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平山中学:唐春颖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 的做法是( )
A.用篮子代替塑料袋 B.经常开车上班 C.使用节能灯泡 D.节约每一滴水
2、在一次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中,某班同学有如下几种操作和应急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酒精灯失火用 B.将NaCl倒入量 C.研磨闻气味鉴 D.分离溶液中析
湿抹布扑盖 筒中配制溶液 别铵态氮肥 出KNO3晶体
3.为了缓解中考紧张心理,在食谱中应烹饪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清淡菜肴,你在市场上应购买的原料是…( )
A B C D
4.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蚊虫叮咬后,要在皮肤上用大量的碳酸汽水清洗才能减轻痛痒
B.用沐浴露洗澡利用了沐浴露的乳化作用,干洗店洗去油污,干洗剂属于溶剂
C.面粉加工厂的工人,所穿的劳保制服要用耐腐蚀的化纤面料
D.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
5.下列图示均为教材中的图示,在描述该物质(图片)用途体现物质性质时,叙述错误的是( )
A.只利用石墨的导电性 B.只利用CO的可燃性 C.CO2作温室气肥 D.既利用CO的还原性
6、有些年轻人喜欢染发,染发时一般要用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对苯二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苯二胺的化学式为C6H8N2
B.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C.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4:1
D.每一个对苯二胺中含有58个质子
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 3Fe + 2O2 Fe3O4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C、工业上吸收二氧化硫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D、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 3C+2 Fe2O3 4Fe + 3CO2↑
8、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9、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以汉字“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有一种“海宝”(如右图)的面料为羊毛(绒),内充物为无毒聚酯纤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聚酯纤维是有机物 B.这种“海宝”不宜用碱性强的洗涤剂清洗
C.羊毛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D.可以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与聚酯纤维
10、下列用化学知识来分析生活、生产中的问题,正确的是( )
A.市场上有“葡萄糖酸锌”、“加碘食盐”等商品,这里的碘、锌是指元素
B.用一种高效的催化剂可把水变成汽油
C.蚊虫叮咬后,会在人的皮肤内分泌蚁酸使皮肤肿痛,可涂点醋酸来减轻痛痒
D.消防队员向着火的房子喷水,是通过隔绝燃烧物与空气接触,达到灭火目的
11、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铵的溶解度最大
B.随着温度升高,硫酸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4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D.把40℃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硫酸钠析出晶体最多
12、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均正确的是( )
13、下列归纳中有错误的是 ( )
14、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
15、有5克CO和CO2的混合气体,该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将混合气体先通过入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中,充分反应后,再把所得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的石灰水中,则生成沉淀质量的最大值为 ( )
A.5克 B.10克 C.15克 D.20克
二、非选择题(共计40分)
1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蔬菜 B.牛奶 C.大米
(2)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 (填“元素”或“分子”),身体中一旦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填“骨质疏松”或“贫血”);
(3)厨房中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塑料保鲜膜 B.橡胶手套 C.棉布围裙
(4)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的功能;
(5)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 (填“食醋”或“食盐水”)。
17、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街道上的车辆越来越多。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更不容忽视。某车辆排放的尾气中氮氧化物的质量分数为20%,每分钟排出的废气质量为0.4g。
(1)若该车辆行驶6小时,向大气中排放的氮氧化物质量为
(2)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
建议:
18、下图是用来表示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仔细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化合物的是 ,从微观角度说出你的判断依据是 。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B、C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
写出符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9、铅(Pb)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纯净的铅外观和铁相似.相同体积的铅和铁比较,铅比铁重,把纯铅放置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表面会形成氧化膜而变得很暗,用铅在纸上划,会留下一道黑色痕迹,在古代,人们用铅做笔,铅笔的名字。便从此而来。把铅投入到稀盐酸中,溶液中会出现气泡。根据以上信息归纳总结,并回答下列问题:(已知铅在化合物中最常见的化合价为+2)
(1)上文关于铅的性质有 ;(答出四点即可)
(2)写出盐酸和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某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活动探究实验后,得知废液当中含有硫酸铜、硫酸铝产生了好奇心。想回收一种重要的金属和一种晶体,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中的错误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实验员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药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稀盐酸、石灰石和氯酸钾,并提供以下仪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1)在图中标出仪器的名称;
(2)利用所给仪器和药品,在图上完成你认为可以制取的气体的实验装置图,
22、某学生利用上述原理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表演趣味化学实验——“发射火箭”。表演时,挤压胶头滴管时:
观察到的现象是 ,
原因是
23.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用五个圆表示这五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两圆相交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则表示所有能发生反应的图形应该是(在右框中画出图示):
(2)a和b反应有蓝色沉淀产生,a和c能反应,但无现象,向a、c反应后的物质中加
入d,有气泡产生,则产生气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d和e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小明和小红同学探究碳酸钠溶液有哪些化学性质
【小组实验】小明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A试管中滴加足量盐酸;小红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B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他们观察的现象分别是 。
【处理废液】实验后,小明向A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发现溶液不变色,他将废液倒入下水道,并清洗了试管。小红将B试管中物质过滤,准备将废液处理后倒掉。
【猜想假设】B试管中废液中有几种溶质?小红猜想只含一种溶质;小明猜想不止一种。小红猜想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实验探究】为证实谁的猜想是正确的,小明针对B试管中废液进行实验探究并处理了废液:
小明将实验后的废液倒入下水道并清洗了试管。
【实验评价】小明认为B试管内原溶液的三种溶质化学式是 ;
请评价小明的实验结论 。
【反思与建议】小明处理废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25、实验室有一瓶氢氧化钠浓溶液,瓶上标签内容如图所示, 请你根据标签上提供的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用20mL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配制质量分数
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g。
(2)利用刚配制好的氢氧化钠除去混有RCl2的NaCl固体(R代表某二价金属)。取20g该固体样品,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再加入刚配制好的溶液80g,混合到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的质量为9.8 g。
①题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利用已知条件求解反应生成NaCl质量(x)的比例式为 ;
③R的元素符号是 ;
④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
⑤向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加入173.8g水,则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答 案
一.选择题
1.B 2.A 3.B 4.D 5.A 6.C 7.B 8.B 9.C 10.A 11.D 12.B 13.C 14.B 15.C
二.非选择题
28. (1)A (2) 元素 骨质疏松 (3)C (4)乳化 (5)食醋
29. (1) 28.8g
(2) 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太多了,危害人体健康,我们应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3)C2H5OH + 3O2 2CO2 + 3H2O
30. (1)C 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2) 化合
(3)2H2 + O2 2H2O
31. (1)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密度比铁大,硬度较小,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氧气反应.
(2)Pb +2 HCl = PbCl2 + H2
33. (1) 锥形瓶 (2) 略
32. 蒸发过程中用温度计搅拌了
2Al + 3CuSO4 ===3Cu + Al2(SO4)3
34. 套着塑料火箭的轻质细木棍向上冲出,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迅速产生大量氧气,使瓶内气体增多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将轻质细木棍向上压出.
35. (1) (略)
(2) 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3) 红色物质逐渐溶解,溶液有无色变为黄色。
36. A中有气泡产生,B中产生白色沉淀; NaOH; NaOH, Ca(OH)2 ;
小明的实验结论不正确, Na2CO3 与 Ca(OH)2 在溶液中不能共存,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CO2与NaOH反应产生Na2CO3, Na2CO3 与过量的C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aCO3 缘故
37. (1) 150
(2) ① 2NaOH + RCl2=R(OH)2 +2 NaCl
② 80 8g
117 x
③Cu
④ 32.5 %
⑤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