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2020年中考地理试题
第I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
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强,将光从侧面垂直照射到地球仪上,演示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匀速转动地球仪,通过观察地球仪上的光照状况,发现地球仪上甲地光照状况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地球仪上甲地光照状况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表示的地理现象是( )
A. 昼夜长短 B. 四季变化 C. 昼夜更替 D. 五带划分
2. 地球仪上甲地转动一圈表示地球自转一周。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 )
A. 一小时 B. 一天 C. 一个月 D. 一年
2020年5月27日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成功,中国登山队直又一次登上了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下图为“全球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珠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下列关于喜马拉雅山脉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B. 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张裂拉伸
C.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D. 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4.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边缘,该高原地表形态的主要特征是( )
A. 千沟万重,支离破碎 B. 地表崎岖,峰岭众多
C.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 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目前,全世界共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下图为“世界上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 图中③代表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中国 C. 加拿大 D. 俄罗斯
6. 语言是人际交往重要工具。图中通用英语的国家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⑥ D. ①③⑤
2020年5月21日至28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北京是著名古都,更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 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主要体现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 经济中心 B. 交通运输中心 C. 政治中心 D. 对外交流中心
8. 下列能体现北京独特文化的是( )
A. 胡同、京剧 B. 苏绣、评弹 C. 皮影、秦腔 D. 剪纸、晋剧
2019年12月2日下午,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投产通气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国建设者爬冰卧雪、战天斗地,高水平、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下图为“俄罗斯主要矿产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 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工程施工地区冬季严寒而漫长,建设者在恶劣环境中爬冰卧雪。其主要原因是( )
A. 距海近 B. 地势高 C. 降水多 D. 纬度高
10. 俄罗斯工业基础雄厚,能源、冶金等部门地位突出。其工业发展资源优势体现在( )
A. 生物资源丰富 B. 气候资源丰富 C. 矿产资源丰富 D. 土地资源丰富
每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为体现“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某厂商设计了一款印有某大洲透明图形的纸中盒,当盒内绿色纸巾被抽出时,绿色部分逐渐缩小,大洲轮廓会逐渐呈现。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纸巾盒上大洲轮廓表示( )
A. 亚洲 B. 北美洲 C. 非洲 D. 南美洲
12. 纸巾盒上大洲轮廓的逐渐显现。旨在提醒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是( )
A. 土地沙化 B. 热带雨林减少 C. 水土流失 D. 矿产资源枯竭
13. 为践行“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象,我们应该提倡( )
A. 野外烧烤 B. 单面打印 C. 绿色出行 D. 互增贺卡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名篇佳作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 下列诗句能反映地形对气候影响的是( )
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C.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5.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体现了该地区适合发展的农业是( )
A. 渔业 B. 种植业 C. 林业 D. 畜牧业
“海希轮”号国际集装箱班轮主要来往于浙江宁波舟山港与埃及塞得港,途经新加坡、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下图为“‘海希轮’号班轮海上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6. “海希轮”号国际班轮航线连接的大洲是( )
A. 欧洲、非洲 B. 亚洲、大洋洲 C. 亚洲、非洲 D. 欧洲、北美洲
17. 图中甲地位于两洲、两洋“十字路口”的“咽喉”。该“咽喉”是指( )
A. 苏伊士运河 B. 霍尔木兹海峡 C. 巴拿马运河 D. 马六甲海峡
18. 图中甲地所在地区的光照、热量和水分充足,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 小麦 B. 玉米 C. 高粱 D. 水稻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丰富的海洋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19. 中国海洋水产品构成中,比重最大的是( )
A. 鱼类 B. 藻类 C. 贝类 D. 虾蟹类
20. 中国海洋水产品生产方式构成中,人工养殖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
A. 不断增长 B. 不断降低 C. 没有变化 D. 上下波动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1.【实践探究】
背景:2020年入夏以来,我国多地由于强降雨引发洪涝,给当地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各地进入防汛应急响应。
目的:了解太原市降水量季节变化特点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名称:太原市降水量的时间变化
资料:
思考:
(1)根据资料,在下图中补充绘制太原市年降水量柱状图。_____________
(2)请分别说出太原市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月份及相应的降水量数值。_____________
(3)请归纳太原市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_________________
(4)请简析太原市降水量季节变化特点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___________
22.【关注社会】
话题:跨越山水 驰援湖北
资料:
资料一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果断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构筑起同心战役的坚固防线,彰显了14亿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
资料二 疫情期间,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32支医疗队跨越千山万水驰援湖北,为表达对援鄂医疗队的感谢,武汉人民特别制作了32张感恩海报。
资料三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
思考:
(1)“三江同源 千里同心”表达了武汉人民对青海医疗队的感恩之情。请说出青海省所在的区域及“三江”中流经湖北省的河流。__________
(2)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主产区,向湖北省捐赠了数千吨大米。请简析黑龙江省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_______
(3)网络使生活更美好。看直播可以游武汉,请列举武汉的景点和美食。_________
23.【案例分析】
名称:“双龙”探极 彰显实力
资料:
资料一 2019年10月15日,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考察破水船“雪龙2”号与10月22日出发的“雪龙”号相互配合,形成双船作业模式,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双龙”白夜行冰区航行4900海里,创造了破冰历史性一刻,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首次“双龙”探极圆满完成。“雪龙2”号凭借强大的破冰能力首航南极,标志着我国极地科考取得新的突破,极大提高了极地科考效率,开启中国极地科考新格局。
资料二 “南极地区”示意图
思考:
(1)请分别说出我国纬度最高和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南极科考站。_________________
(2)“双龙”探极创造了破冰历史性一刻。请说出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______________
(3)南极地区被誉为自然资源的“大仓库”。请说出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______________
(4)有人提议大力开发南极地区的旅游资源,请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
24.【聚焦生活】
话题:蹚出新路子 书写新篇章
资料:
资料一 2020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太原考察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和城市环境建设等情况。过去,汾河流域内由于过度开采矿产,生态遭到极大破坏,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看到汾河逐步实现了“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习总书记频频点头:“真是沧桑巨变!”“如今锦绣太原的美景正在变为现实。”
资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太钢称赞“手撕钢”工艺好。“手撕钢”是一种能够被徒手撕碎、厚度只有A4纸四分之一的不锈钢,太钢自主研发生产出“手撕钢”,成为世界唯一能批量生产宽幅软态不锈钢箔材的企业。山西,正在描绘一幅新时代转型发展的美丽画卷!
资料三 “黄土高原”示意图
思考:
(1)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请分别说出图中甲、乙代表山脉。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解释汾河流域“沧桑巨变”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析山西省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
(4)“手撕钢”属于高新技术产品,其自主研发成功体现了科技创新。创新让生活更高效、便捷,请联系实际举两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试卷的题干、答案和解析均由组卷网(http://zujuan.xkw.com)专业教师团队编校出品。
登录组卷网可对本试卷进行单题组卷、细目表分析、布置作业、举一反三等操作。
试卷地址:在组卷网浏览本卷
组卷网是学科网旗下的在线题库平台,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全学科、超过900万精品解析试题。
关注组卷网服务号,可使用移动教学助手功能(布置作业、线上考试、加入错题本、错题训练)。
学科网长期征集全国最新统考试卷、名校试卷、原创题,赢取丰厚稿酬,欢迎合作。
钱老师 QQ:537008204 曹老师 QQ:71300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