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2015•成都)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2.(3分)(2015•成都)空气的组成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3.(3分)(2015•成都)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 )
4.(3分)(2015•成都)通常状况下,下列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 )
5.(3分)(2015•成都)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6.(3分)(2015•成都)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7.(3分)(2015•成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3分)(2015•成都)下列有关化肥和农药的说法错误的是( )
9.(3分)(2015•成都)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与“”代表不同种元素的原子)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10.(3分)(2015•成都)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其中相同的是( )
11.(3分)(2015•成都)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12.(3分)(2015•成都)将60℃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有关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13.(3分)(2015•成都)按如图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不正确的是( )
14.(3分)(2015•成都)按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 )
二、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8分
15.(8分)(2015•成都)(1)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金刚石的 硬度 (填“硬度”或“密度”)大
②钠元素是人体必需的 常量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③面包中淀粉属于( A 填字母序号).
A、糖类 B、蛋白质 C、油脂
④100g该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20 g
(2)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锰属于 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②制造钢质轮圈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这属于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③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B (填字母序号)
④在 潮湿 (填“潮湿”或“干燥”)的空气中,自行车的铁质部件更易生锈.
三、(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
16.(10分)(2015•成都)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虫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
(1)硫酸铜所含阴离子的符号是 S .生石灰加水过程中会 放 (填“放”或“吸”)热
(2)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若要制取11.2t氧化钙,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3)波尔多液不能用铁质容器来配制的原因是. Fe+CuSO4═FeSO4+Cu .
四、(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7分)
17.(8分)(2015•成都)用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酚酞溶液.按如图步骤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溶液A是 氢氧化钠溶液 ,仪器C的名称是 酒精灯 .
(2)实验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证明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
(3)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OH+HCl═NaCl+H2O
(4)步骤⑤的操作名称是 蒸发结晶 ,当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 停止加热,靠余热烘干
(5)实验步骤②和③两次使用了滴管,用完后需要洗涤的是 ③ (填②或③)
18.(9分)(2015•成都)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资料: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KAl(SO4)•12H2O],消毒剂有液氯(Cl2)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X的名称是 过滤 ,试剂A的名称是 活性炭 .
(2)明矾作絮凝剂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Al(OH)3 .
液氯与水中杂质反应生成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例如三氯甲烷(CHCl3).三氯甲烷属于 有机物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高铁酸钾(K2FeO4)能作消毒剂与絮凝剂.它杀菌时会生成氢氧化铁胶状物.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6 .
(4)硫酸铝也能做絮凝剂,写出制取硫酸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3H2SO4=Al2(SO4)3+3H2↑ .
(5)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不能 (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
是 煮沸 .
五、(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3分)
19.(13分)(2015•成都)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时,探究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方法.
【查阅资料】
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 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pH约为5.6.
【提出问题】
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实验设计与操作】
实验一、在通常状况下,测定二氧化碳溶液水所得溶液调查PH,判断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体积.
(1)如图1甲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
(2)实验时,需先将甲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其操作是:开启弹簧夹 K1 、关闭弹簧夹,打开活塞,滴加稀盐酸至空气排尽.检验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K1导管口处,若木条熄灭则空气已经排尽 .
(3)关闭K1,打开K2,K3.待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活塞K2 和K3,充分振荡丙装置.然后用pH 计测得如下数据:
分析可知,在丙和丁装置中所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 小于 (填“大于”“小于”“等于”) 丙和丁装
置中溶液的总体积.
(4)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 吸收二氧化碳中的HCl气体 .若没有乙装置,则测出的溶液pH 会 偏小 .
实验二:在通常状况下分别测定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从而得到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5)用氧气测量仪测得收集的气体中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起始时氧气的体积分数都以21%计),则最终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较大的是 排水法 (填“排空气”或“排水”)法,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差值是 15.7% .
【结论与反思】
(6)由实验一、二分析,你认为二氧化碳 能 (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能减少二氧
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措施是 升温或加酸或事先制成二氧化碳的饱和溶液 .(写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