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化学

吉林省长春市2015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包含了22道题目,分为选择题和解答题两大类。选择题主要涉及空气组成、物理变化、物质构成、实验操作、化学反应、元素周期表、水的性质、燃烧反应、含碳物质、溶解度、酸碱反应、金属特性等内容。解答题则涵盖了化学式的书写、离子符号的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水的性质和用途、分子间距的变化、燃烧反应方程式、干电池电极材料、活性炭的应用、电解水产物、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炼铁反应、溶解度曲线分析、酸性土壤改良、溶液化学性质、金属硬度和腐蚀、气体收集装置、二氧化碳检测、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溶液配制、溶液鉴别以及化学反应

所涉及的知识点

化学基础概念及实验技能,包括物质分类、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分子原子构成、常见实验操作规范、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水的性质、燃烧反应原理、干电池电极材料、活性炭的吸附功能、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炼铁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酸性土壤的改良方法、酸碱溶液的化学性质、金属腐蚀机理、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二氧化碳的检测方法、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溶液配制方法、溶液鉴别的技巧等。

吉林省长春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  )

2.(1分)(2015•长春)下列现象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3.(1分)(2015•长春)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4.(1分)(2015•长春)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5.(1分)(2015•长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6.(1分)(2015•长春)下列关于葡萄糖(C6H12O6)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7.(1分)(2015•长春)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8.(1分)(2015•长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9.(1分)(2015•长春)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分析均合理的是(  )

10.(1分)(2015•长春)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

二、解答题(共12小题,满分40分)

11.(2分)(2015•长春)回答下列问题

(1)氧气的化学式是 O2 

(2)3个钠离子可表示为 3Na+. .

12.(3分)(2015•长春)图A是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B是钾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钾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9.10 ;

(2)钾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19 ;

(3)由原子核外电子层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周期数相同可知,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该排在第 四 周期.

13.(3分)(2015•长春)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日常生活中,可用 肥皂水 区分硬水和软水;

(2)水能变成水蒸气,这属于水的 物理 性质(选填“物理”或“化学”);

(3)电解水实验产生的两种气体中,能燃烧的是 氢气 .

14.(3分)(2015•长春)回答下列问题

(1)氧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因为受压时氧气分子间的 间隔 减小;

(2)CH4充分燃烧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H4+2O2CO2+2H2O ;

(3)炒菜时锅里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隔绝氧气 .

15.(4分)(2015•长春)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在金刚石和石墨中,能用于制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石墨 ;

(2)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的 吸附 性脱色制白糖;

(3)CO2与H2O反应,生成一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这种物质是 碳酸 ;

(4)炼铁时高炉内发生如下反应:CO2+C2CO,其中 C 发生氧化反应.

16.(3分)(2015•长春)分析图中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1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约 20 g;

(2)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 氯化钠 ;

(3)30℃时,将30g KNO3、30g NaCl分别放入100g水中,均完全溶解,降温到10℃时,有晶体析出的是 硝酸钾溶液 .

17.(3分)(2015•长春)结合NaOH、Ca(OH)2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可用来改变酸性土壤的固体是 氢氧化钙 ;

(2)从微观角度看,它们的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

(3)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a(OH)2,可选用的试剂是 碳酸钠 .

18.(4分)(2015•长春)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在黄铜(铜锌合金)片和纯铜片中,硬度较大的是 黄铜 ,将它们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能产生气泡的是 黄铜 ;

(2)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 氧气、水 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3)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Al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硝酸铜、硝酸银、硝酸铝 .

19.(5分)(2015•长春)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是 集气瓶 ;

(2)装置A、B中,便于添加液体药品的是 B ;

(3)在H2和O2中,可用装置B制取的是 氧气或O2 ;

(4)若用装置C检验CO2,则试管中盛装的药品是 氢氧化钙 溶液;

(5)若制取8.8g CO2,理论上需要 146 g 10%的稀盐酸与足量大理石反应.

20.(3分)(2015•长春)在实验室里可用以下两种方法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

(1)方法一中配制100g 10%的NaOH溶液,需要NaOH固体 10 g.

(2)方法二中用量筒量取25%的NaOH溶液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大于 10%(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方法一中的“溶解”和方法二中的“混匀”,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烧杯、玻璃棒 .

21.(3分)(2015•长春)鉴别失去标签的五瓶溶液: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

(1)根据溶液颜色即可确定CuSO4溶液.取少量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CuSO4溶液,可鉴别出NaOH溶液和BaCl2溶液.鉴别出NaOH溶液的现象是 产生蓝色沉淀 ;

(2)另取少量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BaCl2溶液,其中一支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H2SO4+BaCl2═BaSO4↓+2HCl ,至此,五瓶溶液已全部鉴别出来;

(3)实验结束后,将所有试管中的物质充分混合,过滤除去沉淀,得到无色滤液;取少量无色滤液滴加Na2SO4溶液,无明显现象,另取少量无色滤液分别与下列物质混合时,一定无明显现象的是 BC .

A.酚酞溶液 B.Mg C.CuO D.Ba(OH)2溶液 E.AgNO3溶液.

22.(4分)(2015•长春)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反应条件已省略,微溶性物质按可溶处理)

(1)白色固体甲的成分是 硫酸钡(或BaSO4) ;

(2)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

(3)溶液F中一种溶质可能存在,只需补充一个实验即可确定其是否存在,所补充实验的具体操作是 取少量的溶液F,加入氢氧化钠等可溶性的碱溶液,若产生沉淀,则含有氯化镁,若没有沉淀,则不含有氯化镁 

(4)溶液A、B、C、D、E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和NaOH溶液的是 BE .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363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