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雅安中考化学试卷
一、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36分。
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天工开物》中描述的下列情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烧草成灰 B. 海卤晒盐 C. 南方挖煤 D. 斩竹漂塘
2. 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3.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B. C. D.
4. 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
A 唾液 B. 葡萄汁 C. 牛奶 D. 鸡蛋清
5.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人体应合理摄入适量锌。这里的“锌”指的是
A. 单质 B. 元素 C. 分子 D. 原子
6. 公共场所使用“84”消毒液消毒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其原因是
A.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 分子之间有间隔
7. 化肥能促进农作物增产,对发展粮食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
A. B. C. D.
8. 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钒的“冷热双吸”材料,有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钒为非金属元素 B. 钒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
C. VO2中钒的化合价为价 D. 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9.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为防止水体污染,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B. 可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
C. 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D. 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10. 科学家利用新型催化剂,实现常温常压下将甲酸分解制得氢气。其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丙的化学式是
B.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原子种类均发生改变
C. 甲酸(化学式为)是一种有机物
D.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11. 如图是两种常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时,饱和溶液中含有
B. 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
C. 将等质量的两种饱和溶液由降温到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较多
D. 中含有少量的,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12.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A B. B C. C D. D
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13. 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造福于人类的科学。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化学与生活
(1)妈妈为小张准备了一份午餐:米饭、红烧肉、清蒸鱼和鸡蛋汤,从营养均衡角度分析,你认为还需搭配的食物是______。
(2)用石墨作干电池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______性。
(3)食品包装袋中常用含有铁粉的物质作“双吸剂”,是因为铁粉能与空气中的______反应。
Ⅱ、化学与环境
(4)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作为公民,从我做起。请你提出一种低碳生活的方式______。
(5)“提高防火意识,预防森林火灾”。到林区活动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
A. 禁带火种 B. 严禁吸烟 C. 野外生火 D. 文明祭祀
(6)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A.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 使用一次性塑料盒
C. 使用可降解的塑料 D. 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Ⅲ、化学与新能源
(7)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今年5月30日成功发射。液氢是运载火箭常用的燃料之一,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
A. 制取成本高 B. 产物无污染 C. 燃烧热值高 D. 贮存困难
(8)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某新能源汽车定位系统应用了一种新型材料氮化铝工业上在氮气流中用氧化铝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氮化铝,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4.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1)使用下列仪器加热时,需要垫陶土网的是______。
A. 试管 B. 烧杯 C. 燃烧匙
(2)请结合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填字母代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③实验室用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盐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代号)。
④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氢气,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
(3)实验室配制溶液,需要称量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
15. 化学兴趣小组课外实验时,取出镁条,发现久置的镁条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他们把该镁条放入试管中,倒入一定浓度的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试管壁发烫。同学们对此气体成分产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1)灰黑色“外衣”中含有
(2)无水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猜想假设】猜想一:
猜想二:和水蒸气
猜想三:、水蒸气和气体
(1)猜想三中有气体的理由是______。
【设计实验】为检测产生的气体成分,同学们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固定装置略去)
(2)B装置中出现白色沉淀,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______,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4)甲同学观察到装置中无水由白色变为蓝色,于是得出结论: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乙同学对此提出质疑,理由是______。
(5)若颠倒装置和C装置的安装顺序,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原因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6)从安全角度考虑,你认为实验时应注意______。
16. 金属镁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以白云石【主要成分】为原料制备金属镁,同时得到超细碳酸钙粉末的主要流程图如图所示:
(1)浸钙池中得到滤液和滤渣的操作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______(填操作名称)。
(2)煅烧窑中分解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制浆池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
(4)碳酸钙是常用的补钙剂,请写出碳酸钙与胃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沉钙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6)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7.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皮蛋又名松花蛋,具有千年的历史传承,是中华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士雄曾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皮蛋,味辛、涩、甘、咸,能泻热、醒酒、去大肠火,治泻痛,能散能敛”。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国际化潮流的涌动,皮蛋远销欧美等三十多个国家,成为了外国消费者青睐的对象,具有极高市场价值,甚至被视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皮蛋的历史要追溯到明孝宗十七年的《竹屿山房杂部》,该书第一次提到“混沌子”,书中这样写到,把炭灰和石灰用盐水混合好,涂在蛋上,封存35天,就是皮蛋了;稍晚至明末,戴曦著的《养余月令》一书中,有“牛皮鸭子”的制法,“每百个用盐十两,粟炭灰(含)五升,石灰一升,如常法腌之入坛……”。随着经验的累积,皮蛋的制作方法主要分为液浸法和涂泥法,液浸法是将氢氧化钠、盐、茶末等混合均匀后,配成液体,将选干净的鲜蛋浸泡一段时间,等待腌制成熟。涂泥法的原料与浸泡法基本一致,但是会在浸泡溶液中加入草木灰和黄泥制作成制成化质皮蛋其内容物凝固完全:富有弹性。皮蛋凝胶的弹性是衡量其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物指标,而蛋白质的结构是其凝胶性质的基础。皮蛋在腌制过程中蛋白凝胶的与游离碱度的均先迅速升高,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原因是在强碱的诱导下,皮蛋凝胶的形成经过了4个阶段:化清、凝圆、转色、成熟。在化清阶段,料液中的大量渗透到蛋内,蛋白的和游离碱度升高很快,但由于料液中的金属离子溶化合物沉积在蛋壳气孔和蛋膜同孔上,阻碍料液向蛋内渗透,蛋白和蛋黄的和游离碱度变化分别如图1、图2所示。蛋黄主要是由的脂肪和的蛋白质组成,蛋黄凝胶的形成受水分和盐分的影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皮蛋在腌制过程中蛋白的游离碱度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是第______天。
(2)皮蛋因含有碱性物质食用时有明显的涩味,可加入______降低涩味。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 皮蛋远销欧美等三十多个国家,具有极高市场价值
B. 皮蛋的制作方法,主要分为液浸法和涂泥法
C. 栗炭灰的浸出液呈碱性,是因为其中含的是一种碱
D. 蛋黄凝胶的形成仅受盐分的影响
(4)“牛皮鸭子”的制作过程中,栗炭灰与石灰泥【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皮蛋在腌制过程中蛋白的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而蛋黄的仍逐渐上升,推测这种变化可能的原因有______。
18. 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锌样品(杂质不与酸反应)中的质量分数,取锌样品逐滴加入稀,待不再有气泡产生时停止滴加药品,共用去稀的质量为。反应后测得混合物的总质量为。请计算:
(1)硫酸中硫、氧的元素质量比为______。
(2)生成氢气质量为______。
(3)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