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攀枝花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 - 12 N - 14 O - 16 Na - 23 Mg - 24 Al - 27 S - 32
Cl - 35.5 Ca - 40 Fe - 56 Cu - 64 Zn - 65 Ag - 108
第Ⅰ卷 (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化学部分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菜刀生锈 B.汽油挥发 C.烟花燃放 D.大米酿酒
2.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石蜡 B.面粉 C.蔗糖 D.植物油
3.下列物质是自来水厂对水净化过程常用的消毒剂,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氯气(Cl2) B.二氧化氯(ClO2) C.臭氧(O3) D.次氯酸钙 Ca(ClO)2
4.下列数据是常见物质的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瓶装饮用水 (6.5~7.5) B.番茄汁(4.0~4.4)
C.柠檬汁(2.0~3.0) D.液体肥皂(9.5~10.5)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B.大米中富含油脂,不含淀粉
C.儿童患佝偻病是因为体内缺乏钙元素
D.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6.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磷酸二氢铵(NH4H2PO4) B.碳酸氢铵(NH4HCO3)
C.尿素[CO(NH2)2] D.硫酸钾(K2SO4)
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红磷 B.铁丝 C.酒精 D.硫
8.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烧碱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碳酸钙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C.用亚硝酸钠替代食盐烹调食物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9.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用搜救犬搜救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温度升高,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C.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3的钢瓶中 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后,化学性质没有变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10.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有关做法中,错误的是
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C.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D.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水迅速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发现燃气(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泄漏,点火检查泄漏处
C.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因而不易锈蚀
12.有下列仪器,在实验中使用仪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夹取红热的木炭时用 c
B.粗盐提纯时,过滤食盐要用到的仪器是a、b 和 e
C. 粗盐提纯时,蒸发滤液要用到的仪器是a、c、d 和 f
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时,溶解氯化钠要用b和c
13.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A.铁片浸入稀硫酸中 B.铜片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C.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D.氧化铜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14.甲、乙、丙、丁分别是Ba(NO3)2、NaOH、H2SO4、K2CO3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现将其两两混合,现象如下表所示:(“—”表示无明显现象)
下列选项中物质的排序符合表中甲、乙、丙、丁排序的是
A.H2SO4、K2CO3、Ba(NO3)2、NaOH B.Ba(NO3)2、H2SO4、K2CO3、NaOH
C.K2CO3、Ba(NO3)2、H2SO4、NaOH D.K2CO3、H2SO4、NaOH、Ba(NO3)2
15.在A + B = C + D的反应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C和D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此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C.若10 gA和15 g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D的总质量为
D.若A是氧化铜、C为铜,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16.有反应: + 3B2 = C2 + 6D(其中A、D是化合物,B2、C2是单质)。若 A与 B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D,已知C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4 B..32 D.35.5
Ⅱ卷 非选择题(125分)
化学部分(60分)
二、填空题(共23分)
31.(5分) 请你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__;(2)两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_;
(3)氧化镁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
(5)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__。
32.(4分)小华按右图配方自制了一瓶清凉甘甜的汽水。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汽水瓶是塑料制品,塑料属于 (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2)白糖的主要成分是C12H22O11,C12H22O11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摇动汽水瓶后,打开瓶盖,通常会冒出大量气泡,气泡中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该气体是由柠檬酸与 反应生成。
33.(5分)(1)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为 ,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下列图中微粒共表示 种元素,其中与氯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
(2)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x的数值可能是下列中的 。
A.9 B..11 D.12
34.(3分)(1)硬玉是翡翠的主要成分,硬玉的化学式为NaAl(SiO3)2,其中Si的化合价是 。
(2)已知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请你写出氮化镁的化学式 。
(3)当空气被SO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物质X的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 +2SO2+O2==2CaSO4 +2CO2,X的化学式是 。
35.(6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图中P点的含义是__ ___。
(2)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 __乙(填“>”、“=”或“<”)。20℃时,将60 g乙物质放入水中,升温至40℃,溶液中溶解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 (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3)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上述实验过程中所得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_____溶液与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三、简答题(共10分)
36.(5分)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请你回答: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3)若某地区源水中含有较多的氯化镁,在源水处理过程中常加入生石灰,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7.(5分)小强同学分别取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大小、形状都相同的某种金属X、Al、Cu 进行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铝表面几乎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 ____。
(2)Cu表面始终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
(3)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____________。
(4)如果金属X的活动性比铁弱,且金属X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易溶于水的XCl2。向只含有XCl2、CuCl2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四、实验题(共15分)
38.(8分)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装置F收集CO2,则接口②应与 (填接口序号)相连;若在F中加入浓硫酸
作干燥剂,用装置B制备干燥的二氧化碳,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②接 , 接 。
39.(7分)碳酸氢钠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2.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到铜片上加热,如右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 。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①他们的依据是 。
②兴趣小组为了确定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成分进行以下实验,请填写下表:
【讨论与评价】实验一的结论与实验二、实验三的结论相反,在讨论时,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方案一的结论不正确,他们的理由是
。
【总结】请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五、计算题(共12分)
40.(4分)我国钢铁产量多年居世界第一位,每年要进口大量的铁矿石,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是其中的一种。
(1)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是____________t,用这些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 t(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41.(8分)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电解氯化钠溶液可制得氯气、氢氧化钠等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 + 2H2O Cl2↑+ H2↑+ 2NaOH。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电解,当氯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溶液,生成氯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计算:
(1)氯化钠完全反应时,溶液中剩余水的质量。
(2)原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若把这些氯化钠溶液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加水的质量。
2011年攀枝花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物理、化学(合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1.06
化学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40分)
1.B 2. C 3. B 4. C 5. B 6. A 7. A 8. D
9. C 10. D 11. C 12. D 13. B 14. A 15. D 16. D
非选择题(共60分)
(化学方程式评分标准: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错误不给分,出现没有配平、漏写“↓”或“↑”符号或反应条件等共扣一半的分)
二、填空题(共23分)
31(每空1分,共5分)(1) O (2) 2OH— (3) MgO (4) CH4 (5) N2
32(每空1分,共4分)(1) 天然 (2) 有机物
(3) 二氧化碳或CO2 小苏打或碳酸氢钠或NaHCO3
33(共5分)(1)7(1分) 三(1分) D(1分)
(2)CD(2分,少选给1分,但有错不给分)
34(每空1分,共3分)(1)+4 (2)Mg3N2 (3)CaCO3
35(共6分)(1)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 (1分)
(2) > (1分) 2︰5 (1分) (3)AC(2分,少选给1分,但有错不给分) E (1分)
三、简答题(共10分)
36(共5分)(1) 蒸馏(1分) (2)肥皂水(1分)
(3) CaO + H2O = Ca(OH)2 (1分) Ca(OH)2 + MgCl2 = Mg(OH)2↓+ CaCl2(2分)
37(共5分)(1)铝表面有一层氧化铝薄膜(1分)
(2)铜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1分)
(3)Al>X>Cu(1分)
(4) Fe2+ 、X2+(2分,少选给1分,但有错不给分)
四、实验题(共15分)
38(共8分)(1) A (1分)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2分)
(2)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 (2分) ⑦(1分)
⑦ ⑥接③(2分,少选或有错不给分)
39(每空1分,共7分)(1)水珠(或水雾等,合理答案均可)
(2)Ca(OH)2 + CO2 = CaCO3↓ + H2O
(3)①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或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或NaHCO3中含有Na、H、C、O等元素等合理答案均可
②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溶液变成红色
2NaHCO3 Na2CO3 + CO2↑+ H2O
五、计算题(共12分)
40 (共4分)(1)70% (1分) (2)800 (1分) 583 (2分)
41 (共8分)解:(1)设消耗氯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生成氢气的质量为z
2NaCl + 2H2O Cl2↑+ H2↑+ 2NaOH
2×58.5 71 2 2×40
x z y
得方程 (2×58.5):71 = x : (1分)
71:(2×40) = :y (1分)
71:2 = :z (1分)
解得 x = 11.7 g y = 8 g z = 0.2 g
∴剩余水的质量:51.2 g – 8 g = 43.2 g (1分)
(2)氯化钠溶液质量为: + + = (1分)
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分)
(3)设稀释后生理盐水的质量为a
×20% = a×0.9%
a= (1分)
需要加水的质量为:1300 g-58.5 g=1241.5 g (1分)
答:(1)氯化钠完全反应时,溶液中剩余水的质量为43.2 g。
(2)原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3)若把这些氯化钠溶液稀释成0.9%的生理盐水,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其它合理解法同样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