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化学

2022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多个历史时期和地理区域的内容,包括古代罗马、中国古代朝代、工业革命、辛丑条约、罗斯福新政以及全民族抗战。题目设计旨在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时间顺序的记忆以及对不同历史阶段重要文献和人物的认识。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世界历史上的重大变革(如工业革命)、近现代中国历史(包括辛丑条约、全民族抗战、改革开放)及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的理解。

2022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

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文明古国项目化学习,他们搜集了《十二铜表法》、斗兽场、拉丁字母等相关资料,据此判断该文明古国是(  )

A. 古代希腊 B. 古代中国 C. 古代罗马 D. 古代埃及

了解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如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  )

A. 唐朝 B. 南宋 C. 明朝 D. 清朝

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材料评述的是工业革命的(  )

A. 原因 B. 背景 C. 过程 D. 影响

《辛丑条约》第十款规定: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这一规定标志着清政府(  )

A. 加强了对老百姓财富的搜刮 B. 丧失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 C. 削弱了中国军队整体的实力 D. 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某同学在探究罗斯福新政时运用了史料实证的方法。下列信息反映了美国采取应对危机的手段是(  )

A. 市场调节 B. 同伴互助 C. 国家干预 D. 对外侵略

照片记录历史。下列老照片共同反映了(  )

A. 中国人民实行全民族抗战 B. 中国国民党军队浴血奋战 C. 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 D.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政治制度的废除和创立始终是中外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部分)

(1) 写出表中A.B、C代表的政治制度名称。简要概括它们的共同作用。 材料二:世界近代的政治制度(部分)

(2) 材料二中英法两国革命后分别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根据材料分析两国革命的共同原因。

(3) 上述制度的废除和创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国情影响选择,选择决定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8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了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摘编自石崇科《毛泽东选集》(第二版)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内容是什么?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粮食产量变化(单位:亿吨) ——数据来自陈海秋《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

(2) 概括材料二两图反映的共同现象。任选一图,指出其粮食产量变化与哪一农业政策密切相关。

(3) 中国共产党擅长在复杂形势下做出符合国情的选择。综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史实对此观点加以论述。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斗兽场是古罗马的代表性建筑;公元前1000年,腓尼基字母文字基本形成。腓尼基字母文字被认为是西方希腊和罗马字母文字的源头。公元前7世纪,这种字母传给罗马人,成为拉丁字母的基础。《十二铜表法》、斗兽场、拉丁字母等相关资料与古代罗马,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十二铜表法》、斗兽场、拉丁字母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古代罗马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十二铜表法》、斗兽场、拉丁字母的相关史实。

2.【答案】B

【解析】1127年,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后,抗战派大臣文天祥继续抗元,兵败被俘后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元军攻陷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故选:B。 本题考查南宋的建立和灭亡。南1127年建立,1276年灭亡。 掌握南宋的建立和灭亡的时间。

3.【答案】D

【解析】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材料评述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答案】D

【解析】由“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可知,材料出自《辛丑条约》。1900年到1901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严禁保证人民参加各种形势的反帝活动,清政府论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D符合题意;ABC项材料没有体现。 故选:D。 本题考查《辛丑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中国战败后签订《辛丑条约》 掌握《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5.【答案】C

【解析】据表格信息“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政府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国家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可知,美国采取应对危机的手段是国家干预。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一上任,就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有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运动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等。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答案】A

【解析】老照片中四幅图都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华侨以及少数民族在抗击日军,体现出全民族抗战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还体现出八路军和少数民族的抗战,排除B项;材料还体现出国民党和少数民族的抗战,排除C项;老照片不能说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全民族抗战,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全民族抗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7.【答案】【小题1】分封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

【小题2】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小题3】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等。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三省六部制、元朝行省制度、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大革命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周的分封制、三省六部制、元朝行省制度、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大革命等相关史实。

8.【答案】【小题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小题2】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土地改革。

【小题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解析】本题考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相关史实。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2158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