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化学

2011德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包括物质变化、实验仪器使用、物质性质及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溶解度、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学反应类型、物质的鉴别、实验装置的选择、气体的收集方法、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以及化学计算等内容。试卷题目形式多样,既考察了学生的理论知识,也考察了实验操作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主要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实验仪器的使用、物质性质及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溶解度的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学反应类型、物质的鉴别、实验装置的选择、质量守恒定律、化学计算。

德州市二○一一年初中学业考试化学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

A.小煤窑发生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爆炸 B.涂在墙上的熟石灰逐渐变硬

C.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遇水形成酸雨 D.舞台上用干冰制造“云雾”

【解析】:选D。瓦斯爆炸是甲烷与氧气剧烈的氧化反应;熟石灰变硬是因为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坚硬的碳酸钙的缘故;二氧化硫遇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发生了化学变化;干冰升华吸收热量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出现雨雾现象。物质只是状态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所以选D。

2.下列实验仪器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的是

【解析】:选B。烧杯底面积较大需垫石棉网加热,不能直接加热;广口瓶或集气瓶及量筒不能用来加热。试管可以直接加热所以选B。

3.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因为煤在燃烧时可能产生一氧化碳,所以冬天用煤取暖时要注意室内通风

B.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用墨书写的文字可以长时间保存

C.因为甲醛具有防腐作用,所以可以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

D.因为儿童缺少钙元素时会得佝偻病,所以应通过进食奶类、豆类加以补充

【解析】:选C。由于一氧化碳易引起煤气中毒,所以要注意室内通风;奶类及豆类食品中富含钙元素可以补钙;甲醛虽然具有防腐作用,但是残留在水产品中的甲醛会与人体蛋白质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所以不能用来浸泡水产品。故选C。

4.今年年初以来,双汇“瘦肉精”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在大量食用喂食“瘦肉精”的猪肉后会出现手脚发麻、心率加快、呕吐等症状。有一种“瘦肉精”学名叫盐酸克伦特罗,化学式是C12H18Cl2N2O。下列对于“瘦肉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由碳、氢、氯、氮和氧五种元素组成的

B.每个盐酸克伦特罗分子中含有18个氢原子

C.盐酸克伦特罗分子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

D.盐酸克伦特罗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7

【解析】:选C。盐酸克伦特罗分子中碳、氢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18,质量比为8:1。

5.右图为固体物质X、Y的溶解度曲线。在温度为t时分别把质量为a g的X、Y放入水中,下表为对溶液状态的判断以及使不饱和溶液达到饱和采取的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B。根据图像知:t时物质X的溶解度大于ag,物质Y的溶解度小于ag,所以分别得到不饱和的X溶液和饱和的Y溶液。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加溶质使其变为饱和,故选B。

6.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某同学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pH试纸上,测定其pH

B.服用适量的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C.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D.为使农作物高产,鼓励农民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解析】:选A。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生活污水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会造成水污染;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应适量施用。所以选A。

7.某学生为了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个实验:①将Zn、Cu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②将Ag放入Cu(NO3)2溶液中;③将Cu放入AgNO3溶液中;④将Cu放入ZnSO4溶液中;⑤将Zn放入AgNO3溶液中。下列实验组合不能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⑤

【解析】:选D。操作①可以验证Zn>Cu,操作②可以验证Ag< Cu,操作③可以验证Cu>Ag,操作④可以验证Cu<Zn,操作⑤可以验证Zn>Ag。操作①⑤只能验证锌比铜和银都活泼,但没有比较铜和银所以D项无法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解析】:选A。MnO2催化分解H2O2放出氧气同时生成水,且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故A对。B项中Ca(OH)2 、CaO都与稀盐酸反应无法除杂;C项中除去CO2中的CO应将混合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但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类型不属于置换反应;D项中除去CuO 中的Cu应通入氧气并加热,反应类型不是复分解反应而是化合反应。

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5小题,共16分)

1.(4分)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还是合成纤维、橡胶、塑料的基本化工原料。乙烯无色,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化学式为C2H4,容易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与空气混合形成的混合物遇明火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l)请根据所给乙烯的化学式,写出其表示意义(写出两点即可):

(2)写出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根据乙烯的化学性质,在生产、运输、贮存乙烯时应注意 。

【解析】:(1)化学式通常表示一种物质,物质的组成元素,一个分子,分子的构成等意义。(2)乙烯燃烧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所以反应物是乙烯和氧气充分燃烧的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3)由于乙烯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物和易爆物,所以在生产、运输、贮存时应注意严禁烟火、盛装容器要牢固、密封防泄漏等方面。

答案:(1)①表示乙烯这种物质;②表示乙烯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③表示一个乙烯分子;④表示乙烯分子是由碳、氢两种原子构成的;⑤表示一个乙烯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1方面意义1分,共2分。以上5方面意义任意答出2方面即可得满分)

(2)C2H4 + 3O2 点燃 2CO2 + 2H2O

(3)严禁烟火

2.(3分)阅读文字,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

(l)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红磷燃烧;

(2)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

(3)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

(4)硫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引燃石蜡,最终使火柴杆着火。

【解析】:(1)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3)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答案:

(1)4P + 5O2 点燃 2P2O5

(2)2KClO3 2KCl + 3O2↑

(3)S + O2 点燃 SO2

3.(3分) 分类就是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结论也不尽相同。下列每组中有一种物质具有特殊的组成或性质,而其他两种物质的组成或性质相似。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将其区分出来并说明理由。

【解析】:根据组成来区分:第一组中CO2、CO二者的组成元素相同;第二组中NaOH、Na2CO3都是由三种元素组成,而Na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第三组HCl、H2O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而H2SO4由三种元素组成。根据性质来区分:第一组中CO有可燃性;第三组中HCl、H2SO4都显酸性,水是中性液体。从物质的分类而言Na是单质,另两种是化合物。

答案:

(物质名称和理由都合理即可)

4.(4分) 已知:①向水中加入固体氯化钠,溶液的密度增大;②向水中加入乙醇,溶液的密度减小;③向盐酸中加入碳酸钙,溶液的密度增大。

如下图所示,将鸡蛋放在三种液体中进行实验,最终鸡蛋下沉的是 。(填序号)

导致C中鸡蛋没入溶液的体积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① ;

② 。

推测:一艘满载货物的轮船由内陆河进入海洋时,没入水中的体积将 (填增大或减小)。

【解析】:鸡蛋的密度略大于水的密度,所以放在加入乙醇的水中会下沉。由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所以放入加入盐酸的水中会发生反应,一方面使溶液密度增大,一方面鸡蛋质量会减少,同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附着在鸡蛋表面会改变鸡蛋所受浮力,所以没入溶液的体积会发生改变。内陆河水密度小于海水密度,而轮船的质量不变,所以轮船没入水中的体积会减小。

答案:B; ①鸡蛋质量减少;②溶液的密度增大; 减小

5.(2分)用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发生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表示锌粉与稀盐酸反应的曲线为 (填a或b)

②对于a曲线表示的反应,物质 (填名称)有剩余。

【解析】:由于锌比铁活泼,根据图像知充分反应后首先反应完的是锌。当盐酸足量时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生成氢气少的是锌,所以表示锌粉与稀盐酸反应的曲线是a 。同等质量的锌粉比铁粉消耗盐酸的质量少,所以与锌粉反应的盐酸一定有剩余,而与铁粉反应的盐酸可能有剩余也可能正好反应。

答案:① a ②盐酸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2分)

1.(3分)氨气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溶解后可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溶液显碱性。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已知:

2NH4Cl(固体)+ Ca(OH)2(固体) 2NH3↑+ CaCl2 + 2H2O

(l)如果制取并收集保存氨气,请从上图中选取装置和仪器 (填序号)。

(2)氨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原因是 。

【解析】:(1)制取氨气是固体加热型,为了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所以发生装置应选A,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装置应选E。

答案:(1)A 、E (2)氨气极易溶于水

2.(9分)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水壶内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和水垢所含的物质及其溶解性如下表: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 ,可能含有Ca(OH)2和 。

【设计方案】

(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Na2CO3溶液 ,如果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 (填化学式)。

(2)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

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将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盐酸。若D瓶增重,则水垢全部是CaCO3。

②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③称量D瓶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④重复②和③的操作,直至D瓶内物质质量不变。

测量滴加稀盐酸体积与D瓶内物质增加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曲线所示;

【评价】

(1)A瓶中的NaOH溶液起到 作用。若A瓶中无NaOH溶液,D瓶中的质量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金属形成的碳酸盐与足量盐酸反应时,若两金属的化合价相同、两种盐的质量相同,则相对分子质量小者放出的气体多。分析曲线图可知:水垢中一定含有 (化学式),理由是 。

(3)装置图中“?”所指处有三根导管同时穿过橡胶塞,已知:导管的直径为,橡胶塞细段直径为。从坚固和美观的角度考虑,请你在由图中标出应在哪三点打孔为好(用圆圈“○”表示打孔位置)。

以上实验 (填“能够”或“不能”)检测出水垢中含有Mg(OH)2。

【解析】:由于水垢不溶于水,根据溶解性表知: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不溶于水的Mg(OH)2和 CaCO3,可能含有微溶于水的Ca(OH)2和MgCO3。若水垢中含有微溶于水的氢氧化钙,当加入Na2CO3溶液时会有白色沉淀CaCO3生成,而实验的现象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Ca(OH)2。

(1)为了使B装置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被D装置吸收,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A瓶中的NaOH溶液起到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的作用。若无A装置,D瓶中的质量将增大。

(2)Mg CO3和CaCO3中两种金属元素化合价相同,由于Mg CO3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且实际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大于,所以水垢中应该有MgCO3。

(3)尽管三根导管并排时小于橡胶塞细段的直径,但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以三个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即可,等边三角形最好。由于Mg(OH)2不溶于水,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是溶于水的氯化镁,所以以上实验不能检测出水垢中含有Mg(OH)2。

答案:

【提出猜想】CaCO3 MgCO3

【设计方案】⑴ Ca(OH)2

【评价】⑴吸收CO2 增大 (2)MgCO3 实际生成CO2的质量是,大于

(3)(三个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即可得分,等边三角形最好)

不能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6分)

1.(2分)对于化学反应: = 2B +C,已知:反应生成B和C的质量比为B∶C = 1∶8。请填空:

【解析】:

由表格数据知:物质A反应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B和C质量和也应是,由于生成B和C的质量比为1∶8,所以生成B、C,反应后B、C质量分别为和+=。

答案:4 37

2.(4分)小明同学想测量某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纯度(假设其他成分不和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进行如下实验:称取赤铁矿样品,加入到烧杯中,再加入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滤渣。试计算:

(1)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2)上述反应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铁溶于水,滤渣即为样品中的其他物质,则氧化铁的质量为。所得滤液是硫酸铁溶液,硫酸铁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硫酸铁溶液的质量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得: + - = ,然后代入公式即可。

答案:

解:(1)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100% = 75%

(2)设反应所得滤液中硫酸铁的质量为x

Fe2O3 + 3H2SO4 Fe2(SO4)3 + 3H2O

160 400

x

160:400=: x x=

反应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8.75%

答:(略)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347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