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化学

鲁教版2010中考真题汇编7.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包含了多个与金属相关的化学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于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题目涵盖了实验探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反应等多个方面。

所涉及的知识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包括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金属与氧化物之间的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反应进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7.2 金属的化学性质

24. (徐州)(8分)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后,小冬同学有两个疑惑不解的问题,于是她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问题1]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

[查阅资料1]

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和Fe2O3两种(FeO极易被氧化为Fe2O3);

铁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的溶液。

[实验探究]

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_____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说明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含有铁。

[问题2]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Fe2O3呢?

[查阅资料2]

Fe3O4和Fe2O3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表:

Fe2O3高温时分解成Fe3O4。

[理论探讨]

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_____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Fe2O3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生是Fe3O4。

[拓展延伸]

实验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必须_____;

Fe2O3高温时会分解成Fe3O4和一种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有些超市的食品密封包装盒的透明盖内放有黑色的FeO粉末,若粉末的颜色_____,就说明包装盒破损进气,这样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24(8分)化学方程式2分,【理论探讨】2分,其余每空l分 【实验探究】 稀盐酸、硫酸铜等;冒气泡、出现红色固体等 【理论探讨】 l~l 【拓展延伸】 (1)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或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 (2)6Fe203 高温 4Fe304+02↑ (3)由黑色变成红棕色

5.(武汉)将金属M置于硫酸锌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发生;而将其置于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由此可判断M、Zn、Cu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M、Zn、Cu B. Zn、M、Cu C. Zn、Cu、M D. Cu、 M、Zn

24. (山西)某工厂欲从只含有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其工业流程如下:

(1)操作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2)写出流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两个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过滤 蒸发

(2)Fe+CuSO4=FeSO4+Cu,Fe+H2SO4=FeSO4+H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位于铜、氢之前。

10. (山西)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至过量,下列图像合理的是( )

A B C D

22.(宜昌)(4分)金属活动性顺序在运用中给我们三条判断依据,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⑴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⑵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⑶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金属铝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能发生置换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我发现了一条新的判断依据 。

22.(4分)2Al+3CuO 3Cu+Al2O3;在高温条件下,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氧化物里置换出来。

11. (楚雄)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湿法炼铜:Fe+CuSO4=Cu+FeSO4

B.白磷在空气中燃烧:P+O2P2O5

C.铁与盐酸反应:2Fe+6HCl=2FeCl3+3H2↑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uSO4+NaOH=CuOH↓+NaSO4

24. (楚雄)(4分)A、B、C、D、E、F是初中化学内容所涉及到的物质,其中A、B是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图推断: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也能生成B,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3)写出D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CO2(2)Fe3O4(3)Fe+H2SO4=FeSO4+H2↑

28. (楚雄)(3分)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试剂,设计不同的方法对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A.锌片 B.铁钉 C.铜片 D.硫酸铜 E.稀硫酸 F.硫酸锌 G.硫酸亚铁。

(1)方法一所选用的三种试剂是CuSO4、ZnSO4和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2)方法二所选用的是四种试剂是Fe、Cu、Zn和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法三所选用的三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Fe (2)H2SO4 (3)Zn、Cu、FeSO4

20.(徐州)把铝箔放入CuCl2溶液中,铝箔表面覆盖了红色物质,一会儿又有大量气泡冒出。同学们对“放出气体”这一异常现象进行猜想、实验。其中没有价值的是

A 小宇同学推测气体是氢气并检验

B 小琪同学猜想CuCl2溶液呈酸性并测定

C 小寒同学认为气体是氨气并检验

D 小梁同学认为试剂变质,更换后再实验

12.(宽甸)下列的有关规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酸、碱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B.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与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D.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16.(宽甸)已知:A、B、C、D、E、F六种物质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是单质,C、D、E都是氧化物。A、B、C转化为F的过程较为复杂,F的成份也较复杂,其主要成分是一种红色的固体。试根据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完成下列各题。(题中除反应条件未给出外,反应物和产物均已给出。)

(1)写出F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

(2)写出下列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E→B+C: ;

A+B→D: 。

16.(1)Fe2O3 (2)2H2O22H2O+O2↑ 3Fe+2O2Fe3O4

提示:本题的题眼是“F的成分也较复杂,其主要成分是一种红色的固体”,由此初步得出F为铁锈,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再结合图中反应关系,A+B+C→F为铁生锈,A+B→D为铁丝燃烧,E→B+C为双氧水分解。

8.(鄂州)有等质量的镁和铁,前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后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和铁中至少有一种剩余

B.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质量相等

C.消耗铁的质量一定大于消耗镁的质量

D.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

B

22.(宜昌)金属活动性顺序在运用中给我们三条判断依据,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⑴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⑵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⑶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金属铝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能发生置换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我发现了一条新的判断依据 。

22.(4分)2Al+3CuO 3Cu+Al2O3;在高温条件下,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氧化物里置换出来。

25.(娄底)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12+2NaBr=2NaCl+Br2 ; Br2+2KI=2KBr+I2; I2+Na2S=2NaI+S↓

由此可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C12+2NaI = 2NaCl+I2 B.I2+2KBr = 2KI+Br2

C.Br2+Na2S = 2NaBr+S↓ D.C12+K2S = 2KCl+S↓

44. B

31.(娄底)Cu与Zn的合金称为黄铜,有优良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作各种仪器零件。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黄铜的组成,取该黄铜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分5次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表格中m的值为 70 ;

(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71 ;

(3)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72

31题: 70. 12.0(或12) 71. 40% (每空1分)

72.[共3分,化学方程式1分,计算过程1分,结果1分(无计算过程不给分)]

解:设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x,据题意得:

Zn + H2SO4 = ZnSO4 + H2↑ …………1分

65 98

= ·x

…………1分

x=19.6% …………1分

答: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合理解法均给分)

18.(娄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7.(娄底)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及元素名称、符号均正确的一组是

A.金Au>银Ag>铜Cu B.钾K>钙Ca>钠Na

C.锌Zn>铁Fe>贡Hg D.铝Cl>镁Mg >锌Zn

15.(湛江)电子工业制作电路板的过程中,用FeCl3溶液来溶解电路板中多余的铜,反应如下: 2FeCl3+Cu==2FeCl2+CuCl2。FeCl3溶液也可跟铁发生反应:2FeCl3+Fe==3FeCl2。现向FeCl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固体剩余。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向剩余的固体加入稀盐酸,若无气体放出,说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没有Cu2+

B.若剩余固体是铜与铁的混合物,则说明两种金属都有部分溶解

C.剩余固体可能只含有铜

D.剩余固体中如果有铁,一定也有铜

34.(上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胆铜法冶炼铜的国家,冶炼过程中发生的一个主要反应是:Fe+CuSO4Cu+FeSO4 。该反应属于

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0.(常州)如右图,一木块漂浮于X中,向X中缓缓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质Y后最终木块上浮,则X与Y可能是(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7.(镇江)R为金属,发生如下反应:R+CuSO4=Cu+R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R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

C.该金属可以是Al D.若R为Fe,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会减小

13.(南昌)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滤渣中一定有Fe粉 B.滤渣中一定有Cu粉

C.滤液中一定有Fe2+ D.滤液中一定有Ag+、Cu 2+

15.(南昌)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关于甲、乙两金属判断合理的是

A.铁、镁 B.铁、锌

C.锌、铁 D.锌、镁

19(扬州)为探究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提供的试剂有:Zn、Cu、H2SO4溶液、ZnSO4溶液、CuS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两种试剂可实现实验目的

B. ZnSO4溶液中加人Cu不能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

C.最多只能设计一种实验方案

D.根据 Zn和Cu的硬度能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9.(临沂)将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Y和Z分别投入到稀盐酸中,只有Y溶解并产生气泡,X、Z不反应;如果把X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则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A.Y>X>Z B.X>Y>Z

C.Z>Y>X D.X>Z>Y

5.(烟台)把金属X放人CuCl2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放人MgCl2溶液中无现象。则X、Cu、Mg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Mg、X、Cu B.Cu、X、Mg

C.Mg、Cu、X D. X、Mg、Cu

14.(重庆)化学无处不在,右图是物质间发生反应时的颜色变化,其中X是( )

A.稀盐酸B.稀硫酸 C.硫酸钠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14. (温州)航空航天材料中的重要金属钛(Ti)可以用Ti02与Si反应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Ti02+Si=Si02+Ti,则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6. (温州)某电镀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铜(CuSO4)。若要从硫酸铜中获得金属铜,以减少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可选择下列物质中的

A.稀盐酸 B.氢氧化钠

C.银粉 D.铁粉

35.(嘉兴)小明在购买氢气球时,看到摊主正在把废旧铝锅碎片投入盛有某种液体的铁制容器中,盖上容器盖子后,氢气就从导管口出来。

小明根据初中学过的科学知识,认为铁制容器中的液体肯定不是稀硫酸或盐酸。这种液体到底是什么?第二天小老师,老师没有直接告诉答案,而是在实验室配制了一种液体后,对小明说:铁制容器中装的就是这种液体,它是一种常见化合物的溶液。还提供了相关信息,请小明自己动手探究。

提供的信息: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如:钾——紫色;钠——黄色;钡——黄绿色;钙——砖红色。

下表是小明的实验步骤和现象记录:

回顾与解释:

(1)小明认为铁制容器中的液体肯定不是稀硫酸或盐酸。理由是 ▲ 。

(2)在步骤④中,小明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防止 ▲ 的干扰(填写离子符号)。

(3)小明通过实验,可得出该溶液中的溶质是 ▲ 。

(4)小明想进一步了解铝和这种溶液反应的原理,再次请教科学老师,老师启发小明说:铝和这种溶质以及水发生反应,生成含有偏铝酸根离子(AlO2-)的盐和氢气两种物质。请你尝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5.(1)铁要和稀硫酸或盐酸反应 (2)CO32- (3)氢氧化钠(NaOH)

(4)2Al+2NaOH+2H2O=== 2NaAlO2+3H2↑(化学式正确1分、配平正确1分18.(晋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铁(Fe)、锰(Mn)和铜(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下列探究。

(1)同学们将等大小的三种金属同时放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发现锰表面冒出气泡的速率比铁快,而铜表面无现象。请将三种金属的元素符号填入下表:

(2)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中收集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甲同学提出X可用金属铁,乙同学认为X可用金属锰,你认为 (选填“甲”或“乙”)同学的意见是正确的,理由是 。加入过量的金属X的目的是 。

②操作a、b的名称是过滤,其目的是除去溶液中 的杂质。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12分)

(1) ┄┄┄(每小格各1分,共3分)

(2)①甲┄┄┄┄┄┄┄┄┄┄┄┄┄┄┄┄┄┄┄┄┄┄┄┄┄┄┄┄┄┄┄┄(2分)

可得到纯净的FeSO4晶体;使废液中的铜全部被置换出来┄┄┄┄(每小格各2分,共4分)

②不溶性┄┄┄┄┄┄┄┄┄┄┄┄┄┄┄┄┄┄┄┄┄┄┄┄┄┄┄┄┄┄┄┄(1分)

Fe + H2SO4 = FeSO4 + H2↑┄┄┄┄┄┄┄┄┄┄┄┄┄┄┄┄┄┄┄┄┄┄┄┄┄(2分)

9(扬州)关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丝生锈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燃烧产生白烟 B. 铁丝生锈是缓慢氧化

C.铁丝燃烧的产物是Fe2O3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3O4

2.(宁波)下列除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462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