和澳门的社会经济状况。
二、填空题:本大题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21.昼夜更替主要是由于( )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更替主要是由于( )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答案】 (1). 地球自转 (2). 地球公转
【解析】
【详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进行转动,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太阳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进行旋转,周期是一年。公转产生了四季的交替、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等现象。
【点睛】本题考查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22.北极地区代表动物( ),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 )。
【答案】 (1). 北极熊 (2). 企鹅
【解析】
【详解】北极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北极狐、海象;南极地区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磷虾。
【点睛】本题考查两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
23.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域中,福建省的简称是( ) ,黑龙江省的行政中心是( ) 。
【答案】 (1). 闽 (2). 哈尔滨
【解析】
【详解】福建省的简称是闽,省会是福州;黑龙江省的简称是黑,省会是哈尔滨。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及行政中心。
24.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种主要是( ) ,分布在欧洲西部的人种主要是( ) 。
【答案】 (1). 黑色人种 (2). 白色人种
【解析】
【详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种以黑色人种为主,被称为“黑色人种的故乡”;欧洲西部的人种以白色人种为主。
【点睛】本题考查人种的分布。
25.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针对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采取的措施是( ),针对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采取的措施是( )。
【答案】 (1). 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2). 兴建水库
【解析】
【详解】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表现为南多北少,针对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采取的措施是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表现为夏秋多、冬春少,针对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采取的措施是兴建水库。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及解决措施。
三、综合题:本大题5小题,共50分
26.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A地大致经纬度_____________,A地位于地球上的五带中________带。
(2)地球上的陆地大部分分布在________(东半球、西半球)。
(3)中国位于地球上的________(南半球、北半球)。
【答案】 (1). (100°E,40°N) (2). 北温 (3). 东半球 (4). 北半球
【解析】
【详解】(1)纬线是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表面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又称0 º纬线。赤道以北称北纬,赤道以南称南纬,南北纬各有90 º。经线是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的弧线。经度以本初子午线(0 º经线)基准,向西为西经,向东为东经,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 º。因此A地的经纬度是(100°E,40°N),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
(2)图中地球上的陆地大部分分布在东半球。
(3)图中中国位于地球上的北半球。
【点睛】本题考查经纬网定位、海陆的分布。
27.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到②处线路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 。
(2)乙河的大致流向是________ 。
(3)去野外考察,不能在③处露营,原因是 ________。
(4)甲村能够形成聚落的自然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山脊 (2). 自北向南流 (3). 该部位是山谷,可能有发生泥石流的危险 (4). 地形平坦开阔 (5). 水源充足
【解析】
【详解】(1)图中①到②处线路的等高线发生弯曲,由海拔高的地方凸向海拔低的地方,是山脊。
(2)图中指向标的箭头所指方向为北向,根据指向标的方向可知,乙河流的大致流向是自北向南流。
(3)图中③处等高线发生弯曲,由海拔低的地方凸向海拔高的地方,是山谷,可能有发生泥石流的危险,因此去野外考察,不能在③处露营。
(4)甲村能够形成聚落的自然条件是:甲村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临近河流,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肥沃等。
【点睛】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8.读南亚地形示意图和降水量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位于南亚北部的地形区是________山脉,南部是________高原。
(2)西南季风来自________洋,由于西南季风不稳定,容易发生________灾害。
(3)西高止山西侧降水多,东侧降水少,原因是________ 。
【答案】 (1). 喜马拉雅 (2). 德干 (3). 印度 (4). 旱涝 (5). 西侧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东侧位于背风坡
【解析】
【详解】(1)图中南亚北部地形区是喜马拉雅山脉,南部是德干高原。
(2)图中南亚地区的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由于西南季风具有不稳定性,使得该地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3)图中西高止山西侧降水多,东侧降水少,原因是:西高止山的西侧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多;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点睛】本题考查南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29.读俄罗斯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俄罗斯东西向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 ,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的重要界线是________ 河。
(2)________ 河流域和 ________河流域是俄罗斯主要农业区。
(3)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经过________ 海峡。
【答案】 (1). 东高西低 (2). 叶尼塞 (3). 伏尔加 (4). 顿 (5). 白令
【解析】
【详解】(1)读图可知,俄罗斯自西向东的地形区依次是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因此俄罗斯地势东高西低。图中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分界线是叶尼塞河。
(2)东欧平原南部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是俄罗斯主要农业区。
(3)图中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经过白令海峡,该海峡同时也是亚洲与欧洲的洲界。
【点睛】本题考查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状况。
30.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区与乙地区的界线经过的山脉是 ________,该界线也是我国1月 0°C等温线、________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2)丙地区夏季风不能到达的原因是 ________。
(3)丁地区农作物多分布在 ________。
【答案】 (1). 秦岭 (2). 800 (3). 深居内陆,距海洋远 (4). 河谷地带
【解析】
【详解】(1)图中甲是北方地区,乙是南方地区。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界线也是我国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2)丙是西北地区。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较远,使得夏季风难以到达。
(3)丁是青藏地区。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候高寒,使得该地区的农业主要集中分布于河谷地带,发展河谷农业。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