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化学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原卷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哈尔滨市2021年初中升学考试的综合试卷,总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涵盖了化学、物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点,并且包含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选择题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而非选择题部分则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所涉及的知识点

试卷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实验操作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到了化学反应、物质的性质、溶解度、化学方程式、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

哈尔滨市2021年初中升学考试

综合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书写(填涂)在答题卡正面和背面的规定位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城处。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Fe-56 Cu-64

一、选择题(1-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建党百年,龙江巨变!”品味与时尚并存的哈尔滨也一直行走在打造幸福的路上,在不断的发展中散发着迷人的魅力。结合图示及文字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氮气填充霓虹灯

B. 新能源汽车

C. 化学建筑材料

D. 地铁的正常运行

2. 下列原子所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的是

A. B. C. D.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过滤液体 B. 浓硫酸的稀释

C. 液体的倾倒 D. 液体的量取

4.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部分描述错误的是

A. 灼烧羊毛:闻到一股烧毛发的焦糊味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白烟

C. 向稀盐酸中加入氧化铁: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D. 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纸上显出黑色字迹

5. 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大理石做华表

B. 海水晒盐

C.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D. 黄铜与铜相互刻画

6.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 铜制作导线

C. 干冰用作制冷剂 D. 洗涤剂去除油污

7.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A. 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用加热的方法封口

B. 霉变的大米加热到280℃以上,再食用

C.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水浇灭

D. 蚊虫叮咬后,涂抹氢氧化钠溶液来减轻痛痒

8. 下列有关叙述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 用含氢氧化镁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B. 正常雨水显酸

C. 比较铜和银金属活动性

D. 乙醇燃烧

9.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健康人体内胃液的pH范围在0.9-1.5

B. 老年人缺钙会患佝偻病

C. 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D. 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装修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10. 对下列事实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A B. B C. C D. D

11. 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B. 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

C. 因为海水淡化已经广泛使用,所以不用担心淡水资源短缺

D. 废旧电池的回收,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2.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13.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乙中混有少量甲,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

C. 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t2℃时,甲、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15. 实验室为测定铁和铜的固体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取11.2g该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不溶性固体在空气中加热,待其完全变为黑色固体(CuO)后,称量黑色固体为15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A. 64% B. 40% C. 56% D. 50%

二、非选择题(请根据题意填写空白,28-35小题,共40分)

16. 2021年5月29日,中国第二艘货运飞船“天舟二号”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直击长空”!令人骄傲的是“天舟二号”的关键铠甲—高精度铝合金材料为“哈尔滨造”。

(1)哈尔滨造的铝合金材料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如___________(填字母)。

A.密度小、强度高 B.硬度小、易加工

(2)铝除了用于制造合金,还可以和四氧化三铁在高温时通过置换反应制取铁,同时生成氧化铝。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液氢已应用于航天等领域但储运困难。我国化工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唐从辉,在中学时受化学教师所讲述的化学故事的影响,决心从事化学研究。刚过而立之年的他,就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取得了氢能储运的重大突破。相信氢能源广泛应用后,我们的天空将更蓝、大气将更清新!因为,氢能的优点之一是:燃烧产物为水,___________。氢气作为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量由___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

17. 黑龙江作为祖国的“大粮仓”,种植的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等。稳产、增产是全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有力保障。

(1)大米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该营养素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为___________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

(2)为了促进小麦生长,增强小麦的抗寒、___________能力,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需要施加适量的___________(填化肥种类)。

(3)二氧化碳作为气体肥料也能促进作物生长,但过多排放到空气中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进而可能导致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除二氧化碳外,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还有氟氯代烷、臭氧、甲烷等,其中甲烷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18.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在A图中将“反应中”的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__。

(2)A图所示的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点燃的条件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氯分子分解成氯原子,每1个氢原子和___________。

(3)B图中“反应后”的物质属于化合物中的___________(填物质分类)。

(4)对比A图和B图可以总结出,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___________(填字母)。

A.一定改变 B.可能改变 C.一定不变

19. 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下列实验或操作中均有气泡出现。请从1-4号容器内,气泡中气体的主要成分属于纯净物或混合物的角度,将下列实验A与___________(填字母)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气泡中气体的主要成分均属于___________。

A.水通电分解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向试管中加入稀硫酸

(2),,在这两个反应中Fe2O3、CuO都发生了还原反应,据此推测反应中___________发生了还原反应,此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由___________价变为+1。

20. 实验室现有大理石、高锰酸钾、稀盐酸等药品及相关仪器和用品,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Ⅰ、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实验室通常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若制取较干燥的二氧化碳,需要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连接E装置,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b”或“c”)导管口进入。

(4)B装置中,当反应开始后,锥形瓶内气体增多,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导致长颈漏斗内液面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锥形瓶内液面。

Ⅱ、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5)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6)良好的实验习惯及合理的做法,是实验安全、环保和顺利进行的保证。

①A装置开始加热时,应先使试管___________受热,然后再对药品所在的部位加热。

②为减少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对空气造成的污染,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在集气瓶中预留___________。

21. 图甲为某小组设计的物质关系框架图。图中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和F的组成元素相同,F有毒性,侯德榜先生为D物质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E为汽车用铅酸蓄电池中含有的酸。(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或“”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单向或双向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转化及反应关系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B、E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_E:___________

(2)E的稀溶液与D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3)D与熟石灰在溶液中反应可以生成C,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4)图乙上方的蓝色火焰是F与A发生反应产生的,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2. 为测试学生的实验和计算能力,老师准备了一瓶没有贴标签的过氧化氢溶液,同学们取部分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请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产生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根据生成氧气的质量列出求解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__。

(4)计算上述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并填写在答题卡的标签上(标签样式如图)_________。

(5)若配制上述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300g,需要30%的过氧化氢溶液___________g。

23. 实验室有一瓶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初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其成分产生浓厚兴趣,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活动】

【初步结论】实验过程中没有温度变化,则该样品中没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提出问题】样品中究竟有哪些物质呢?同学们利用该固液混合物继续进行实验。

进行实验】

【结论与解释】根据上述现象,同学们得出固体样品中有氢氧化钙和碳酸钙。你认为此结论_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其中氢氧化钙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深入交流】实验过程中细心的同学发现了这样的现象:边滴加稀盐酸边搅拌,溶液仍为红色时,固体表面没有气泡产生,但固体却减少了。针对此现象,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中的___________盐酸继续与该物质在溶液中反应,而未与碳酸钙反应。

【分析评价】同学们根据整个过程的实验现象,又绘制了溶液中某离子数目的变化趋势图。请你结合图像分析:

Ⅰ、该离子应该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Ca2+ ②OH-③Cl-

Ⅱ、在b→c的过程中,该离子数目减少的微观反应实质是:___________(用文字说明)。

老师对同学们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鼓励他们可以尝试用更多的方法进行探究。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4634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