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化学

2011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训练3:溶液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围绕溶液的相关概念、性质及溶解度等方面进行考察。题目包括溶液的基本特征、饱和溶液的变化、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对比以及具体的实验操作等,旨在测试学生对溶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稳定混合物;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别在于溶质是否达到最大溶解度;温度会影响物质的溶解度,通常情况下温度升高会增加溶解度。

溶液

1.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都是无色的 B.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 溶液都是混合物 D.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时水中溶解甲物质, 时水中溶解乙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大小为

A.甲>乙 B.乙>甲 C.甲=乙 D.无法比较

3.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溶液的质量 B.溶液里溶质的质量

C.溶液里溶剂的质量       D.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

4.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在时,a、b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a、b都属于易溶物质

5.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则溶液的质量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6.下表列出了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

(1)B为硝酸钾,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是 。

(2)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

(3)10 oC时,取A、B两种固体各,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溶解,有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

试管①中溶解的物质是 (填“A”或“B”),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一位小数),将两只试管分别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图2),向烧杯中加入足量NaOH并轻轻搅拌,观察到

                     。

(4)若向烧杯中加入适量下列物质,两试管中的现象与加NaOH不同的是

A.冰 B.干冰 C.生石灰 D.硝酸铵

7.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食盐溶液中的溶剂是__________。

(2)通过上表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 氯化钠的溶解度(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3)时,分别称量硝酸钾和氯化钠固体,分别加入盛放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饱和溶液的名称是 ,若使其中剩余的固体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使食盐晶体从食盐溶液中析出,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5)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一定能够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冰 B. 浓硫酸 C. 硝酸铵

D. 干冰 E. 氢氧化钠 F. 氧化钙

8.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是 。

(2)时,向水中加入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时,向水中加入硝酸钾,若使硝酸钾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4)右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2)中所得的硝酸钾溶液。

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

一定能够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 (填字母)。

A.冰块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白糖

9.t时往盛有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

a g M和a g 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

且溶质仍是M、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

的温度降低到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得到M的饱和溶液

B.t时,得到N的不饱和溶液

C.温度降低到t时,M、N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M、N的不饱和溶液

D.温度降低到t时,M、N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N的饱和溶液

10.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由上表可得到的信息是 。

(2)时,向水中加入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时,向水中加入硝酸钾,若使硝酸钾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4)某标签上 标有“16%的硝酸钾溶液”,由该标签可获得的信息是 、 。

(5)右图是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设计的一个趣味实验,请参与实验 并回答问题:将分液漏斗里适量的水加入大试管中,使足够量的氢氧 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请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11.在实验课上,老师要同学们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

(1)所需氯化钠的质量是 。

(2)所需要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 、烧杯、 、胶头滴管、药匙等。

(3)下列情况可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

①称量时,左盘放滤纸和氯化钠,右盘只放砝码 ②用于溶解的烧杯内有水,未干燥

③溶解后向试剂瓶中转移时溶液洒出一部分 ④量好的水向烧杯中倒入时洒出一部分

(4)要将此溶液稀释为5%,则需加水的质量为 。

12.我国北方有许多盐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Na2CO3和NaCl,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Na2CO3), 夏天晒盐(NaCl)。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时,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_。

(2)t时把 Na2CO3固体放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制得_____的碳酸钠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人们冬天捞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4)将20%的NaCl溶液稀释成15%的NaCl溶液,

需要加水 mL(水的密度为/cm3)。在用量筒

量取水的体积时,如采用右图所示的方法读取数据

(其它操作均正确),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5%(选填“<”、“>”或“=”)。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336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