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化学

江苏省徐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涉及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题目内容包括环境保护、水的性质、微粒理论、实验操作、化学反应、物质分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导电性、金属活动性顺序以及溶液的配置和性质。通过这些题目,学生能够系统地复习和巩固化学基础知识,并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 环保行动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 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质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 - 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方法 - 化学反应类型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 物质分类及其特性 - 溶液的导电性和离子的存在 -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2016年徐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一、化学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学校开展的下列活动,不符合“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是 ( )

A.栽花护绿,与植物交朋友 B.布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

C.焚烧垃圾,净化校园环境 D.绿色出行,倡导“低碳生活”

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B.澄清的河水是纯净物

C.水结冰属于化学变化 D.淡水资源丰富不需要节约

3.下列关于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热胀冷缩是由于微粒大小发生了变化

C.原子和离子不能相互转化 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的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测定溶液酸碱度 B.氧气验满 C.熄灭酒精灯 D.倾倒液体

5.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蒸馏水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C.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D.蒸发结晶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可停止加热

6.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污染,可将其转化成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以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生成的两种物质都属于单质 B.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

7.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酚酞试液遇到白醋不变色 B.石灰水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C.硫酸铵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8.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9.关于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青蒿素中含有42个原子 B.青蒿素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C.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青蒿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

10.A、B、C、D四种物质之间的一步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它们均含有同种金属元素。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是氧化物,C为碱,D由两种元素组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A的化学式为CaCO3

B.D物质不属于盐

C.表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D.B→C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二、化学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5分)

11.(5分)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里。请选择下列物质的字母编号填空:

A.氮气;B.干冰;C.蛋白质;D.小苏打;E.聚乙烯。

⑴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⑵可用于包装食品的合成材料是 ;

⑶可用于灯泡填充气的是 ; ⑷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是 ;

⑸鸡蛋所含的主要营养成的是 。

12.(6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其灭火原理是 。

⑵米汤遇碘水变蓝,说明米汤中含有 ,食用后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⑶铁制品生锈是铁与 共同作用的结果。铁锈成分复杂,主要是 (写化学式),工业上常用盐酸除去铁锈。

⑷银锌纽扣电池放电时, 能转化电能,主要发生反应为:Zn+Ag2O+H2O=Zn(OH)2+2Ag。反应前后锌元素的化合价由零价转变为 价。

13.(4分)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食用油、纯碱、高锰酸钾等物质,分别与水充分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⑵农业上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进行无土栽培,硝酸钾属于化肥中的 肥。溶解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 。

⑶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溶液导电性实验,发现食盐溶于水后能导电,原因是食盐溶于水生成了自由移动的Cl-和 (写离子符号)。

三、化学实验与探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

14.(12分)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⑴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是 ,②是 。

⑵实验室常用B装置制取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该发生装置也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氧气的装置为 (填字母编号)。

⑶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固体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编号),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则二氧化锰的 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实验结束后,欲从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中回收二氧化锰,需要进行溶解、 、洗涤、干燥等操作。

⑷向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倒入迅速冷却的沸水,立即塞紧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的橡皮塞,用注射器向玻璃管中注水至P处,装置如图所示。

①手拿集气瓶在水平面上摇晃数十次后,看到玻璃管中的液面将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说明有少量氧气溶于水中

b.应保证装置有良好的气密性

c.用迅速冷却的沸水是因为其中几乎不含氧气

15.(8分)化学兴趣小组探究金属的性质时,将一段去除氧化膜的镁条,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试管中有灰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是什么?

【猜想假设】小华认为灰白色沉淀为碳酸镁(MgCO3),其他同学认为不需要实验就能否定小华的猜想,理由是 。

小宇认为由于反应后氯化镁的生成量偏多,灰白色沉淀为不能再溶解的氯化镁固体。

小彤认为灰白色沉淀为脱落的镁粉细颗粒。

【实验探究1】

基于以上探究与分析,原有猜想均遭到了否定。

【查阅资料】HCl+AgNO3=HNO3+AgCl↓,AgCl是一种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2】他们又另取白色沉淀放入试管中加热,将醮有硝酸银溶液的玻璃棒伸入试管内,玻璃棒上的溶液出现白色浑浊,证明产生了 气体。再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悬于试管口,试纸变 色。

同学们请教老师后得知,足量的镁与稀盐酸反应时,溶液会经历从酸性碱性且碱性逐步增强的过程,从而生成了碱式氯化镁沉淀。据文献介绍,碱式氯化镁存在多种组成结构,化学通式可表示为Mgx(OH)yClz·mH2O(其中2X-Y-Z=0,0≤m≤6)。

【反思拓展】

(1)做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镁条的用量宜少不宜多。

(2)铁片和铜片放入稀盐酸中产生的现象也不相同,据此推测出铁的活动性比铜 。还可以根据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来确定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化学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5分)

16.(5分)某兴趣小组用熟石灰中和实验室里含有硫酸的废水。向100g废水样品中加入7.4g熟石灰,恰好完全反应(废水中的其它物质不参与反应)。

(1)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Ca(OH)2=CaSO4+ 。

(2)计算该废水中H2SO4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016年徐州市中考化学参考答案

一、化学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C 2.A 3.D 4.C 5.B 6.A 7.D 8.C 9.B 10.B

二、化学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4分)

11.(5分)⑴B;⑵E;⑶A;⑷D;⑸C。

12.(6分)⑴隔绝氧气;⑵淀粉;⑶氧气和水,Fe2O3;⑷化学,+2。

13.(4分)⑴食用油;⑵复合,玻璃棒;⑶Na+。

三、化学实验与探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

14.(12分)⑴①长颈漏斗,②锥形瓶。

⑵CaCO3+2HCl=CaCl2+H2O+CO2↑,2H2O2=====2H2O+O2↑,CD。

⑶A,质量,过滤。

⑷①下降;②abc

15.(8分)【猜想假设】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生成物中也不可能含有碳元素 。

【实验探究1】

【实验探究2】氯化氢,红。

【反思拓展】(2)强,Fe+CuSO4=Cu+FeSO4。

四、化学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5分)

16.(5分)(1)2H2O。

(2)解:设H2SO4的质量是X

H2SO4+Ca(OH)2=CaSO4+2H2O

98 74

X 7.4g

X=9.8g

ω(H2SO4)=×100%=9.8%

答:该废水中H2SO4的质量分数9.8%。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4034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