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Mg 24 S 32 Cl 35.5 K 39 Zn 65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 “拥有天蓝,绿地,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夏磊做法违背该理念的是( )
2. 下列仪器可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
3. 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4.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5. 下列物质属与空气污染物的是( )
6. 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7. 下列元素符号正确的是( )
8. 下列属于混合物的是( )
9.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10. 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11. 氢氧化钠的俗名是( )
12.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是( )
13. 下列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14. 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15. 一些水果的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16. 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制成“环保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 + mSO2 + O2 = mCaSO4,则m的值是( )
17. 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18. 下列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19.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 烧杯内原有某物质,香气中加入物质X,X的质量与变量Y的关系如右下图,下列一定能正确反应X、Y对应关系的是( )
二、填空题(共5题,共23分)
21. (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⑴氯气 ⑵镁离子 ⑶二氧化氮 ⑷3个硫原子
22. (5分)物质有微粒构成,请用微观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金属钠由钠原子构成,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钠原子核内质子数是 ,钠原子易 (填“失去”或“得到”)
⑵用微粒的下列特性填空(填数字序号):①分子之间有间隔、②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③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A. 八月桂花飘香是因为 。
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C. 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可以说明 。
23. (4分)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常喝牛奶有助于补充人体必需的钙。这里的“钙”是指 (填“原子”或“元素”)
⑵人体缺少某些元素,容易引发疾病,缺少 (填名称)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人体缺 (填名称)元素易患贫血病。
⑶“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米饭中含有的营养素是 。
24. (6分)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⑴下列物质中加入水能形成溶液的是 (填字母序号)。
⑵向某水样中加入肥皂水,搅拌,若观察到 的现象,则水样为软水。
⑶如果工业废水中含有酸性物质,应该用 性物质处理后再排放。
⑷下列做法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填字母序号)。
-⑸市售“自热米饭”的自热原理是:让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反映并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5. (4分)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 。
⑵甲和乙的溶解度相同时,温度是 。
⑶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2℃,降温后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⑷将150g甲的饱和溶液从t3℃降到t2℃后,向其中加入50g水,此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三、简答题(共2小题,共14分)
26、(6分)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氧化铝的熔点(2050℃)高于铝的熔点(660℃)。硬铝(含铝、铜、镁、硅)是用途广发的铝合金。结合课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硬铝比铝的硬度_______(填“大”或“小”),硬铝含有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
(2)氧化铝可用于制造耐火砖等高温材料,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活泼金属的化合物中提炼单质比较困难。人类3000做年前就使用铜,1500多年前就使用铁。推测人类使用铝比铁的年代_______(填“早”或“晚”)。
(4)药物“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可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8分)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由C、H、O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这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下图所示(“→”表示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表示连接两物质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丁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则反应丙→乙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反应丙—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丁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甲是_______(填化学式);若戊由三种元素组成,则反应戊→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戊由两种元素组成,则戊可能是_______(填化学式)。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共17分)
28、(6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
(2)装置A、B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是_______。若装置C的瓶内充满空气,正放在桌面收集O2,则气体应从_______(填“X”或“Y”)端口进入。
(3)如装置D所示,由的现象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中热水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1分)实验课上,同学们发现一瓶久置空气中的氧化钠固体的瓶口有白色粉末。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对该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讨论。
【查阅资料】CaCl2溶液,Ca(NO3)2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取白色粉末溶于水形成溶液A,设计如下实验:
(1)由上述实验可知,猜想_______肯定不成立。
(2)若操作①滴加过量稀盐酸有气体B产生,而滴加少量稀硫酸可能没有气体B产生。其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3)适合操作③的X溶液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4)操作④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操作⑤的两种方案并得出结论。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共6分)
30、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20g加入试管中,加热。待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试管内固体物质为15.2g。计算:
(1)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g。
(2)列式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参考答案
1C 2D 3A 4B 5D 6C 7B 8C 9A 10C 11A 12B 13D 14D 15A 16B 17B 18C 19BC 20A
21(1)H2;(2)Mg2+;(3)NO2;(4)3P。
22(1)11;失去;(2)A②;B③;C ①;
23(1)元素;(2)碘;铁;(3)糖类
24(1)A;(2)浮渣少,泡沫多;(3)C;(5)CaO+H2O=Ca(OH)2
25(1)丙;(2)t2℃;(3)乙>丙>甲;(4)21.9%;
26(1)大;硅;(2)熔点高;(3)晚;(4)Al(OH)3+3HCl=AlCl3+3H2O
27(1)化合反应,H2O+CO2=H2CO3;(2)H2O2;C6H12O6+6O26CO2+6H2O;CO
28(1)集气瓶;长颈漏斗;(2)A;Y;(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加热、隔绝氧气。
29【猜想与假设】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实验探究】(1)Ⅱ(2)2NaOH+H2SO4═Na2SO4+2H2O(3)AD(4)烧杯、漏斗、玻璃棒(5)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溶液A中含有氢氧化钠;滴加氯化镁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A中含有氢氧化钠
30(1)4.8g
(2)设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 2KCl+3O2↑
245 96
x 4.8g
=
x=12.25g
答:(1)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为4.8g。(2)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12.2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