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地理

精品解析:2022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地理真题(原卷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初二学生设计的综合性地理测试,涵盖了能源利用、城市职能、交通运输方式、环境保护、气候变化、板块构造、自然灾害应对等多个方面的知识。通过具体的案例和问题,如北京冬奥会绿色电力的来源、溜索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应用、运动鞋对环境的影响、汤加火山喷发、珠峰科考、马拉维的气候特点、中国人口现状、川藏铁路建设、中老铁路开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全面考查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重点考察了能源与环境的关系、交通运输工具的应用、人口与城市职能、地质构造与自然灾害、土地资源利用、农业生产和区域发展等多方面的地理知识。

绵阳市初2020级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8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河北省张北地区有“风的故乡、光的海洋”之美誉,可再生能源转化的电力每年可供应北京市约十分之一的用电量,使北京冬奥会首次实现了100%使用“绿色”电力,也将助力2022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从张北输送至北京的“绿色”电力来自( )

A. 风能、石油

B. 风能、太阳能

C 煤炭、水能

D. 核能、天然气

2.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将在北京召开,这与首都北京城市职能中相符合的是( )

A. 政治中心 B. 经济中心 C. 文化中心 D. 国际交往中心

3. 参会代表要同时感受冬奥和夏奥这一“双奥”文化,最适宜参观( )

A. 北京故宫

B. 国家体育场

C. 颐和园

D 张家口滑雪场

溜索是一种古老的交通工具。至2018年,四川省全面完成上报国家的77座“溜索改桥”项目(下图),结束了十几万群众靠溜索出行的历史,但仍有许多地方将溜索保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溜索这种古老的交通工具反映了( )

A. 蜀道“难” B. 蜀道“通” C. 蜀道“畅” D. 蜀道“网”

5. 桥建成后仍有多地将溜索保留,主要是为了( )

①方便群众出行②开发旅游产品③形成交通网络④传承地方文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运动鞋废弃后几乎无法回收利用,需要千百年才能完全降解。一双运动鞋生命周期中会产生14千克碳排放,制鞋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相当于6600万辆汽车一年的排放量。全球气候变暖正威胁着企鹅的家园。结合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6. 与制鞋业密切关联的是( )

A. 矿产开采 B. 生物工程 C. 航空航天 D. 纺织工业

7. 每年大量废弃的运动鞋被焚毁或被填埋,必将( )

①污染大气②占用土地③污染水源④引发洪涝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企鹅的家园气候严寒,影响的主要因素有( )

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地形地势④人类活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减少碳排放,保护企鹅的家园。日常生活中除少购买运动鞋外,还应( )

①少用清洁剂②少用一次性餐具③使用自备购物袋④乘坐公共交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22年1月,大洋洲的汤加(下图)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带来极严重损失。中国首批救援物资第一时间运抵汤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与本次火山喷发直接相关的板块是( )

A. 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B. 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

C. 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D. 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11. 中国首批救援物资支援汤加采用的是( )

A. 水路运输 B. 铁路运输 C. 航空运输 D. 公路运输

“巅峰使命2022”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活动中,中国科研人员于5月4日在珠穆朗玛山上成功建立了世界上最高的、海拔超过8800米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同时在该地区采集冰川冰样和雪样等带回研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架设自动气象站当天以晴天为主,与之相符合的天气符号是( )

A. B. C. D.

13. 科研人员在架设自动气象观测站时,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

①严寒②泥石流③缺氧④大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 从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来看,该气象站周边多( )

A. 草地 B. 沙漠戈壁 C. 永久积雪和冰川 D. 林地

马拉维地处东非高原,下图示意马拉维的位置及M地降水资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马拉维位于( )

A. 西半球、南半球

B. 西半球、北半球

C. 东半球、北半球

D. 东半球、南半球

16. 该国主要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2021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34‰,比2020年下降1.11‰,仅增加48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2020年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A. -0.77‰ B. 0.45‰ C. 0.77‰ D. 1.45‰

18. 目前我国人口总量( )

A. 已达最大值 B. 快速增长 C. 缓慢增长 D. 正在减少

继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之后,又一“天路”---川藏铁路将于2026年全线通车。下图为川藏铁路某地段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甲乙两地均位于( )

A. 陡崖 B. 山峰 C. 山脊 D. 山谷

20. 工程师将甲乙两地间铁路线设计为隧道。量算其长度约( )

A. 3---4千米 B. 5---6千米 C. 30---40千米 D. 50---60千米

21. 与邻为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澜湄合作”机制是“南南合作”的典范。2021年12月,全长1000多千米的中国与老挝共建的“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昆明至万象)全线通车,完善了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交通网络。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澜沧江一湄公河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流经山脉甲_______(填山脉名称)、云贵高原和中南半岛,注入_______洋。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6个_______(选填“发达”或“发展中”)国家同饮一江水。中南半岛上大城市主要分布_______。

(2)中老铁路走向为_______,铁路贯通使老挝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随着铁路互联互通,东南亚的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_______作物及其产品,可快速进入中国市场。同时,铁路网络可降低马六甲海峡对我国从_______和非洲进口石油等矿产品运输的影响力。

(3)许多中国人出境游选择东南亚,这是因为距离近,东南亚风景独特多样,以及各国人口中的华人华侨多,具有与中国相同的_______。

22. 齐心协力,共促华夏先河焕新颜暑期,港澳与大陆三地的中学生组成小记者团,联合考察黄河流域生态质量。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出行准备:了解黄河基本概况。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跨越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流经了9个省区,最终在济南所在的_______(填省级行政单位简称)注入_______海。

(2)大河溯源:黄河源头位于全球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_______(填名称)自然保护区内。这里是众多大河的水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小记者团参观了上游的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等大型梯级水电站,切身感受到该地区_______(填地形特征),以及“母亲”馈赠给儿女们丰富的水能。这里的电力向东输送,与西气东输工程一样,使东西部地区实现经济效益和_______效益的双赢。

(3)探寻海水稻:从图中年等降水量线看,宁夏绝大部分属于_______(填干湿地区)。港澳同学在宁夏平原寻访了袁隆平院士团队支持的海水稻试验田,被眼前大片稻田景象所震撼。港澳地区地狭人稠,工商业发达,包括粮食在内的_______主要依靠祖国内地稳定供应。

(4)保护鲤鱼:黄河鲤鱼是衡量黄河生态质量的标志之一。与下游相比,中游河段含沙量_______,影响鲤鱼逆流而上产卵。围绕黄土高原的_______问题进行综合整治,严守禁渔规定,黄河鲤鱼会时常进入大众视野。

(5)研学之思:活动归来,小记者团围绕“宁夏大规模推广海水稻种植”展开辩论。

正方:可以大规模推广;反方:不可以大规模推广。表明你的立场,并说出两点理由。(提示:结合宁夏自然环境和海水稻习性作答)___________。

23. 因地制宜,力保粮食满仓畜肥壮春夏之交,中华各族儿女不违农时,呈现出不同的农忙景象。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哈尼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填省级行政单位),此时他们正忙碌着给稻田除草施肥。千百年来,他们随山势在山坡上修筑_________,种植水稻等作物,造就了“中国最美的山岭雕刻”,入选为世界文化遗产。他们以树为守护神,守护好森林,水稻生产时节所需要的光、热、水、土四要素中的_________就得到充足保障,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2)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耕地以_________(选填“水田”或“旱地”)为主,春季两地农业生产分别面临_________(填气象灾害)和低温冻害。五月的华北正值小麦扬花灌浆期,而东北的小麦幼苗正茁壮成长,造成两地麦田景象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

(3)图示藏族同胞播种的是喜温凉的_________、小麦等粮食作物,这种类型的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的_________(填地形部位)。

(4)据图说出我国台湾与新疆的农业类型,并简述该差异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241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