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化学

贵州省毕节市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无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2019年毕节市初中化学考试试卷,包含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于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包括化学符号、实验操作、化学反应以及化学计算等方面的知识。试卷还涉及到了一些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过氧乙酸的消毒杀菌作用。

所涉及的知识点

主要知识点包括化学符号的识别与应用、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如置换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实验操作规范、化学计算(如质量分数计算)等。

毕节市 2019 年初中化学考试试卷

注意事项: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答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或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规定 的位置,字体工整,笔迹清楚。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本试题共 8 页,满分 150 分,物理 90 分,化学 6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S— 32 Cu— 64 Zn— 65

卷 I

一、选择题(本题 16 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3 分,共 48 分)

中国古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闪耀理性光辉。对下列古诗词划线部分隐含的化学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不发生化学变化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后变成钢D.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 B.滴加液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倾倒液体

右图是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将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此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 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D.参加反应的 与 个数比为 2:3

H1N1 流感疫情曾在我国大面积爆发。实践表明,出现这种疫情时可用过氧乙酸(C2H4O3) 消毒杀菌。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其分子中含有臭氧(O3)

C.既是纯净物,也是化合物 D.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6:l:12 5.如图所示为①KNO3 ②NaCl ③H3BO3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在 10 ℃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顺序为②>①>③

在 t ℃时,三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为①=②>③

将 P 点处的 KNO3 溶液蒸发适量水可变成饱和溶液

将 P 点处的 KNO3 溶液降温一定会析出 KNO3 晶体

芯片是中美经贸摩擦的焦点之一。制造芯片的高纯硅可以用下述方法制取(反应条件略):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③均为置换反应 B.SiCl4 中 Si 的化合价为+4 C.Si 在化学变化中易得电子 D.硅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4

下列各实验方案能达到其实验目的的是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H+、Cl-、OH- B.Ag+、K+、Cl-、NO–

C.Na+、H+、NO– 、CO2- D.H+、Mg2+、SO2– 、Cl-

3 3 4

卷 II

二、化学填空题(本题 4 小题,每空 1 分,共 12 分)

17.(2 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氩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2)13 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18.(2 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其中的“铁”是指 ▲ (填“元素”或“原子”)。

厨房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以立即灭火,其原理是 ▲ 。

19.(1 分)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稀土元素 Tm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下列有关 Tm 的判断错误的是 ▲ (填序号)。

①原子的质子数为 69 ②属于金属元素

③原子的中子数为 69 ④相对原子质量为 168.9

20.(7 分)下列 A~H 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 A 是沼气、可燃冰的重要成分,

F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化学式为 ▲ ,G 俗称 ▲ 。

大气中D 的含量过高会产生 ▲ ,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过程中 ▲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 反应。

三、化学实验题(本题 2 小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21.(8 分)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② ▲ 。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其中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与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 ▲ 。

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要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 为确保安全,最好选用装置 ▲ (填字母序号)所示方法收集氢气。

22.(8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铝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开展了以下活动。

【查阅资料】

经查阅,金属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对比实验】

比较实验乙和实验 ▲ (填“甲”或“丙”)可得知:打磨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实验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据此可知金属活动性 Al 比 Cu ▲ (填“强”或“弱”)。

小明同学对实验丙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 H2O 对氧化铝薄膜有破坏作用。但此观点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否定的依据是 ▲ 。

【猜测与探究】

小组同学针对实验丙的现象,经讨论后猜测:Cl- 破坏了氧化铝薄膜。

为检验此猜测是否正确,他们首先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的 CuSO4 溶液,并均浸入表面未打磨的铝丝,然后进行了新的探究:

【结论与反思】

得出结论:前述猜测 ▲ (填“正确”或“不正确”)。总结反思:本次探究充分运用了比较法和控制变量法。

四、化学计算题(本题 2 小题,其中 23 题 2 分,24 题 6 分,共 8 分)

23.(2 分)人体缺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葡萄糖酸锌(化学式为 C12H22O14Zn)口服液来补锌。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现有两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其中共含葡萄糖酸锌91 mg,则这两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共 ▲ mg。

24.(6 分)为测定某氧化铜和铜的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小勇同学取 20 g 固体 混合物置于烧杯中,将 100 g 稀硫酸分为四等份依次加入其中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 。

上表中,a 的值为 ▲ 。

计算该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1%)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4472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