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化学

贵州省安顺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贵州省安顺市2017年的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内容涵盖了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反应原理、实验技能以及计算题等多个方面。试题设计既有选择题也有填空题、简答题和实验探究题,并包含了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题目,如宣纸制作过程中的化学变化、空气质量改善措施等。此外,试卷还包括了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和应用,如粗盐提纯、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可燃冰的性质及其燃烧产物的验证。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数学试卷主要考察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溶液的共存与溶解度、氧化还原反应、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和性质、化学实验操作与原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等内容。

贵州省安顺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l 35.5 Na 23 K 39 Mn 55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各小题选出的答案序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填涂。)

1.宣纸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其制作工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关于宣纸的传统制作工序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挑选原料 B.加碱腌煮 C.竹帘捞纸 D.剪裁纸张

【答案】B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挑选原料、竹帘捞纸、剪裁纸张都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加碱腌煮 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2.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e B.N2 C.H D.2O2

【答案】A

3.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举例中错误的是:

A.例l: C+O2CO2 B.例2:2H2O2H2↑+O2↑

C.例3: Mg(OH)2+2HCl=MgCl2+2H2O D.例4: Cu+2AgNO3=2Ag+Cu(NO3)2

【答案】C

【解析】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A中反应前碳、氧都是0价,反应后氧为-2价,碳是+4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反应前氧元素是-2价,氢元素为+1价,反应后均为0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镁+1价,氯-1价,氧-2价,氢+1价,而且所有复分解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所以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反应前铜为0价,银为+1价,反应后银为0价,铜为+2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C

4.安顺盛产茶叶,茶叶中含锌、硒、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等多种成分。茶树适宜在pH为5~6的土壤中生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茶氨酸由碳、氧、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B.茶树不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

C.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

D.茶叶中的锌、硒指单质,茶氨酸属于有机物

【答案】D

5.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呈无色的离子组是:

A.Na+、Fe3+、NO3-、Cl- B.Ba2+、NH4+、SO42-、OH-

C.Ag+、H+、Cl-、NO3- D.H+、Na+、NO3-、SO42-

【答案】D

【解析】溶液中不能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的离子共存;含有铁离子的溶液为黄色;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共存;氯离子和银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不共存。H+、Na+、NO3-、SO42-间都不会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离子共存;选D

6.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液体喷出 B.污染试剂 C.酒精溅出 D.读数偏大

【答案】C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28分)

7.(4分)加热某种暗紫色固体A,反应后生成固体B和其它两种物质,固体A、B的组成元素相同。请写出A、B相应的化学式并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1)A的化学式______、相对分子质量______;

(2)B的化学式______、相对分子质量______。

【答案】(1) A: KMnO4 158 ;(2)B: K2MnO4 197

【解析】高锰酸钾是暗紫色固体,受热时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氧气;锰酸钾和高锰酸钾组成元素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二者化学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 KMnO4 158 ;B: K2MnO4 197

8.(6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l)根据安顺市环境质量公报报告,2016年全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62天。从环保角度看,你认为下列行为不利于空气质量改善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 居民燃煤取暖 ② 退耕还林 ③ 燃放烟花爆竹 ④ 焚烧秸秆

(2)某同学洗衣服,手抓洗衣粉放到水中时,有发热的感觉,说明洗衣粉溶于水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汽车车体钢铁涂上各种颜色的油漆除了美观外,最主要的目的是______。

(4)根据右图某抗酸药的包装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 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② 淀粉属于______(填字母序号);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③ 图中塑料包装废弃后可用于微型化学实验,其优点是______。

【答案】(1)①③④;(2)放出;(3)防止钢铁生锈;(4)①塑料;②B;③防止白色污染(或节约资源或节约药品或便于分组实验)(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给分)

9.(6分)

(l)以下是有关CO2气体溶解度的几组数据: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单位:ml)

请根据数据分析:

① 根据CO2在水中的溶解度表,叙述外界条件是如何影响气体溶解度的?_____、______;

② 打开可乐瓶有气体溢出,说明原瓶中的压强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瓶外大气压强。

(2)右下图是无结晶水合物的固体甲和乙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该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 20℃时,150g水中溶解______g甲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② 现有60℃的乙的饱和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

A.水的质量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乙的质量分数 E.60℃时乙的溶解度

保持温度不变,将该饱和溶液稀释,不变的量是_(填序号,下同);如果将该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不变的量是_________。

【答案】 (1)①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压强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增大;(回答合理均可给分)②大于;(2)①45;②BE;AE

10.(6分)某品牌矿泉水的标签上标明的矿泉水主要成分如下表所示,请根据本表回答下列问题:

① 碳酸氢钙的化学式是_______。

② 二个镁离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

③ 用结构示意图表示Cl-的核外电子排布_______。

④ 请在偏硅酸化学式中标记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⑤ 矿泉水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⑥ 淡水资源有限,我们需要节约用水,下图中表示节水标志的是_______。

【答案】

①Ca(HCO3)2 ;②2Mg2+;③;④+4;⑤混合物;⑥B

11.(6分)某种矿石由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铜和二氧化硅组成,用它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中共含有____种阳离子;写出矿石中的任意一种金属氧化物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只写一个)。

(2)在溶液A中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可以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逐步转化为沉淀。该实验条件下,使金属阳离子沉淀的相关pH数据见下表。为保证产品纯度、减少产品损失,并便于操作,所得溶液B的pH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3)写出溶液B中加入熟石灰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

(1)4;MgO+2HCl=MgCl2+H2O(2分); (或Fe2O3+6HCl=2FeCl3+3H2O;CuO+2HCl=CuCl2+H2O)

(2)6.7~8.6,或6.7

(3)MgCl2+Ca(OH)2= Mg(OH)2↓+CaCl2 (2分)

三、实验及探究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2.(6分)某校进行九年级化学实验技能考查,确定了以下三个考题:① 粗盐提纯;② 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③ 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考查规定由学生抽签确定考题。 甲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导至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实验台前:

(1)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分析抽竿确定的考题,甲同学发现其中缺少了一种药品,向老师中请补充后完成实验。请写出该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以下是甲同学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填字母标号)。

A.制备气体 B.收集气体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清洗仪器,整理实验台

若另选药品,也能完成另一个考题,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水槽;2H2O22H2O+O2↑(2分)

(2)CABD,CaCO3+2HCl=CaCl2+ H2O+CO2↑(2分)

13.(8分)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可燃冰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无色、冰状固体,是最具发展前景的能源之一。可燃冰主要成分是CH4·nH2O,在开采过程中,甲烷泄漏,会导致严重温室效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O2、 H2O ;乙CO、 H2O;丙NH3、 CO2、 H2O;丁CO2、 CO 、H2O。

你认为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进行验证:

(1)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__________。

(2)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A中 ,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____同学猜想成立。

(4)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燃气热水器必须安装在浴室外非密闭空间的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

【猜想与假设】丙

【实验探究】(1)若颠倒,无法确定水是燃烧产物还是来自澄清石灰水

(2)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干扰对燃烧产物的检验

(3)无水CuSO4遇水变蓝,丁

(4) CO2+Ca(OH)2=CaCO3↓+H2O(2分)

【反思与交流】避免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造成危险(或避免燃气泄漏时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四、计算题(本题只有一个小题,6分)

14.某锥形瓶盛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内溶液质量与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l)反应至A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

(2)计算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至0.1%)

【答案】(1)40g(1分);(2)10.4%

【解析】向盛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剩余的氢氧化钠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l)反应至A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40g;设反应至B点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x,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4465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