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化学

浙江省义乌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2017年浙江省义乌市中考化学试卷,涵盖了多个化学领域的基础概念和实验操作,包括实验操作、溶液的饱和度与不饱和度、化学反应类型、气体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粗盐提纯、燃烧产物的分析、尿素的化学性质、化肥的分类以及物质的鉴别推断。试卷不仅考察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还考察了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化学实验操作、溶液饱和度与不饱和度、化学反应类型、气体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粗盐提纯技术、燃烧产物分析、尿素的化学性质、化肥的分类与作用、物质的鉴别与推断。

2017年浙江省义乌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闻气体气味 B.

点燃酒精灯 C.

滴加液体 D.

读取液体体积

2.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

B.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

D.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3.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H2+CuOCu+H2O

B.2KMnO4K2MnO4+MnO2+O2↑

C.HCl+NaOH═NaCl+H2O

D.2Mg+O22MgO

4.图中字母代表含硫元素的物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物质a在纯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物质b

B.物质c是二氧化碳

C.物质d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物质d、e和f中一定都含有氢元素

5.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Cu2+

B.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

C.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Cu2+和Fe2+

D.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m1>m2

二、填空题

6.以粗盐(含杂质Na2SO4、MgCl2、CaCl2、泥沙)为原料制备精盐.

(1)加水溶解后,用如图装置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玻璃棒的作用是   .

(2)为除去Na2SO4、MgCl2、CaCl2,并得到中性的实验溶液,下列所加试剂和操作:①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OH溶液,④加适量的稀HCl,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能达到目的顺序是   .

A.⑤③②①④B.③⑤①④②C.③⑤①②④

(3)用pH试纸检验溶液是否呈中性的操作是   .

7.蜡烛(主要含C、H、O元素)在密闭容器中熄灭的原因是什么?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小敏认为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燃烧消耗完了容器内的氧气,并对燃烧产物提出猜想:

①燃烧的产物可能有CO2;

②燃烧的产物可能有H2O;

除了上述猜想,你的猜想,燃烧的产物可能有   .

实验一:在密闭容器中点燃蜡烛至熄灭,抽取10毫升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注入到试管中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始终没有变浑浊.从实验的科学性考虑下一步是   (选填字母)

A.直接得到燃烧产物中没有CO2的结论

B.再多抽取一些气体注入到试管中的石灰水中

C.增加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

实验二: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功能传感器进行有关量的测量,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结束后,铝板表面有黑色固体颗粒,同时传感器采得实验前后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由实验及结果分析,密闭容器内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蜡烛燃烧生成的产物是   .

8.尿素【CO(NH2)2】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1)尿素溶液能储气工业废气Cl2.化学方程式为:CO(NH2)2+H2O+3Cl2=N2+CO2+6X,则X的化学式是   .

(2)尿素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   (选填“氮”、“磷”或“钾”)肥,适用于各种植物,某水田施加7.2千克尿素,其中含氮元素多少千克?

9.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钠、硝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所加试剂均足量)

(1)操作Ⅰ、Ⅱ的名称是   ;

(2)无色气体的质量是   克;

(3)固体甲的成分是   ;

(4)这种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

(5)求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总质量.

2017年浙江省义乌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闻气体气味 B.

点燃酒精灯 C.

滴加液体 D.

读取液体体积

【考点】44:加热器皿﹣酒精灯;42:测量容器﹣量筒;49:液体药品的取用.

【分析】A、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

B、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考虑;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

D、根据量筒读数时的注意事项考虑.

【解答】解:A、图中闻气体的气味的操作错误,不能直接用鼻子闻,应用手扇动,故A错;

B、点燃酒精灯的方法是用火柴点燃,不能用一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否则会引起火灾,故B错误;

C、图中的错误: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没有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故造成后果为:会沾污滴管或造成药品的污染.故C错误.

D、读取量筒示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正确;

故选D

2.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

B.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

D.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考点】7I: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7R: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结合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图示,不考虑水分蒸发,①→②充分溶解后固体有剩余,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②加热形成③中没有剩余固体,③中溶液有可能是饱和溶液,也有可能是不饱和溶液,②③中溶剂质量相同,溶质质量不同,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不相同的,有图直观看出:③中蔗糖全部溶解,②中蔗糖部分溶解,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解答】解:结合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图示,不考虑水分蒸发,①→②充分溶解后固体有剩余,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②加热形成③中没有剩余固体,③中溶液有可能是饱和溶液,也有可能是不饱和溶液,②③中溶剂质量相同,溶质质量不同,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不相同的,有图直观看出:③中蔗糖全部溶解,②中蔗糖部分溶解,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故选B.

3.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H2+CuOCu+H2O

B.2KMnO4K2MnO4+MnO2+O2↑

C.HCl+NaOH═NaCl+H2O

D.2Mg+O22MgO

【考点】F3: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分析】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H2+CuOCu+H2O,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B、2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C、HCl+NaOH═NaCl+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2Mg+O22MgO,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4.图中字母代表含硫元素的物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物质a在纯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物质b

B.物质c是二氧化碳

C.物质d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物质d、e和f中一定都含有氢元素

【考点】D6: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68:氧气的化学性质;A8: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

【分析】A、根据题意,字母代表含硫元素的物质,a是单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题意,字母代表含硫元素的物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物质d中硫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分析判断.

D、d、e和f分别是硫为﹣2价+4价、+6价的酸,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字母代表含硫元素的物质,a是单质,则a是硫,在纯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二氧化硫,物质b是硫的+4价的氧化物,是二氧化硫,故选项说法正确.

B、字母代表含硫元素的物质,物质c是硫的+6价的氧化物,不可能是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图示可知,物质d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D、d、e和f分别是硫为﹣2价+4价、+6价的酸,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都含有氢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5.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Cu2+

B.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

C.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Cu2+和Fe2+

D.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m1>m2

【考点】85: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向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锌会先与硝酸银反应,硝酸银反应结束再与硝酸铜反应,最后与硝酸亚铁反应,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

【解答】解:每65份质量的锌会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会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会置换出56份质量的铁,依据图象中的斜率可知,ab段是锌与硝酸银的反应,bc段是锌与硝酸铜的反应,cd段是锌与硝酸亚铁的反应,所以

A、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Fe2+,故A错误;

B、bc段(不含两端点)是锌和硝酸铜的反应,所以析出的金属是Cu,故B错误;

C、ab段(不含两端点)是锌和硝酸银的反应,所以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Cu2+和Fe2+,故C正确;

D、每65质量的锌会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或56份质量的铁,所以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m1<m2,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6.以粗盐(含杂质Na2SO4、MgCl2、CaCl2、泥沙)为原料制备精盐.

(1)加水溶解后,用如图装置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2)为除去Na2SO4、MgCl2、CaCl2,并得到中性的实验溶液,下列所加试剂和操作:①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OH溶液,④加适量的稀HCl,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能达到目的顺序是 C .

A.⑤③②①④B.③⑤①④②C.③⑤①②④

(3)用pH试纸检验溶液是否呈中性的操作是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于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

【考点】9E:氯化钠与粗盐提纯;4G: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4U:溶液的酸碱度测定;9H: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1)掌握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了解玻璃棒的作用;

(2)欲除去溶液的MgCl2、CaCl2、Na2SO4,则用氢氧化镁除掉氯化镁,用氯化钡除掉硫酸钠,用碳酸钠除掉氯化钙与多余的氯化钡;在滤液中加盐酸的作用,应考虑除去NaOH、Na2CO3溶液;

(3)掌握用pH试纸检验溶液是否呈中性的操作方法,从而作答.

【解答】解:(1)加水溶解后,用图中过滤装置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欲除去溶液中的MgCl2、CaCl2、Na2SO4,则用氢氧化钠除掉氯化镁,用氯化钡除掉硫酸钠,用碳酸钠除掉氯化钙与多余的氯化钡,将沉淀滤掉,用稀盐酸除去滤液中多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所以能达到目的顺序应选:C.

(3)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于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从而判断溶液是否呈中性.

故答案为:(1)引流.

(2)C.

(3)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于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7.蜡烛(主要含C、H、O元素)在密闭容器中熄灭的原因是什么?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小敏认为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燃烧消耗完了容器内的氧气,并对燃烧产物提出猜想:

①燃烧的产物可能有CO2;

②燃烧的产物可能有H2O;

除了上述猜想,你的猜想,燃烧的产物可能有 CO .

实验一:在密闭容器中点燃蜡烛至熄灭,抽取10毫升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注入到试管中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始终没有变浑浊.从实验的科学性考虑下一步是 BC (选填字母)

A.直接得到燃烧产物中没有CO2的结论

B.再多抽取一些气体注入到试管中的石灰水中

C.增加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

实验二: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功能传感器进行有关量的测量,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结束后,铝板表面有黑色固体颗粒,同时传感器采得实验前后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由实验及结果分析,密闭容器内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氧气的量不足 ,蜡烛燃烧生成的产物是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考点】2G: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4Q: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猜测解答;

实验一、根据石灰水始终没有变浑浊,可能是石灰水变质或量不够解答;

实验二、根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蜡烛(主要含C、H、O元素),①燃烧的产物可能有CO2;②燃烧的产物可能有H2O;可能有CO;

实验一:在密闭容器中点燃蜡烛至熄灭,抽取10毫升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注入到试管中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始终没有变浑浊.从实验的科学性考虑下一步是再多抽取一些气体注入到试管中的石灰水中;增加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

实验二、由实验及结果分析,反应前氧气的体积分数是18.7%,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密闭容器内蜡烛熄灭的原因是:氧气的量不足;

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前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分别是0.058%、0%,反应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分别是3.643%、0.018%.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答案:CO;、

实验一:BC;

实验二、氧气的量不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8.尿素【CO(NH2)2】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1)尿素溶液能储气工业废气Cl2.化学方程式为:CO(NH2)2+H2O+3Cl2=N2+CO2+6X,则X的化学式是 HCl .

(2)尿素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 氮 (选填“氮”、“磷”或“钾”)肥,适用于各种植物,某水田施加7.2千克尿素,其中含氮元素多少千克?

【考点】9J: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DB: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1)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则可推测X的化学式;

(2)根据肥料的分类以及化学式的计算进行分析.

【解答】解:(1)由题意“CO(NH2)2+H2O+3Cl2=N2+CO2+6X”,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则:反应前有碳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2个、氢原子6个、氯原子6个;反应后除6X外有碳原子1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2个,因此6X中有氢原子6个、氯原子6个,故X的化学式是HCl.

故填:HCl.

(2)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7.2千克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7.2Kg×=3.36Kg,故填:氮;3.36Kg.

9.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钠、硝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所加试剂均足量)

(1)操作Ⅰ、Ⅱ的名称是 过滤 ;

(2)无色气体的质量是 2.2 克;

(3)固体甲的成分是 硫酸钡、碳酸钙 ;

(4)这种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硫酸铜 ;

(5)求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总质量.

【考点】AE:物质的鉴别、推断;9H: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

(1)白色固体加水溶解经过操作I,得到了固体甲和溶液A,加入硝酸钡后经过操作II得到了溶液B和固体丙,所以操作Ⅰ、Ⅱ的名称是过滤;

(2)7.33g的固体甲,充分灼烧得到了5.13g的固体乙和无色气体,所以无色气体的质量是:7.33g﹣5.13g=2.2g;

(3)固体甲加过经过加热灼烧,得到了固体乙和无色气体,所以固体甲中一定含有碳酸钙和硫酸钡;

(4)白色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所以这种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

(5)依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碳酸钙的质量和生成氧化钙的质量,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y,

CaCO3CaO+CO2↑

100 56 44

x y 2.2g

==

x=5g

y=2.8g

所以固体乙中含有硫酸钡的质量为:5.13g﹣2.8g=2.33g,

设样品中参加反应的硫酸钠的质量为m,硝酸钡的质量为n

Na2SO4+Ba(NO3)2=BaSO4↓+2NaNO3,

142 261 233 170

m n 2.33g

==

m=1.42g

n=2.61g

第二次加硝酸钡后参加反应的硫酸钠的质量为z

Na2SO4+Ba(NO3)2=BaSO4↓+2NaNO3,

142 233

z 4.66g

=

z=2.84g

(5)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总质量为:5g+2.61g+2.84g+1.42g=11.87g.

故答案为:(1)过滤;

(2)2.2;

(3)硫酸钡、碳酸钙;

(4)硫酸铜;

(5)11.87g.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4146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