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贵州省安顺市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化学部分
(化学部分14个小题,满分60分,考试时间与物理共15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a—40 Fe—56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实验准备室里,实验仪器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列表述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试管:“干净吧!我身上一滴水都没有”
B.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C.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D.量筒:“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坏了”
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与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测定溶液的pH C.过滤 D.稀释浓硫酸
3.201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大会在中国举行,世界各国达成共识:全力改善环境质量,全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B.鼓励开私家车,带动经济发展
C.大量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D.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4.分类法是初中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H2O2 ZnSO4 CO B.碱:Cu(OH)2 Ba(OH)2 C2H5OH
C.酸:H2CO3 H2SO4 CH3COOH D.盐:NH3·H2O Ca3(PO4)2 AlCl3
5.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X的值为8 B.参加反应的甲、丁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5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6.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B C D
A.常温下向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逐渐加水
B.向装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
C.向装有等质量锌、铁的两只烧杯中分别加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
D.向装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金属锌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28分)
7.(4分)甲、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两种物质,它们由A、B、C、D四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组成。已知A元素原子无中子,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甲由A、C、D三种元素组成,乙由B、C、D三种元素组成。请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并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1)甲物质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 。
(2)乙物质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 。
8.(6分)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序号填空。
①煤 ②生铁 ③氮气 ④氯化钠 ⑤二氧化硫 ⑥硝酸钾
(1)充入食品包装袋中用于防腐的是 ; (2)可形成酸雨的是 ;
(3)常用作消除道路上积雪的是 ; (4)属于合金的是 ;
(5)被称为“工业粮食”的是 ; (6)属于复合肥的是 。
9.(6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铵根离子 ;②标出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
(2)2019年5月1日,又一架由北京至安顺的联合航空公司航班平安降落在黄果树机场, 标志着安顺迎来了“五一”旅游黄金周的客流高峰。随着越来越多空中客运航线的开通,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助力了安顺经济的腾飞。请从化学视角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飞机组件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填标号)。
A.金属起落架 B.真皮座套 C.橡胶轮胎
②飞机上提供下列食品:米饭、鸡腿、纯净水、苹果等,其中苹果富含的营养素是 。
③机组人员就餐后,乘务员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作用。
④央视财经节目曾经报道:王者归“铼”,中国发现超级金属铼,制造出航空发动机
核心部件。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可知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10.(6分)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是
最常用的溶剂。
(1)电解水实验如右图所示。x是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检验b试管中
所得气体的方法是 。
(2)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20℃时,将A、B两种固体各50g,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所示;升温到50℃时,A、B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如图3所示。(A、B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20℃到50℃的变化过程中,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的是 (填“A”或“B”)的溶液。
②图1中能表示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填“甲”或“乙”)。
③图1中P点的含义 。
④图3中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精确到0.1%)
11.(6分)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是钠盐,且A、D都由三种元素组成,E是红棕色固体,且与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有黑色粉末生成,C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图中“—”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
(2)反应①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B物质与E物质反应过程
中,B物质具有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一个即可): 。
三、实验及探究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2.(6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A B C D E F G
(1)仪器甲的名称是。
(2)若选A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选用C装置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是 。
(3)实验室要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装置接口连接顺序为:a→ → → → → (填接口对应的字母,全对才得分),F装置的作用 。
13.(8分)实验室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 Na2SO4、Ba(NO3)2、K2CO3、KOH、CuSO4、Mg(NO3)2和K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K2CO3和“纯碱”的化学性质相似;MgCO3微溶于水,不考虑为沉淀。
【实验步骤】
步骤Ⅰ: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呈无色。
初步结论:原粉末中一定不含 。
步骤Ⅱ:将步骤Ⅰ中的混合物过滤,进行下一步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一】小明同学对步骤Ⅱ中过滤所得滤液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方案:
请说明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理由 。
【猜想假设】小红同学对步骤Ⅱ中过滤所得固体成分提出了如下猜想:
①Mg(OH)2 ②BaSO4 ③BaCO3 ④Mg(OH)2、BaSO4 ⑤BaSO4、BaCO3
⑥Mg(OH)2、BaCO3 ⑦Mg(OH)2、BaSO4、BaCO3
【实验探究二】小红同学对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方案:
写出(2)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实验验证,原粉末中仍不能确定的成分是 。
四、计算题(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6分)
14.将氯化钠和氯化铁的固体混合物40g完全溶于101.4g水中形成溶液,再将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分5次加入到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求:(1)表中m的值为 。
(2)原混合物中氯化铁的质量 。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0 1 9年安顺市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
理科综合(化学)评分意见及参考答案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C 2.B 3.A 4.C 5.D 6.D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28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7.(4分)(1)Ca(OH)2 74 (2)CaCO3 100
8.(6分)(1)③ (2)⑤ (3)④ (4)② (5)① (6)⑥
9.(6分)(1)①2NH4+ ②NaO (2)①C ②维生素 ③乳化 ④186.2
10.(6分)(1)负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2)①B ②甲 ③20℃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④33.3%
11.(6分)(1)Na2CO3 CO2 (2)复分解 还原性
(3)2Fe2O3+3C4Fe+3CO2↑或Fe2O3+3CO2Fe+3CO2(2分)
三、实验及探究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14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12.(6分)(1)长颈漏斗 (2)2KClO3 2KCl+3O2↑(2分)
控制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节约药品(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e→d→f→g→b(全对得1分) 除掉混合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13.(8分)【实验步骤】CuSO4
【实验探究一】KOH
因K2CO3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需排除其干扰。(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实验探究二】(1)③、⑥ (2)⑥ MgCl2+2NaOH=== Mg(OH)2↓+2NaCl(2分)
【归纳总结】KCl
四、计算题(本题只有1小题,共6分)
14.(6分)(1)m=16.05 (1分) (2)32.5g (1分)
(3)解:设混合物中氯化铁的质量为x,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质量为y。
FeCl3+3NaOH===Fe(OH)3↓+3NaCl …………(1分)
162.5 107 175.5
x 21.4g y
== 解得 x=32.5g
== 解得 y=35.lg (1分)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1.3% (2分)
答:恰好完伞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