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第I卷(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涂到答题卡对应的位置。)
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四地,所在纬线长度最短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 图中纬度相同的两地是( )
A. 甲和丁 B. 甲和丙 C. 甲和乙 D. 乙和丙
3. 图中地方时相同的两地是( )
A. 甲和丁 B. 甲和丙 C. 甲和乙 D. 乙和丙
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参加户外研学活动,为进一步研究地形地貌,绘制出了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D点的海拔高度为( )
A. 200米 B. 300米 C. 350米 D. 400米
5. 山谷的位置是( )
A. A B. C C. E D. F
6. 适合攀岩的地点是( )
A. B B. C C. E D. F
读“某气候类型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7. 该气候类型( )
A. 热带草原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8. 该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D.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为了更好地复习和巩固东南亚地区所学知识,玲玲与贝贝一起构建东南亚地理“知识树”。读“东南亚知识树图”,完成下面小题。
9. 下列属于该区域盛产的热带经济作物是( )
A. 小麦 B. 甜菜 C. 天然橡胶 D. 苹果
10. 东南亚火山、地震活动频繁,有“火山国”之称的是( )
A. 新加坡 B. 马来西亚 C. 菲律宾 D. 印度尼西亚
11. 关于该区域多火山的原因是( )
A. 海平面上升 B. 气候变暖 C. 人类活动 D. 地壳运动活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与北极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北极地区土著居民以因纽特人为主,他们长期生活在冰天雪地之中,过着渔猎生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因纽特人属于( )
A. 白色人种 B. 黄色人种 C. 黑色人种 D. 混血人种
13. 因纽特人居住的冰屋低矮而厚实,原因可能是( )
A. 抵御暴雨 B. 抗寒保暖 C. 利于散热 D. 通风透气
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2022年端午节到来之际,广西壮族自治区许多地方开展庆端午民俗活动。根据所学识,完成下面小题。
14.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是( )
A. 湘 B. 闽 C. 桂 D. 粤
15. 下列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民族风情是( )
A. 火把节 B. 泼水节 C. 长鼓舞 D. 三月三歌圩节
“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征。读“我国沿32°N线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我国沿32°N线地势特征是( )
A. 西高东低 B. 东高西低 C. 南高北低 D. 北高南低
17. 图中甲处的地形特征是( )
A. 地势险峻 B. 地表崎岖 C. 沟壑纵横 D. 地势低平
2022年5至6月,南方部分地区遵遇暴雨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8. 暴雨天气可能带来的自然灾害是( )
A. 台风 B. 洪涝 C. 地震 D. 寒潮
19.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为防范意外,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
A. 到池塘里玩耍 B. 在大树下避雨
C. 不到河里游泳 D. 暴雨发生时到农田里从事生产活动
“冰墩墩”是第24届冬奥会的吉祥物,其形象憨厚可爱,深受大家的喜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冰墩墩的家乡在我国的( )
A 四川盆地 B. 塔里木盆地 C. 准噶尔盆地 D. 柴达木盆地
21. 冰墩墩的家乡素有“天府之国”美称,是因为该地( )
A. 物产丰富 B. 人口众多 C. 畜牧产品丰富 D. 旅游资源丰富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中国是自然资源大国,种类多,但是分布不均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气候资源 B. 土地资源 C. 森林资源 D. 矿产资源
23. 图中所示我国自然资源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 煤炭资源人均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B. 耕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C. 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 各类资源人均占有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基本形成以工业设备、农业机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相对合理的机械工业体系,在地区分布上形成多个大型机械工业基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图中有我国重工业基地是( )
A. 辽中南工业基地 B.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C. 京津唐工业基地 D.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5. 该区域发展重工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 科技发达 B. 劳动力丰富 C. 交通便利 D. 矿产资源丰富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26. 甲区域与乙区域的地理分界线是( )
A. 秦岭一淮河线 B.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 400mm年等降水量线 D. 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27. 确定丁区域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 降水 B. 纬度 C. 海拔 D. 光照
2022年2月4日,迎来了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8. 2022年立春,太阳直射点位于( )
A ab之间 B. bc之间 C. cd之间 D. de之间
29. 2022年春节(2月1日)至立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
A. 向南移 B. 向北移 C. 先向南再向北 D. 先向北再向南
30.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处时,贺州市( )
A. 昼长夜短 B. 昼夜等长 C. 昼短夜长 D. 昼长达最小值
第Ⅱ卷(综合题,共30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31. 人类对世界海陆面貌的认识,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有人却把地球称为“水球”。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大洲是___________,该大洲与乙大洲的分界线A是___________运河。
(2)图中丙_________洋。
(3)从南、北半球看,“水球”之称在________半球更合适,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
32. 南美洲静卧在西半球,广表的森林郁郁葱葱,那里有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是世界最湿润的大洲。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河流是________,其流向是________,该河流域人口分布________(稀疏/稠密)。
(2)从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来看,南美洲的国家属于________国家。
(3)南美洲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3. 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蕴藏量大,其中森林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俄罗斯主要植被景观是____________。
(2)俄罗斯天然气资源丰富,该资源的最佳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
(3)俄罗斯的铁路干线以莫斯科为中心,呈____________状分布。
(4)俄罗斯是地跨两大洲的国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洲,请说说理由:_____________。
3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麦浪滚滚闪金光,机声隆隆传四方”。5月中下旬,北方地区陆陆续续开启了夏收农事活动,个“忙”字凸显了夏季农事活动的重要性。
村料二: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区城粮食作物常年夏收开镰时间示意图”。
(1)该区域粮食作物主要产区位于我国____________(地形区),按温度带划分,主要位于____________带,该区域粮食作物熟制是_____________。
(2)该区域粮食作物夏收开镰时间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
(3)为抢得天时保丰收,提高北方夏收农业劳动生产效率,请说说你的建议:_____________。
35.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示意图”。据此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古往今来,诗人用凝练的笔墨,写下了众多佳句名篇。其中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西北苍凉壮阔的景色。
(1)图中甲山脉是____________。
(2)材料中的“春风”是指____________风。
(3)该区域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的白云鄂博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矿产资源)产地。
(4)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
(5)西北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大致呈现出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请结合图分析其变化原因:____________。
36. 据材料和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城市职能,北京正朝着“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伴随着2022年由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成功举办北京冬奥盛会,北京进入了“美起来”的新阶段。
材料二:“北京和张家口相关资料”表。
(1)北京著名历史民居建筑是_____________。
(2)张家口位于北京的_________方向。
(3)据图表,北京和张家口建设越野滑雪赛道更为有利的是___________,请说说理由:____________。
(4)据材料,如何把北京建成“宜居城市”,谈谈你想法: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