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化学

化学实验(二)--气体的制备以及性质实验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涉及初中化学实验中常见气体(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制备原理、装置选择、杂质处理及性质验证等内容。题目涵盖了从基础概念到综合运用,包括典型例题解析和测试题,旨在全面考察学生对气体实验的理解和操作技能。

所涉及的知识点

了解并掌握常见气体(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制备原理、装置选择、杂质去除及尾气处理方法,能够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并理解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

化学实验(二):气体的制备以及性质实验

复习要点:

  主要是初中教材中常见气体氧气、氢气、二氧化碳制备的原理、制取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以及杂质或尾气的处理装置),性质验证、实验现象、结论、操作规则的掌握。

  典型例题:

  例1.如下图,在实验室制氢气和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由于锌粒中混入了少量大理石,使产生的氢气中混入了少量二氧化碳,还有少量盐酸的酸雾及水蒸气。为了制得纯净、干燥的氢气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氢气中CO2、HCl可用通过NaOH溶液除去,少量水蒸气可通过浓H2SO4干燥剂除去。为实现以上实验要求,请回答:

  (1)在a~f各种装置中应选择的装置(填写符号代号)____。

  (2)正确的连接顺序应是:(填写符号数字代号)

  从左到右:(  )接(  );(  )接(  );(  )接(  )。

  (3)为什么在停止加热时还要继续通入氢气,直到试管冷却才停止?

  (题目立意,考查制取氢气的正确实验装置的选择、除杂质的先后顺序、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操作顺序及其原因。答案(1)a、d、f、e(2)①接⑤;④接⑧;⑦接⑥(3)略。)

  例2.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并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

  氨气(NH3)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其在加热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氨气能跟氧气起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在常温下氨气还能跟酸、CaCl2和CuSO4等物质起反应。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问:

  1.实验室制取(不包括收集)氨气的装置,可选用制取____(H2或O2或CO2)的装置。其理由是____,收集氨气可用____法。

  2.若要制得干燥的氨气,可用____做干燥剂。

  3.写出氨气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4.将氨气溶于水制成氨水,应选用下图装置中的____(填序号)。

       A    B   C

  (题目立意:这是一道信息给予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解题能力。答案为

  1.O2  反应物为固体与固体,且反应需加热  向下排空气法

  2.氢氧化钠或碱石灰等

  3.

  4.A

  例3.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  ②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____装置收集(写装置代号以下同)

  (3)实验室收集氢气时,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和____。

  (4)装置B是实验室制取____和____气体的发生装置。

  (题目立意:掌握实验室制取O2、H2、CO2的反应装置)

  例4.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甲、乙两组同学分别用A、B两种方法测定它的组成,测得两组数据(如下图所示)。请分析,选用的正确方法是____。推测出该有机物是由____元素组成,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实验过程中气体均全部吸收)

  (题目立意:考查学生分清各装置的作用,是清思路正确计算。答案:B方法C、H、O,3:1:4)

  例5.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所制得的水煤气,其主要成分是CO、H2,还含有少量的CO2和水蒸气。如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证明水煤气中含有CO和H2,试回答:

  (1)连接上述所有装置的正确顺序是(用甲、乙、丙、丁、戊填入方框内)

  水煤气→□→□→□→□→□→点燃。

  (2)气体经过丙、丁、戊装置都应从____进入。

  (3)请说出各装置在本实验中的作用:

  甲_____  乙____  丙____  丁____  戊____

  (题目立意: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和解题能力。答案:丙、戊、甲、乙、丁,其它略)

  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既可用排水法又可用向下排气法收集的一组气体是(  )

  A.H2、O2      B.H2、CO2      C.CH4、H2      D.CH4、O2

  2.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加热盛有氧化铜粉末的试管。(2)通入氢气。(3)撤去酒精灯。(4)停止通入氢气。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1)(2)(3)(4)   B.(2)(1)(4)(3)    C.(2)(1)(3)(4)   D.(1)(2)(4)(3)

  3.实验时出现以下情况,试从供选择的可能原因中,将正确的序号填入下表:实验时出现的情况:(1)铁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炸裂。(2)洗涤刚用过的蒸发皿,发现其炸裂。(3)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水槽中水是紫红色。(4)氢气还原氧化铜后,部分铜又开始变黑。(5)实验室制取CO2时,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刚开始时产生一会儿气泡,过一会就几乎无气泡产生。供选择的原因:(A)未经冷却(B)加入了稀硫酸(C)集气瓶底部未放水或沙子(D)气体发生器漏气(E)先撤灯后撤气体导气管(F)先撤氢气后撤灯(H)试管口未堵棉花

  4.在H2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导气管的位置,需要插入所用仪器底部的是(  )

  A.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B.排水法收集氢气

  C.实验氢气可燃性           D.氢气还原氧化铜

  二、填空题:

  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根据图回答:

  (1)标号为①、②的仪器名称是:①是____②是____

  (2)容器(A)中盛放的块状药品是____,从仪器②中加入的液体药品是____。

  (3)仪器①的下端管口必须插入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

  (4)气体通过装有石蕊试液的(B)容器,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气体通过装有澄清石灰水的(C)容器可看到的是现象是____。

  2.实验室制取甲烷的方法是: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药品,经研磨均匀混合后装入试管中,加热后产生甲烷气体。通常情况下,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很容易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气体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填H2或O2)的气体发生装置。

  (2)收集较纯的甲烷最好用____法。  

  (3)将上述混合物粉末装入试管中,应先检查装置的____。

  (4)点燃甲烷前一定要先检验甲烷的____。

  3.将N2、H2、CO、CO2的混合气体缓慢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浓硫酸、烧碱溶液,最后剩下的气体是____;若先通过烧碱溶液,然后再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和浓硫酸,则最后剩下的气体是____。(假设每一步都反应完全)

  三、解答题:

  1.如图所示,在试管和小气球中分别先加入稀盐酸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然后将气球中的固体物质倒入试管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气球胀大。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气球中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至少答两种不同类型的物质)____。

  (2)请用简单的实验方法,证明制得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

  2.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用如下实验装置测定铜和氧化铜混合物中铜元素的含量,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仪器a、b的名称为:a____  b____

  (2)A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C装置的作用为____

  (4)测定方法:同学甲称量反应前后D装置中玻璃管及其固体物质的质量,同学乙称量反应前后E装置的质量验证同学甲的测定结果。已知D装置中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质量为,经称量,反应前后E装置的质量分别为和,则同学乙测定的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假设各装置中的反应或吸收都是完全的)

  (5)F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按同学乙的方法如不加F装置,会使实验结果____(填“偏低”或“偏高”)。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361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