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点12 碳单质、一氧化碳
一、选择题
1.(2010.浙江杭州)7.下面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这两种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明显不同,如导电性、硬度等。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中的碳原子大小相同
B.甲乙两种物质都是碳单质
C.甲乙两种物质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
D.将甲乙两种物质混合后得到的是纯净物
2.(10重庆綦江3)密闭居室内使用燃气热水器容易使人中毒,使人中毒的气体是…( )
A.CO2 B.CO C.CH4 D.N2
3.(10苏州18)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
B.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
C.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以解决温室效应
D.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二、填空简答题题
1.(10四川达州11)目前,全世界气候变化出现异常,专家对此现象展开了激烈讨论,因此与碳有关的词汇(如碳汇、低碳经济)迅速流传开来。
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或工业上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答一条即可)
⑵碳汇可理解为绿色植物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⑶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②③(填序号)
①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②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③优化建筑设计,推广节能建筑
⑴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或工业上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⑵光合 ⑶②③
2.(10重庆綦江17)碳和碳的化合物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质。
(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为 ,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6 。
(2)碳的单质有多种,具有下列结构的碳单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C 。
(3)上海世博会体现的“低碳”亮点主要是降低了CO2(或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2.
3
15.
考点13 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
一、选择题
1.(10镇江)10.右图表示CO2的循环过程,其中物质X能为人体直接提供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2:1
B.转化1是自然界中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
C.X在人体中氧化产生的CO2如不及时排出,则血液的pH将增大
D.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的成分相比,CO2和H2O的含量增加
三、实验探究题
1.(10苏州35)用作牙膏摩擦剂的轻质碳酸钙可以用矿石A来制备,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2种转化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a.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CO2+Ca(OH)2===CaCO3↓+H2O, CaCO3+ H2O + CO2===Ca(HCO3)2;
b.碳酸氢钙微溶于水,微热易分解:
Ca(HCO3)2===== CaCO3↓+H2O+ CO2↑;
c.生石灰与水充分反应后可得到颗粒非常细小的熟石灰浆。
试填空。
(1)小王主张用流程①、②、④和操作Ⅱ的设计,认为其工艺简单。
请写出反应①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CaCO3 CaO + CO2 ↑;④Ca(OH) 2 + Na2CO3 ==== CaCO 3↓+2NaOH
操作Ⅱ包括搅拌过滤等工序。
(2)制轻质碳酸钙时,D为 悬浊液 (选填“悬浊液”或“溶液”或“乳浊液”),
理由是: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浓度太小,生产效率很低。.
(3)小李认为流程①、②、③和操作I比小王的主张更好,其理由是:利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比另加碳酸钠溶液更经济,生产成本更低。若产生的二氧化碳不回收直接排放,不利于“节能减排”。;操作I包括搅拌和微热等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