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化学

人教版化学第一轮复习第五讲--化学方程式(第五单元)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围绕初中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展开,内容包括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以及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试卷不仅涵盖了基本概念的理解,还涉及了化学方程式的实际应用与计算。通过这些题目,学生能够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核心思想,学会正确书写和配平化学方程式,并能利用化学方程式解决简单的化学计算问题。

所涉及的知识点

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微观解释,学会正确书写和配平化学方程式,并能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梳理:

1.质量守恒定律:

(1) 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注: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原子的“三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2. 化学方程式:

(1)含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表示的意义:

A: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B:表示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

① 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 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③ 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4)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A:书写原则:① 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②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

B:书写方法:① 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② 配平化学方程式,然后将连线改为等号;

③ 注明化学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等。

注: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数法等。下面以最小公倍数法为例讲述一下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步骤:

⑴、确定配平的起点元素:横线两边出现次数最少,且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大的元素作为起点元素。

FeS2 + O2 Fe2O3 + SO2

⑴ 确定起点元素:由于Fe、S 元素在横线两边只出现了一次,且最小公倍数都为2,因此Fe、S元素都可作为起点元素。

⑵ 若选择Fe作为起点元素,则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2。

⑶ 确定FeS2 、SO2前面的系数:用最小公倍数2除以FeS2中Fe元素的原子个数1的商2作为的FeS2系数;用最小公倍数2除以Fe2O3中Fe元素的原子个数2的商1作为Fe2O3的系数;

2FeS2 + O2 1Fe2O3 + SO2

⑷ 确定O2 、SO2的系数:

① 由于O2 、SO2中只含有O、S两种元素,S元素在方程式两边只出现了一次,因此先确定SO2 的系数,再确定O2的系数。由于方程式左边S原子的个数已确定为4,所以右边S原子的个数也为4。因此SO2的系数为4除以SO2中S元素的原子个数1的商4作为SO2。的系数。

2FeS2 + O2 1Fe2O3 + 4SO2

② 由于方程式右边O原子的个数已确定为11,因此左边O原子的个数也为11。所以O2的系数为11除以O2中O元素的原子个数2的商11/2作为SO2。的系数。

2FeS2 + 11/2O2 1Fe2O3 + 4SO2

⑸ 再将各系数调整为最简整数比:即在方程式两边同时乘以2就可以。

4FeS2 + 11O2 2Fe2O3 + 8SO2

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有关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有关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比较简单,但解题时要把握好三个要领,抓住三个关键,注意一个事项。三个要领:

(1)步骤要完整;(2)格式要规范;(3)得数要准确。三个关键:

1)准确书写化学式;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注意事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统一(必须是质量单位,如果给出体积需根据密度换算成质量)。

(2)反应物(或生成物)不纯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净物间的质量关系,因此,遇到不纯物时,要先把不纯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进行化学计算时,要注意“纯度”与“杂质质量分数”的区别。“纯度”是指在一定质量的不纯物质中纯净物质(主要成分)所占的质量分数,而“杂质质量分数”是指不纯物质中的杂质所占的质量分数。

重、难点例题赏析

1.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例1 甲、乙两同学按下图A、B装置做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他们俩的做法是:①将反应前的装置放在各自天平的左盘上,往右盘上加砝码使天平平衡;②从天平上取下装置:甲挤压胶头加入稀硫酸;乙将气球内一定量的镁粉倒人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胀大,最终如图C所示;③把装置放回各自的天平上。待天平平衡后。两同学的天平所处的状态

A.甲、乙都不平衡 B.甲不平衡、乙平衡 C.甲平衡、乙不平衡 D.甲、乙都平衡

简析:甲同学的A装置中产生的氢气从导管逸出,天平不平衡,乙同学用B装置做实验,产生的氢气收集在气球中,形成C装置的形式,虽然生成物的量没减少,但由于气球受到空气的浮力,因此天平也不平衡。

答案:A。

例2 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Q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11:9 B. X、Y为反应物

C. 反应后X的质量为0 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简析:解本题时首先要搞清楚哪些是反应物,哪些是生成物,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Y、Q质量增加,分别增加、,Y、Q是生成物,共增加,它们增加质量之比为11:9,若在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相同,则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1:9,若不同,则不是11:9。z减少,根据质量定恒定律知道,x应该减少,x、z是反应物,因此A、B、D不正确。

答案:C。

习题:

1. 工业上在细菌作用下用氨处理含甲醇的废水,使其变为无毒的N2和CO2,从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有关的反应为:6NH3+5CH3OH+12B 细菌= 3N2+5CO2+19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B物质的化学式为 。

2. 在反应M+2N=R+2Q中,N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R,且反应后生成的R与Q的质量比为11:9,则此反应中N与Q的质量比为 ( )

A.16:11 B. 16: C. 9:16 D. 4:9

答案:1. O2 2. B。

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例1 (09浦田中考)根据题意,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5P+O2===P2O5

B. 水的电解 2H2O===2H2+O2

C. 在高温下,用CO还原赤铁矿(主要成份Fe2O3)来炼铁 3CO+Fe2O3高温 2Fe+3CO2

D.用稀盐酸除去水垢中的Mg(OH)2 HCl+Mg(OH)2=MgCl2+H2O

简析:A化学方程式未配平,缺少反应条件。B中生成物中H2、O2是气体,缺少气体符号(↑),且缺少反应条件,D中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答案:C。

例2 (03新疆)有人在探究硫酸亚铁受热分解反应时,提出了两种假设:

(1)假设它按KClO3受热分解的方式来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

(2)假设它按CaCO3受热分解的方式来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

(3)事实上,在时,硫酸亚铁(FeSO4)分解的产物是Fe2O3、SO2和SO3,反应的方程式为 。

1. (09年南平中考) 下图是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B.图中所示微粒构成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 == H2 + O2

2.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3CO+Fe2O3高温 2Fe+3CO2↑ B.Cu+2AgNO3=Cu(NO3)2+2Ag

C.Cu+H2SO4=CuSO4+H2↑ D.Cu2(OH)2CO3 △ 2CuO+H2O+CO2↑

答案: 1. A 2.B。

3.简单计算

例1 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的氧化镁质量为 A. B C D

简析:设生气氧化镁的质量为x。

2Mg+O2 点燃 2MgO

2×24 2×40

x

x==

答案:A。

例2 剧烈运动后,人体产生了乳酸(C3H6O3)使人感到酸胀。经过一段时间放松,由于乳酸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酸胀逐渐消失。计算消除体内乳酸,需要多少克氧气?同时呼出二氧化碳多少克?

简析:乳酸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乳酸,氧气,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C3H6O3+3O2=3CO2+3H2O(注意:方程式必须配平)

解:设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呼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C3H6O3+3O2=3CO2+3H2O

90 96 132

x y

答:消除体内乳酸,需要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

习题:

1. 某同学将废纸烧掉,若废纸中含有碳元素,则废纸完全燃烧后,可向空气中排放温室气体(CO2)的质量是

A. B C D

2. 把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回答:

(1)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S的质量、O2的质量和生成SO2的质量比是多少?

(2)通过计算得出第二次实验生成SO2的质量是多少?

(3)第三次实验后生成SO2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1. C。 2. (1)1:1:2 (2) (3)

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在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④⑤ B. ①③④⑥ C.①④⑥ D. ①③⑤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

A. 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 B. 一定小于铁丝的质量

C. 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 D. 不能确定

3.化学方程式3Fe + 2O2 点燃 Fe3O4可读作:

A.铁加氧气等于四氧化三铁

B.三个铁加两个氧气等于一个四氧化三铁

C.铁和氧气点燃后生成四氧化三铁

D.铁加氧气点燃等于四氧化三铁

4.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该物质一定含有

A. 氮元素和氧元素 B. 氢元素和氧元素

C. 氮元素和碳元素 D. 氮元素和氢元素

5.下列四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C,如果C的化学式为A2B5,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2AB2 + B2 == B. 3AB2 + B2 ==

C. 4AB2 + B2 == D. AB2 + 4B2 ==

6.下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图中“ 、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能用该示意图表示的反应是

A.2H2+O22H2O

B.2H2O 2H2↑+O2↑

C.2CO+O22CO2 D.H2+Cl22HCl

7.为了解决交通瓶颈制约,我国第六次对铁路列车实行大提速。提速前须将原有铁路短轨或长轨焊接为超长轨,常用2Al + Fe2O3 Al2O3 + 2Fe这一反应原理来焊接钢轨。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8.在+B == 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B. C. 16 D. 32

9.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mg水受热变为mg的水蒸气

B.磷和的氧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C.食盐溶于水得到的食盐水

D.拧开盛酒精的瓶盖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

10.水在通电条件下可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A. B. C. D.

11.手电筒中使用的锌―锰干电池,在工作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2NH4Cl+2MnO2 ZnCl2+2NH3+X+H2O,则X的化学式为

A. MnO B. Mn2OC. Mn3O4 D. HMnO4

12.在反应+5B=+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 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 g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A.4:9 B.8:.10:11 D.31:44

13.对反应X+3NaOH=3Y+Fe(OH)3↓的分析,错误的是

A.X中含有三价元素 B.X可能是Fe2(SO4)3

C.Y中一定含有Na元素 D.Y可能是NaNO3

14.根据化学方程式A+NaOH== B十H20推断,B,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

A. 12 B. .22 D.40

二、填空题

15.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16.近几年来,科学发现在生物体内存在少量一氧化氮,它有扩张血管和增强记忆力的功能,成为当前生物科学研究的热点。一氧化氮是工业制取硝酸的中间产物,生成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 + 5O2 催化剂 4NO + 6X ,则X的化学式是 。

17.(08海南)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ClO2 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 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如下:

(其中 表示氯原子, 表示钠原子, 表示氧原子)

试回答:

(1)ClO2 叫做 ,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2)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钮扣电池是一种常用的微型银锌电池,在电池内装有氧化银和锌等物质。当电池工作时,主要是锌与氧化银发生置换反应,从而产生电流,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08黑龙江)金属钛及钛的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地壳中的钛矿石主要是金红石(TiO2),TiO2中钛的化合价是________。目前工业上制取钛的方法是:第一步,在高温时,将金红石、炭粉混合并通入氯气(Cl2)制得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第二步,在氩气的环境中,用过量的金属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氩气不参加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分)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也要填入___内)

(1) ____P +____O2 点燃 ____P2O5

(2) ____Fe2O3 +_____C 高温 ____Fe + ____CO2

(3) ____KClO3 △ ____KCl +____O2 ↑

(4) ____C2H4 + ____O2 点燃 ____H2O +___CO2

三、活动与探究

21.(08四川南充)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

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

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 品如A

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①这两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小刘的实验:

小李的实验:

②实验结论:

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③你认为 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④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

⑤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两种药品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目的,这两种药品可以是__________和 _______(填化学式)[注:以上四种药品均不能再用]

四、计算题

22.在反应A+B==C+D中,5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C;若2.5gA和足量的B反应,可生成D的质量是 。

23.工业上用电解氯化镁方法生产金属镁:MgCl2 ===== Mg + Cl2↑。现电解氯化镁最多能生产多千克单质镁?同时能得到多少千克氯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5.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总质量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总质量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16. X的化学式是 H2O 。

17.(1)二氧化氯 +4 (2)Cl2 +2NaClO2==2ClO2+2NaCl

18.

19. +4;后两空评分要求:写错化学式得0分,不配平、不标反应条件每空共扣0.5分。

TiO2 + + 2Cl2 TiCl4 + 2CO

2Mg + TiCl4 2MgCl2 + Ti

20.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4 P + 5 O2 点燃 2 P2O5

(2) 2 Fe2O3 + 高温 2 Fe + 3 CO2

(3) 2 KClO3 △ 2 KCl + 3 O2↑

(4) 2H4 + 3 O2 点燃 2 H2O + 2 CO2

三、活动与探究

21.

①BaCl2+Na2S04=BaS04↓+2NaCl Na03+2HCl=2NaCl+H20+C02 ↑

③小刘 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去了(意思正确也给分)

④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意思正确也给分)

⑤NaCI AgNO3(与顺序无关;写名称不给分;含有BaCl2、Na2SO4、Na03、HCl中的任一种不给分;其他合理答案给分)

四、计算题

g 。

23.

解:解:设最多生成单质镁的质量为x ,生成氯气的质量为y。

MgCl2 通电 Mg + Cl2 ↑

95 24 71

x y

95:24=:x ; 95:71=:y;

x= ;y=

答:略。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356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