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化学

2010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第一单元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主要考察了学生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物质性质以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理解。题目涵盖了从选择题到填空题的不同形式,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这些题目,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区别、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所涉及的知识点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安全规范。

第一单元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考点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选择题

1.(10镇江)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橙子榨汁 B.海水晒盐 C.水结成冰 D.食醋除水垢

2.(10镇江)2.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沸点 B.硬度 C.可燃性 D.溶解性

3.(10广东省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酒精燃烧 B.干冰升华

C.食物腐败 D.火山爆发

4.(10广东省2)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B.金刚石作装饰品 C.铜丝作导线 D.氢气作高能燃料

5.(10四川达州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可燃冰”燃烧 C.浓盐酸挥发 D.洗洁精除油污

6.(10重庆綦江5)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大豆磨浆 B.西瓜榨汁 C.猪肉切块 D.木瓜酿酒

7.(10苏州8)下列说法能体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镁粉用作照明弹 B.铜丝用作导线

C.氢气用作清洁燃料 D.二氧化碳用作碳酸饮料

8.(2010.浙江杭州)12.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9.(2010.浙江绍兴)4.下列生活事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把西瓜榨成汁 B.铁锅生锈 C.把铁丝弯曲成衣架 D.给自行车瘪胎打气

10.(2010.浙江丽水)5.下列描述中,属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是

A.铜是紫红色固体 B.汞在常温下呈液态

C.铝能与酸反应 D.钠的质地较软

11.(2010.浙江丽水)10.2010年4月20 ,位于墨西哥湾的一个石油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然后慢慢沉入海底。之后发生漏油,每天多达5000桶以上,已持续了一个多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B.钻井平台在下沉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C.此事件已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D.为杜绝环境污染,人类应停止一切石油开采

二、填空简答题题

1.(2010.浙江台州)21. 2010年4月,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多次喷发。火山喷发物中的岩浆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结构中的 (填“地壳”、“地幔”或“地核”);炽热的熔岩流喷出后将逐渐冷却,形成岩石,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21.地幔 凝固

考点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选择题

1.(10镇江)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向试管中加锌粒 B.点燃另一酒精灯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2.(10镇江)9.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合理的是

A.用50 mL量筒量取5.26 mL水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白色固体

C.用托盘天平称取 硝酸钾固体 D.燃着的镁条伸到充满CO2的集气瓶中,镁条熄灭

3.(10广东省8)下列图示是实验的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 )

4.(10重庆綦江12)12.以下错误的操作都可能引起玻璃仪器破裂,有4位同学分别进行了纠正,按照他们的方法纠正后玻璃仪器仍可能破裂的是( C )

5.(10苏州3)下列玻璃仪器名称错误的是

A.普通漏斗 B.锥形瓶 C.集气瓶 D.长颈漏斗

6.(10苏州20)为防止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发生,下列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A)

7.(10苏州21)21.下列有关仪器用途说法不恰当的是

A.温度计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 B.烧杯用于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C.试管用于装配简易气体发生器 D.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

8.(10苏州22)下列加热方式错误的是(D)

9.(2010.浙江杭州)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为使配制更为准确,在量筒中配制100毫升10%的NaOH溶液

B.为了防止滤液溢出,过滤时滤纸边缘应高于漏斗边缘

C.测定溶液酸碱性时,为使现象更明显,加入的指示剂越多越好

D.检验铵盐和碱共热时有无氨气放出,应将红色石蕊试纸用水湿润

二、填空简答题题

1.(2010.浙江湖州)27.用毛笔蘸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画花,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再

用水洗净,在竹片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样,一幅精美的竹片画就制成了。

(1)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成为浓硫酸,浓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色,在

这个过程中竹片发生了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直接用浓硫酸在竹片上画花具有危险性,必须将浓硫酸进行稀释。在实验室把100克

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5%的稀硫酸,需用量筒量取 毫升的蒸馏水,稀释时需要的仪器有烧杯和 。

27.(1)化学变化 (2)1860 玻璃棒

2.1、(10四川达州9)现有如图所示的实验仪器。

仪器③的名称是玻璃棒;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③④⑤⑦⑧(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是 药匙(填名称);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可选上述仪器中的②⑥(填序号)组合成发生装置。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326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