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2011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题卷
化 学
亲爱的同学:展示自己的时候到啦,你可要冷静思考、沉着答卷哦!祝你成功!
本学科试卷共设四道大题,满分100分,时量90分钟,请在答题卡上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2 O—16 S—32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6分)
1.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中,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矿石粉碎 C.榨取果汁 D.煤炭燃烧
2.遵守实验室规则,学习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
不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液体的量取 C.液体的加热 D.稀释浓硫酸
3.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4.娄底是一座美丽的宜居城市,到处鸟语花香。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隔
5.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常采用国际统一的符号。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氮原子的是
A. B. C. D.
6.2011年3月,受里氏9.0级地震影响,日本福岛县第一核电站反应堆震后发生异常导致核蒸气泄漏。其中放射性元素碘-131数月后才会完全消失,通过受污染食品在甲状腺内聚集,引发甲状腺疾病甚至甲状腺癌。已知碘-131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31,则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88 B.核外电子数为53
C.核电荷数为131 D.1个该原子的质量为
7.下列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B.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Cu+FeSO4
C.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D.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Fe2O3)炼铁:Fe2O3+CO2Fe+CO2
8.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单质碳具有
A.可燃性 B.还原性 C.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D.吸附性
9.“环境是我家,爱护靠大家!”下列标志中,与保护环境无关的是
A. B. C. D.
10.下列与金属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B.废旧电池可以随意丢弃,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C.银的导电性比铜强,所以一般用银作电线
D.铁矿石在地壳中含量最丰富,可以随意开采
11.化学家们正在探索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如纳米TiO2可制成性能优越的隐身型涂料,用于导弹等武器装备上。TiO2中Ti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4 D.+6
12.食品安全与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A.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延长保存期
B.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以补充铁元素
C.用着色剂将过期馒头加工成“染色馒头”
D.将瘦肉精添加于饲料中增加动物的瘦肉量
13.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C和 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A. B. C. D.
14.家庭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
当我们被蚊虫叮咬后,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从而使皮肤肿痛。要减轻痛痒,应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A.食醋 B.牛奶 C.食盐水 D.牙膏或肥皂水
15.对A、B、C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A、C表面出现红色物质,B表面没有现象。(2)取大小相等的A、C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A、C表面都产生气泡,但A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C的快。则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A>C>B B.C>A>B C.C>B>A D.A>B>C
1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食物中,主要为人体提供糖类的是
A.蔬菜 B.牛奶 C.大米 D.花生
17.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
A.KCl溶液 B.K2CO3溶液
C.稀盐酸 D.NaNO3溶液
18.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空1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共31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编号后的横线上,下同)
19.生活处处有化学,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
A.金刚石 B.硝酸铵(NH4NO3) C.硝酸钾(KNO3) D.小苏打(NaHCO3)
请按要求填空(填字母,每个字母限用一次):
(1)可用来裁玻璃的是 19
(2)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20
(3)溶于水后会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21
(4)常作为复合肥料使用的是 22
20.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填写:
21.近两年来,我国西南、北方、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 26 、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 27 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常用 28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水的组成,邀请你一起参加水的电解实验,发现两极上都有气泡冒出,其中正极与负极上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经检验,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 29 ,负极上产生的气体是 30 。得出水是由 31 两种元素组成的结论。
(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 32 。
2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认真分析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请从上表中查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3 。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34 (填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3)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 35 (填字母序号)、……
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B.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C.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4)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2的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上图,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36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 37 关系密切。
23.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t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 38 。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把t时A、B的饱和
溶液分别升温至t,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关系为A 39 B(填“>”、“<”或“=”)。
(3)t时,将 B物质加入水中,所得溶液是
40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
的质量为 。
24.分类学习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通过按一定标准分类研究,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我们在初中阶段将化合物简单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根据盐的组成里所含阴、阳离子的特点,可进一步将盐分类并称为某盐。例如,组成里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碳酸盐,含有钾离子的盐称为钾盐,含有铵根离子的盐称为铵盐……。则CaCO3、Na2CO3、K2CO3等盐都属于 42 ;它们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43 气体。
(2)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 44 、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只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就可以实现灭火。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45 、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同理,只要破坏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就能防锈,请任举一例防止铁制品锈蚀的具体方法: 46 。
(3)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烃,如烷烃、烯烃、炔烃等。烷烃中最简单的是甲烷(CH4),其余随碳原子数的增加,依次为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等。如果烷烃中的碳原子数为n,则烷烃的化学式可以用通式 47 表示。它们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试写出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8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空1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共23分)
25.现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A B C D E F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a 49 b 51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52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3 。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用的发生装置是 54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5 ,其中二氧化锰起 56 作用。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试写出验满的方法(包括操作、现象、结论) 57 。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58 ,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59 ,若要收集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将发生装置与F装置的 60 (填“m”或“n”)相连。
(5)能用E装置收集的气体有 61 (任举一例)。
26.化学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
[实验探究1]
[提出问题2]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 (1) 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2) 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探究2]
[实验结论] 该氢氧化钠溶液 64 (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反思与评价] (1)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5 。
(2)在上述[实验探究2]中,小明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
你认为该方案 66 (填“可行”或“不可行”)。
[理解与应用] 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必须密封保存。实验室必须密封保存的药品还有很
多,试另举一例: 67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27小题4分,28小题6分,共10分)
27.饮酒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开始,《刑法修正案》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始实施,对醉酒驾车者一律刑事拘留。下表是国家对“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的界定标准:
(1)某司机驾车时经交警检查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138毫克,他属于 68 驾车;(1分)
(2)交警通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呼出气体中酒精的含量,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Cr2(SO4)3+2X↑+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Cr2(SO4)3,则X的化学式为 69 。(1分)
A.CO2 B.SO.O2 D.H2
(3)乙醇(C2H5OH)俗名酒精,由 70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氧两元素的质量比为:
71 。(2分)
28.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某锌样品(含少量杂质,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当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提示:Zn+H2SO4=ZnSO4+H2↑)
(1)从右图中可以看出,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
质量为 。(1分)
(2)样品中锌的质量为 。(1分)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
为多少?(4分) 74
娄底市2011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2 O—16 S—32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6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空1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共31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编号后的横线上,下同)
19题: 19. A 20. D 21. B 22. C
+2
20题: 23. SO2 24. CaO 25. 4Cu2+
21题: 26. 过滤 27. 肥皂水 28. 煮沸(或蒸馏) 29. 氧气(或O2)
30. 氢气(或H2) 31. 氢、氧(或H、O)
32. 淘米水浇花(一水多用等,合理即可)
22题: 33. 26.98 34. B 35. AB 36. 失去 37. 最外层电子数
23题: 38. 相同(或相等) 39. = 40. 饱和 41. 70
24题: 42. 碳酸盐 43. 二氧化碳(或CO2) 44. 氧气(或O2、或空气)
45. 氧气(或O2) 46. 喷漆(合理即可) 47. CnH2n+2
48. CH4+2O2 CO2+2H2O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空1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共23分)
25题: 49. 试管 50. 酒精灯 51. 集气瓶
52.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53. 2KMnO4 K2MnO4+MnO2+O2↑
54. B 55. 2H2O2 2H2O+O2↑
56. 催化 57.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收集满(反之则没有收集满)
58. CaCO3+2HCl=CaCl2+H2O+CO2↑ 59. BD 60. m
61. 氢气(或H2)(或甲烷、氨气等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一氧化碳不给分)
26题: 62. (白色)沉淀 63. 氢氧化钠(或NaOH)
64. 部分 65. CO2+2NaOH=Na2CO3+H2O 66. 不可行
67. 浓盐酸(或浓硫酸、或澄清石灰水……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27小题4分,28小题6分,共10分)
27题: 68. 醉酒 69. A 70. 三(或3) 71. 3:2(或24:16)(每空1分)
28题: 72. 0.2 (1分) 73. 6.5 (2分)
74.(共3分)解:设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x,据题意得:
Zn + H2SO4 = ZnSO4 + H2↑
161 2
x
…………1分
x= …………1分
所得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1分
答: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1%。(合理解法均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