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化学

广西南宁市2015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广西南宁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化学试卷。试卷包含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全面考察了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实验技能和计算能力。内容涉及化学变化、化肥分类、溶液特性、粒子结构、水处理工艺、化学物质用途、化学反应类型、溶解度曲线、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用语、化学元素与健康、能源分类、酸雨成因、金属特性、化学反应条件、酸碱中和反应、海水资源利用、燃烧条件、二氧化碳的制备与性质等多个知识点。

所涉及的知识点

化学变化的本质、常见化学肥料的分类、溶液和纯净物的区别、实验室基本操作、呼吸气体的需求、烟气中有毒物质的识别、氢氧化钙的俗名、粒子结构分析、自来水净化步骤、过氧化氢催化分解的原理、化合价计算、文物保存方法、置换反应的定义、化学性质的应用、溶解度曲线的解读、物质共存的情况、实验现象的描述、复方篙甲醚的结构、化学鉴别的方法、化学用语的应用、营养素与健康的关系、合成纤维的识别、可再生能源的分类、化石燃料的污染、海水淡化技术、可燃冰的化学性质、海洋环境保护、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别、燃烧条件的分析、碳酸盐的性质、盐酸的制备方法、二氧化碳的收集方式、植物油在实验中的应用、稀盐酸质量分数的计算。

广西南宁市2015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胆矾研碎 B.木炭燃烧 C.石蜡融化 D.衣服晾干

2.尿素[CO(NH2)2]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肥料,它属于( )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

3.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成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蔗糖 B.食盐 C.酒精 D.面粉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陈醋 B.矿泉水 C.苹果汁 D.水蒸气

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B.往试管加入固体C.倾倒液体 D.加入液体

6.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旅游客船在长江突遇龙卷风发生翻沉。施救过程中,救援人员潜入水下搜救遇险者时需携带呼吸装置,目的是为人体呼吸提供( )

A.氮气 B.氧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

7.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易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物质,该物质是( )

A.焦油 B.尼古丁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8.氢氧化钙的俗名是( )

A.消石灰 B.苛性钠 C.石灰石 D.生石灰

9.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粒子是阴离子 B.该粒子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

C.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D.该粒子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

10.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A.蒸馏 B.沉淀 C.过滤 D.吸附

11.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立即有大量氧气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中含有水和氧气

B.过氧化氢能使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C.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D.该反应中有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两种反应物,不属于分解反应

12.某些含磷洗涤剂含有Na5P3O10,会使水中藻类等浮游生物过量繁殖而造成水体污染。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 )

A.—2 B.+1 C.+4 D.+5

13.下列措施中,不宜用于博物馆保存枪支大炮等铁质文物的是( )

A.定期用湿布擦拭铁制文物 B.提醒观众不要用手触摸文物

C.保持文物储存室内空气的干燥 D.在铁制文物表面涂抹一层保护物质

14.下图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由大量微观甲“”聚集成的物质是单质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为1:1

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 B.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食醋用于除热水瓶中的水垢 D.酒精用于给发烧病人擦拭以降低温度

16.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C>B>A

B.当A中混有少量B 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C.将A、B、C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溶液中均有固体析出

D.若要将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在恒温条件下采用蒸发溶剂法

17.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1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燃烧生成水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将少量硫酸铜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浅绿色溶液

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少

19.复方篙甲醚(C16H26O5)是一种治疗疟疾的有效药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复方篙甲醚属于有机物

B.复方篙甲醚由47个原子构成的

C.复方篙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8g

D.复方篙甲醚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6:26:5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需要加入其他试剂才能鉴别出来的是( )

二、填空题(方程式2分,其余1分,共26分)

21.(5分)⑴掌握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关键,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氩元素 ;②氯酸钾中的阳离子 ;

③氯化铝 ;④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

⑵“Fe2+”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是 。

22.(6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⑴西瓜有甜味,主要是因为含有六大基本营养素中的 ;

⑵为了预防佝偻病和发育不良,提倡幼儿及青少年适当食用富含 元素的食物;⑶某服装标签上写着“涤纶56%,棉44%”,其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

⑷某市国家档案馆采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照明。太阳能是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⑸南宁市采用LNG(液态天然气)作为燃料的新能源公交车已相继投入使用。煤、 、天然气都属于常见的化石燃料。煤燃烧时排放出 、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23.(4分)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⑴浓硫酸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干燥剂,说明浓硫酸具有 性;

⑵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以用于金属除锈,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 ;

⑶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潮解,同时吸收空气中的 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 保存。

(6分)“铁、锌、铜、镁、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⑴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 性;

⑵黄铜是铜锌合金,其硬度比纯铜 (填“大”或“小”)。

⑶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含有Cu (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

⑷将等质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金属X是 (填化学式,下同),反应后可能已经反应完的金属是 ,一定有剩余的金属是 。

25.(5分)请完成以下实验报告的填写。

实验名称:酸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目的:验证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反应。

供选择的仪器和药品:试管、胶头滴管、烧杯、酚酞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稀溶液。

三、我会回答(方程式2分,其余1分,共12分)

26.(4分)广西有较长的海岸线,海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动力资源等。

⑴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时,经历了“”的转化过程,此过程中将氢氧化镁从海水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名称是 。

⑵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它极易燃烧,是一种未来的新能源,写出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⑶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海洋环境的是 。

渔民将生活垃圾倒入海中

沿海居民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海中

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提高消除污染的技术水平

(8分)A—J都是初中化学常用的物质。其中B、E、H、J是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气体C可用于灭火。它们相互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物质D、J的化学式:D ,J 。

⑵“气体C→B”的转化过程,在自然界中称为 作用。

⑶反应①的反应条件 ,其基本反应类型 。

⑷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⑸若要实现“H+I→红色固体J”的转化,物质I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四、我会实验(方程式2分,其余1分,共16分)

28.(5分)化学活动课上,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右图所示),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了几滴水,脱脂棉立刻燃烧起来。通过查阅资料可知,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的产物只有两种,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⑴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可知,过氧化钠(Na2O2)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 ,反应 (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

⑵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另一种产物必含的元素是 。

⑶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1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及相关性质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⑴气体制取

按如图1所示的制取装置进行实验。

①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③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原因是 。⑵实验研究

【提出问题】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能否采用排水法收集?

【设计实验】

实验一:向一个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用力摇晃塑料瓶。可观察到塑料瓶 ,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实验二:先用集气瓶装满一瓶蒸馏水(pH=7.0),然后按如图2所示组装组装并进行实验,再用pH计测定从装置C排到烧杯中的液体的pH。

①装置B中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 。

②测得烧杯中液体的pH<7.0,说明溶液呈酸性,原因是 。

【实验结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宜采用排水法收集。

【拓展延伸】某同学先对图2装置做了以下改进:将装置C中的部分蒸馏水换成植物油,将烧杯换成量筒(如图3所示),然后利用改进后的装置测定收集到二氧化碳的体积,测得气体的实际体积小于理论值,原因可能是:

① ,② 。(合理即可)

五、我会计算(6分)

30.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硫酸钠杂质)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以下实验,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置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测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求:

⑴所取样品的质量是 g。

⑵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⑶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广西南宁市2015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B 2.C 3.D 4.D 5.D 6.B 7.C 8.A 9.C 10.A 11.C 12.D 13.A 14.B 15.D 16.C 17.B 18.D 19.A 20.A

二、填空题(方程式2分,其余1分,共26分)

21.⑴①Ar ②K+ ③AlCl3 ④2P2O5 ⑵每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22.⑴糖类 ⑵钙 ⑶涤纶 ⑷可再生 ⑸石油 SO2

23.⑴吸附性 ⑵H+ ⑶二氧化碳 密封

24.⑴延展性 ⑵大 ⑶铁、铜 ⑷Mg;Zn、Fe;Mg

25.⑴试管;红 ⑵向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⑶NaOH+HCl==NaCl+H2O

三、我会回答(方程式2分,其余1分,共12分)

26.⑴过滤 ⑵CH4+2O2 点燃 CO2 +2H2O ⑶C

27.⑴CaCO3;Cu ⑵光合 ⑶点燃;化合反应 ⑷C + CO2 高温 2CO ⑸可溶性铜盐

四、我会实验(方程式2分,其余1分,共16分)

28.⑴氧气;放出 ⑵Na、H ⑶2Na2O2+2H2O=4NaOH+O2

29.⑴①铁架台、试管 ②CaCO3+2HCl==CaCl2+H2O+CO2↑ ③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

⑵实验一:塑料瓶变瘪

实验二:①除去挥发的氯化氢气体 ②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拓展延伸:①装置漏气 ②二氧化碳溶于碳酸氢钠溶液

五、我会计算(6分)

30.⑴25 ⑵84.8% ⑶14.6%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3967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