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化学

精品解析: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内容涵盖了化学变化、水资源保护、实验操作、空气质量、金属活动性顺序、溶液性质、化学用语等多个方面。试题形式多样,既有选择题也有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以及计算题,全面评估了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试卷考察了学生对化学变化、实验操作、溶液性质、化学用语等多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二三年全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C1-35.5 Fe-56 Zn-65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小题每题2分,9~16小题每题3分)

1. 化学使我们拥有了改变世界的神奇力量,为我们展现了物质变化的无穷魅力。下列过程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水的天然循环 B. 海水“晒盐”

C. 垃圾焚烧发电 D. 浓盐酸挥发形成白雾

2. 2023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以下关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加入明矾能促进黄河水中悬浮杂质沉降

B. 可用肥皂水检验黄河水是否为硬水

C.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 黄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和灭菌操作可得到纯净的水

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点燃酒精灯

C.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D. 测定溶液的pH

4. 2023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主题为“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如图是世界气象日聊城当日天气状况的手机截屏,图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属于氧化物的有

A. 一种 B. 二种 C. 三种 D. 四种

5.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厨房使用过的菜刀及时洗净擦干,能有效减缓锈蚀

B. 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洗涤剂能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D. 霉变的花生经高温蒸煮后继续食用,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6. 5G通信技术是一大科技亮点,5G通信芯片由氮化镓材料制成。已知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镓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镓原子的中子数为31

C. 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D. 镓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通常显+3价

7. 以下是摘录小丽同学化学笔记本中的部分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A. NH4NO3溶于水,溶液温度会降低

B. 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隔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 在酱油中适当添加含铁化合物,可预防缺铁性贫血

D. 配制16%的NaC1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会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8. 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贝尔托齐从一份有关如何让细胞产生唾液酸(化学式为C11H19NO9)的报告中找到灵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化学理念。以下有关唾液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唾液酸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B. 睡液酸由40个原子构成

C. 唾液酸中碳、氧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1:9 D. 唾液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9. 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以CO2和H2为原料,在构筑的纳米“蓄水”膜反应器中实现了二氧化碳在温和条件下一步转化为乙醇的反应,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有机物

B.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C. 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7

D. 该反应生成物是CH3CH2OH和H2O

10.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向盛有石灰石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固体逐渐减少并有气泡产生

C.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浑浊

D. 电解水时,电源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11. 下列各组对主题知识的归纳中不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12. 为证明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 将Fe、Cu、Ag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B. 将Cu分别放入FeCl2、AgNO3溶液中

C. 将Cu、Ag分别放入FeSO4溶液中

D. 将Fe放入稀盐酸、Cu放入AgNO3溶液中

13. 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宏观:复分解反应一定有气体、沉淀和水生成

B. 微观:盐的溶液中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C. 变化:等质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所得溶液一定呈中性

D. 实验: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结果会偏小

14. 除杂和鉴别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A B. B C. C D. D

15.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 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 物质燃烧常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反应都是燃烧

D.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16.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是

A. 向一定质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

B. 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

C. 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 向Na2CO3和NaOH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8分)

17.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

(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_______。

(3)标出氯酸钾(KC1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18.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包粽子的食材主要包括糯米、瘦肉、植物油、鸡蛋等。从营养角度考虑,除水、食盐等无机物和空气外,上述食材未涉及的营养素是_______。

(2)“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化肥对粮食增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 NH4NO3 B. NH4H2 PO4 C. CO(NH2)2 D. KNO3

(3)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缓解环境污染、实现“碳中和”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自制氢能源汽车实现交通“零排放”的原因是_______;下列有关汽车零部件制作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

A.合金外壳 B.车窗玻璃 C.橡胶轮胎 D.真皮座椅

19. 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结合图一、图二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_______乙(填“>”或“=”或“<”)。

(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溶解情况如图二所示,则B烧杯内的溶质是_______。(填“甲”或“乙”)

(3)下列有关甲、乙两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甲、乙两物质相比,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B. 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 将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质量甲大于乙

D. t2℃时,在50g水中加入30g甲物质充分溶解,得到70g甲溶液

20.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

(2)步骤Ⅲ中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

(3)步骤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以上过程未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21. 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是必备的化学素养。请根据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若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上图装置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

(4)将二氧化碳不断通入一定量的水中,利用pH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如图所示,烧杯内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2.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已知一瓶是稀盐酸或稀硫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探究活动(每种方案或实验的1、2号试管中,都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无色溶液);

探究一:鉴别酸溶液与碱溶液

【设计实验】

(1)为鉴别哪一瓶是酸溶液,哪一瓶是碱溶液,小明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方案不可行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D.

探究二:探究两瓶溶液的溶质成分

【提出问题】两瓶无色溶液的溶质成分各是什么?

【设计实验】小华为鉴别两瓶溶液的溶质成分,分别向1、2号试管中加入的试剂及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获得结论】

(2)1号试管中溶质是_______(填写化学式);以上四个实验中,只根据其中一个实验的现象即可证明2号试管中原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的是_______(填实验序号)。

【讨论质疑】

(3)小强对实验二2号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现象提出质疑,大家一致认为2号试管中的原溶液已变质,则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探究三: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后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后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Na2CO3; 猜想二:Na2CO3

【设计实验】

(4)请完善下面的表格。

【反思评价】

(5)小明认为可用Ba(OH)2溶液代替步骤一中的BaCl2溶液进行实验,大家一致认为此方案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 已知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将18g赤铁矿石样品(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并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该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_______g。

(2)计算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3263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