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化学

2011初中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小学学生的综合测试卷,涵盖了科学、化学、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试题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其中选择题部分涉及了环境变化、化学反应、物质分类、实验操作等内容;非选择题部分则要求学生通过具体情境进行分析和推理。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化学知识的理解及其实际应用能力,包括化学反应、物质分类、环保意识、农业生态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命题人:张俊杰 龙涤新世纪学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0-16 S-32 Ca-40 Fe-56 Na-23 Cl-12

一、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0年“世界环境日”提出“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

A.大量烧煤,已解决能源问题 B.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提倡公共交通或步行方式出行

2.下列图标与文字不相符的是( )

A 禁止燃放鞭炮 B 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C 禁止放易燃物 D当心可燃物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4.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

A.用适量的稀盐酸除铁锈 Fe2O3 + 6HCl =2FeCl2 + 3H2O

B.用一氧化碳作燃料 C0+C02

C.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CaC03CaO+C02 ↑

D.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S + O2 SO2

5.下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6.今年4月,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载着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友谊,开始了全球传递。它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分子结构模型如图),下列关于丙烷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丙烷分子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B.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8

C.丙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D.一个丙烷分子中含有26个质子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热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氧

C.将石油分馏可以得到多种产品 D.合金的各种性能都比纯金属好

8.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B.“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9.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用厨房清洁剂(洗涤剂)去除水垢

B.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C.为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减少“白色污染”,超市实行有偿提供塑料袋

D.服用适量的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10.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钠原子的是…………………………………( )

11.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均正确的是……………………………………( )

12.下列图示所表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13.有关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t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

D.t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14.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15.把含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与水)的铁粉样品7 加入到100 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的溶液的质量是105.4 ,则该样品中含铁的质量分数是( )

A.80% B.93.3% C.54% D.缺少数据,无法确定

二、非选择题(28—37小题,共40分)

28. 小明同学在参观生态农庄时收获很大,发现化学在生态农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 生态农庄以绿色,生态,环保为目标,及农业生产与观光旅游为一体。小明很爱吃庄园的葡萄,葡萄主要为人类提供________(填营养素),对生命活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还发现有些作物的叶片发黄(如右图),应补充的是________肥。

(3)生态农庄开发和使用新能源上进行了很多尝试,小明在农庄道旁发现一

不用外接电源的路灯,只要每天有短时间的光照就能使用,这种路灯使

用的 新能源是______________。

29.若分别用和代表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这两种元素分别组成的单质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物属于纯净物中的 从微观角度说明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符合上述题意的化学方程式: 。30.二硫化碳是工业生产上的一种溶剂和原料。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化学工业的迅速发

展,用途越来越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信息可推测出二硫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2)二硫化碳易燃烧,燃烧生成两种氧化物,请写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1.为防止水体污染并回收某种金属,某工厂向含有硫酸铜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滤渣,取少量滤渣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气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的发展,我们每年要向大自然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除了生产消耗的金属资源,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根据以探明的一些矿物储量,并根据目前这些金属的消耗速度,有人估计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如图所示。

(1)请结合图示谈谈你的感受

(2)谈两点解决该问题的途径

33.如图所示,在容积为500ml的平底烧瓶中放置过量的红磷,右侧烧杯中盛有500ml 的水。夹紧弹簧夹,用凸透镜将太阳光会聚到红磷上,你将观察到的现象有

待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你又会看到的现象是

原因是

34.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稀硫酸、稀盐酸、石灰石、棉花及以下仪器:

(1)利用上述药品实验室制取氧气所需要的仪器是 (填序号);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并将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

35.A.B.C.D.E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二氧化碳,木炭粉和铁中的一种物质.用五个圆表示五种物质,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转化关系,在图中标出五种物质的化学式;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D与E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36.某化学兴趣小组,向HCl 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对实验结束后所得“无色滤液”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呢?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溶液中溶质为MgCl2、NaCl,乙同学:溶液中溶质只含有NaOH

表达与交流:甲同学猜想的理由是⑴

反思与评价:请对乙同学的猜想做出评价⑵

甲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取少量无色滤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看到白色沉淀,他认为自己猜想是正确的。请对甲同学实验设计做出评价⑶

解释与结论:实验证明甲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则无色滤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可能是:⑷

归纳与总结:在探究化学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时,需要考虑的是⑸

37.小明同学将 碳酸钙和氯化钙的混合物加入到某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所用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的质量比为

(4)列出根据碳酸钠的质量求解生成氯化钠质量(X)的比例式

(5)向滤液中再加入水后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2D 3D 5D 11B 12B 13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8 (每空1分,共4分。)

(1)维生素 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2)氮(3)太阳能

29(1)化合物(1分), (构成物质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1分)

(2)H2 + Cl2 2HCl(2分)

30(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挥发性,易溶于酒精、苯和醚微溶于水。(1分)

(2) CS2 + 3O2 2SO2 + CO2 (2分)

31 Ag Fe (1分) Fe + H2SO4 = FeSO4 + H2↑(2分)

32 感受: 金属资源有限而且不可再生,部分金属面临耗尽,我们应节约和保护金属资源。(1分)

建议:(2分)

① 防止金属的腐蚀。 ②旧金属的回收和利用。③有计划合理开采矿物。

④寻找金属的代用品。(任何二条,合理即可。)

33 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产生白烟,放出热量。(1分)

待冷却室温后,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内。(1分)

原因: 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瓶内气体压强减少,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入广口瓶内。(1分)

(1)①③⑤⑥⑦⑧ (1分)(2) 2KMnO4 K2MnO4+MnO2+O2↑(2分) 作图 2分。

35 (1)CO2 + C 2CO (2分)

(2) 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放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1分)

(3) (1分)

36(1)NaOH与HCl和MgCl2反应一定生成NaCl,且MgCl2过量。(1分)

(2)乙同学猜想不正确,(0.5分)NaOH与HCl和MgCl2反应生成NaCl,所以溶液中一定存在NaCl(0.5分)

(3)甲实验不合理,(0.5分)若滤液中只有NaCl存在,也会产生上述现象,无法证明MgCl2是否存在。(0.5分)

(4)NaCl或 NaCl、NaOH (1分)(5)反应后生成的可溶性物质和剩余的可溶性的反应物。(1分)

37 (1) CaCl2+Na2CO3=CaCO3↓+2NaCl(2分)(2)5.3% (1分)(3)200:111(1分)

(4)106/117=/X (1分) (5) 5% (1分)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340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