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化学

2010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包含了2010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的化学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基本化学概念、实验操作、化学反应类型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试卷包含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应用题等多种题型,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化学知识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试卷涵盖了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反应类型、物质分类与性质、实验设计与分析、环保与能源利用等多个方面,重点考察了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化学反应的识别以及实验技能的应用。

2010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不能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A.米饭 B.水 C.鸡蛋 D.花生油

2.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供给呼吸 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C.具有可燃性 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3.医疗上可以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OH)2 + 2HCl=MgCl2 + 2H2O,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4.图1是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

C.钠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D.钠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5.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6.利用图2所示装置,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

A.用①③制取氧气 B.用②③制取二氧化碳

C.用②④制取氧气 D.用①⑤制取二氧化碳

7.图3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①水的电解

B.②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C.③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④20 ℃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8.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铁丝弯曲 B.西瓜榨汁 C.食物腐烂 D.灯丝熔断

9.“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少用一次性木筷

C.用完电器后拔掉插头 D.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10.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A.柳絮纷飞

B.花香四溢

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11.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玻璃、冰和铝都是晶体

B.铜、水银和食盐水都是导体

C.一氧化碳、乙醇和聚乙烯都是有机物

D.氮气、海水和五氧化二磷都是纯净物

12.下列关于家庭防盗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制防盗门的材料属于合金

B.隔着防盗门也能辨别说话的人,依据的是说话人声音的大小

C.防盗门的把手安装在离门轴较远处,利用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防盗门锁内加少量铅笔芯粉末容易打开,铅笔芯粉末起润滑作用

13.下列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A.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反复做实验,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B.电解水实验中,通过检验两极产物研究水的组成

C.通过改变溶剂、温度测定物质溶解的多少,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D.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时,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知摩擦力的大小

14.下列对图4所示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 c烧杯的作用是验证空气中的物质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B.②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C.③在冰面上小明推小华,自己却向后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④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圆周运动,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空1分,共34分)

2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海水的利用

地球表面的70%以上是海洋,开发利用海洋有广阔的前景。

潮汐是一种海平面周期性变化现象,海平面每昼夜有两次涨落。人们在靠近海的河口或海湾深处建大坝,在大坝中间装上水轮发电机组。涨潮时,海水通过大坝流进河口,带动水轮发电机发电;退潮时,海水又流回海洋,从相反方向带动水轮发电机发电。法国的郎斯潮汐电站年发电量达5×108 kW·h。

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用于工业冷却用水的相关设备、管道防腐等技术已比较成熟。部分沿海国家许多工业冷却水来自于海水。

(1)潮汐发电是将 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是应用      现象制成的。

(2)1吨煤燃烧后可发电2.5×103 kW·h,郎斯电站每年的发电量可节约    吨煤。

(3)海水作工业冷却用水主要是利用了水的 大的特性。

27.太阳是巨大的“核能火炉”,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彩色光束的现象叫做 。

(2)核能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常规能源,它是 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3)上海世博会主题馆表面铺设太阳能电池板,采用并网发电方式将电能传回城市电网。请写出一条使用太阳能的优点: 。

28.用图11所示装置研究“活性炭吸附能力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将NH4NO3 固体加入到水中搅拌,观察到两侧玻璃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

(1)由于试管内气体的压强 (选填“增

大”或“减小”),使得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2)NH4NO3固体溶于水  (选填“放出”

或“吸收”)热量。

(3)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能力随温度 而增强。

29.生产、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在硫酸钾、碳酸氢铵、明矾三种物质中,可用作净水剂的是 ;可用作氮肥的是 。

(2)使煤在空气中燃烧的条件是 。熄灭酒精灯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

(3)自行车的链条常采用 的方法防锈;用盐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

30.小明要用10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图12是他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 (选填“10 mL”、“50 mL”或“100 mL”)量筒。

(2)指出图中的一处操作错误:          。

(3)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

(4)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要密封保存,其原因是:

                          。

3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下均为液体,B为单质,D为常见的碱,E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13所示(反应条件、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C的化学式为 。

(2)E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⑤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32小题4分,第33小题6分,

第34、35小题各7分,共24分)

35.某班同学做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用到的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交流表达】

(1)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

【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

【实验验证】(1)小华测得废液的pH小于7,证明废液中含有硫酸。用pH试纸测定溶

液pH的方法: 。

(2)小明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小明的实验

现象是 。

通过分析与实验,同学们得出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

【拓展应用】

(1)若将废液中的溶质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写出该反应过程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反应完全后,过滤,滤渣中物质为 ,滤液中溶质为硫酸亚铁。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36小题5分,第37小题7分,第38小题6分,共18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36.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某

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称取该样品11 g,加入到盛

有50 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称得烧杯中的溶液质量

为56.6 g。请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2 010 年 河 北 省初 中 毕 业 生 升学 文化 课 考 试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26.(1)机械 电磁感应 (2)2×105 (3)比热容

27.(1)光的色散 (2)不可再生

(3)环保(或节省化石能源)

28.(1)减小 (2)吸收 (3)降低

29.(1)明矾 碳酸氢铵

(2)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 隔绝氧气(或隔绝空气)

(3)涂油 Fe2O3 + 6HCl=2FeCl3 + 3H2O

30.(1)100 mL

(2)称量时药品和砝码颠倒(或量水时仰视读数)

(3)④①③⑤②(或③④①⑤②)

(4)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变质(或防止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

31.(1)H2O

(2)+2

(3)Ca(OH)2 + CO2=CaCO3↓ + H2O

(4)光合作用(或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

三、实验探究题

35.【交流表达】(1)溶液显蓝色

(2)铁丝与稀硫酸(或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或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实验验证】(1)将待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确定 pH

(2)滴加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后才有沉淀生成

【拓展应用】(1)铁片(或 Fe、铁粉、铁丝等)

Fe + H2SO4=FeSO4 + H2↑(或 Fe + CuSO4=FeSO4 + Cu)

(2)铁和铜(或 Fe 和 Cu)

四、计算应用题

36.(1)4.4

(2)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x。

Na2CO3 + 2HCl=2NaCl + CO2↑ + H2O

106 44

x

106 x



44

………………………………………………………………………

106 

 

44

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 96.4%

答: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96.4% 。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3332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