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历史

历史中考专项训练:选择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明清时期的历史知识,包括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反侵略斗争以及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试题涉及具体历史事件和人物,如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等。同时,还考察了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文字狱、军机处等重要历史概念。总体来说,这份试卷侧重考查学生对中国明清时期历史发展的理解和记忆。

所涉及的知识点

明清时期专制集权的加强及对外交往与边疆治理。

选择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七下)

第10课 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

1、(2009·四川绵阳)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刘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准备写一篇历史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刘锐同学想法的是( )

A.浅议焚书坑儒 B.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C.明清的君主专制 D.清王朝的振兴

答案:C

2、(2009·山东济宁)不属于特务机构的是( )

①三省 ②六部 ③军机处 ④锦衣卫 ⑤东厂 ⑥三司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答案:B

3、(2009·山东济宁)1636年,改国号为清的皇帝是( )

A.太祖努尔哈赤 B.太宗皇太极 C.世祖福临 D.圣祖玄烨

答案:B

4、(2009·黔东南州)中国古代设丞相与废丞相的两个皇帝是( )

A.秦始皇、明太祖 B.秦始皇、明成祖

C.秦始皇、隋文帝 D.隋文帝、雍正帝

答案:A

5、(2009·南京)“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材料中的“我朝”是指(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答案:D

6、(2009·苏州)清朝初年的某一天,一阵清风将一位文人的书页吹乱,这位文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有人以此告他讥讽清王朝,结果他被定罪问斩。这表明清初实行( )

A.焚书坑儒 B.八股取士 C.厂卫制度 D.文字狱

答案:D

7、(2009·山东威海)明朝时期,明成祖为加强君而采取的措施是( )

①实行削藩政策 ②搞锦衣卫 ③废丞相 ④设东厂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答案:C

8、(2009·连云港)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 B.监察权力 C.丞相权力 D.地方权力

答案:A

9、(2009·江苏宿迁市)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宰相)的地位,我国古代设立和废除丞相(宰相)制度的朝代分别是( )

A.秦朝和唐朝 B.西汉和唐朝 C.秦朝和明朝 D.西汉和明朝

答案:C

10、(2009·广东揭阳)清专制统治力量加强的重要表现是( )

A.废除丞相制度 B.设立东厂 C.曾设军机处 D.设立锦衣卫

答案:C

11、(2009·湖南娄底)清朝一个秀才清晨起来读书,忽见风吹书页翻动, 猛然来了诗兴,吟诗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结果后来被官府捉拿斩首。这一事件反映了清朝的( )

A.闭关锁国政策 B.大兴文字狱

C.设军机处 D.建立中央册封制度

答案:B

12、(2009·江苏淮安)明清时期君集权空前强化,下列不利于君主集权强化的措施是( )

A.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B.实行八股取士 C.设立军机处 D.分封藩王

答案:D

13、(2009·湖南常德)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懦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 )

A.防止人民反抗 B.压制知识分子 C.巩固封建统治 D.统一思想

答案:C

14、(2009·烟台B卷)七年级学生王明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述了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

A.梵书坑儒 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

答案:B

15、(2009·山东东营)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科举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隋朝时期,科举制创立 B.唐朝时期,科举制进一步完善

C.宋朝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四书五经 D.明朝科举考生的答卷分成八个部分

答案:C

第11课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1、(2009·山东济宁)在区域经济集团化、经济全球化迅猛扩张的今天,越来越彰显出郑和下西洋的伟大意义。与右图史实不相符的是( )

A.郑和的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

B.郑和到过亚欧30多个国家和地区

C.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世纪

答案:B

2、(2009·连云港)“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展示的学习主题是( )

A.弘扬佛法 B.民族融合 C.中外交往 D.开发南洋

答案:C

3、(2009·浙江金华),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从海南三亚起航,远赴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600年前,一个航海家率领一支庞大的中国船队先后七次远洋航行,也曾出现在索马里海域。这位航海家是( )

A.郑和 B.迪亚士 C.张塞 D麦哲伦

答案:A

4、(2009·成都)“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这段话描绘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对外航海活动?( )

A.甘英出使大秦 B.鉴真东渡日本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答案:D

5、(2009·福建泉州)近期央视播放的《郑和下西洋》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①宣扬国威 ②经济贸易 ③西洋“取宝” ④传播伊斯兰教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②④

答案:C

6、(2009·湘潭市)下列中外交往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

A.玄奘西游 B.鉴真东渡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答案:C

7、(2009·江苏宿迁市)某剧组在拍摄电视剧《郑成功》时,为郑成功布置书房场景的道具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

A.墙壁上挂着孙中山手迹“天下为公” B.书架上摆着司马迁的《史记》

C.中堂悬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D.案头摆放一尊景德镇的瓷器

答案:A

8、(2009·长沙)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下列人物的航海活动中较早使用指南针的是( )

A.三国时吴国派卫温率船队去夷洲 B.鉴真东渡日本

C.郑和下西洋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答案:C

9、(2009·福建莆田)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点是( )

A.东南亚一带 B.中国南部沿海地区 C.印度半岛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答案:D

10、(2009·烟台B卷)“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这幅对联主要称颂的应该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C.郑和下西洋 D.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

答案:C

第12课 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1、(2009·福州市)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

A.左宗棠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邓世昌

答案:C

2、(2009·山东威海)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收集的历史资料中不恰当的是( )

A.靖难之役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答案:A

3、(2009·江苏宿迁市)唐朝后期,一位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回来后向人们描述了他在日本的所见所闻,描述中不可能提到的是( )

A.遣唐使陆续回国,参加国家建设 B.人们在议论鉴真传法

C.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经济发展 D.戚继光打败倭寇的消息在日本传开

答案:D

4、(2009·湖南衡阳市)“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古代民族英雄的赞词。这位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康熙帝 D.左宗棠

答案:B

5、(2009·青海兰州)清朝初期,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战胜了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 )

A.沙俄侵略者 B.荷兰侵略者 C.法国侵略者 D.英国侵略者

答案:A

6、(2009·福建晋江)“开辟荆秦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率军“逐荷夷”的泉州籍人物是( )

A.郑成功 B.俞大猷 C.施琅 D.李贽

答案:A

7、(2009·福建泉州南安市)17世纪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中俄北京条约》

答案:A

8、(2009·烟台)“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赞颂的是( )

A.戚继光抗倭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康熙帝抗俄

答案:C

9、(2009·广东)戚继光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其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他( )

A.抗元的决心  B.抗倭的决心 C.抗清的决心 D.收复台湾的决心

答案:B

10、(2009·福建莆田)郑成功曾有过这段话: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这里的“贵国”指的是( )

A.英国 B.西班牙 C.荷兰 D.日本

答案:C

11、(2009·陕西)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啊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下列各项均体现上述观点,其中发生于明清时期的史实是( )

①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②戚继光消灭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的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与民族利益

③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进一步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④乾隆帝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了祖国西北边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第13课 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1、(2009·山东济宁)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戚继光抗倭

④乾隆时,清政府设伊犁将军 ⑤雍正时在拉萨设立驻藏大臣 ⑥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A.③①⑤②④⑥ B.①②④③⑥⑤ C. ③②⑥①⑤④ D. ⑤③②④①⑥

答案:C

2、(2009·黔东南州)清朝下列皇帝在抗击外来侵略、平定国内叛乱和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中做出了杰出贡献的是(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道光帝

答案:B

3、(2009·福建龙岩)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政府加强对西藏管理的措施是( )

A.设置西域都护 B.设置安西都护府 C.设置驻藏大臣 D.设置伊犁将军

答案:C

4、(2009·浙江湖州)小张将我国历朝的制度创新归纳成右表,请判断表中内容正确的一组是( )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C

5、(2009·四川宜宾)清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①顺治帝接见达赖五世,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

②康熙帝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③清政府规定,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④1727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

⑤土尔扈特是藏族的一支,他们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答案:A

6、(2009·陕西)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啊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下列各项均体现上述观点,其中发生于明清时期的史实是( )

①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②戚继光消灭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的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与民族利益

③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进一步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④乾隆帝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了祖国西北边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7、(2009·烟台)2008年4月巴黎议会通过了授予达赖喇嘛“荣誉市民”称号。巴黎市长贝特朗·德拉诺埃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正式向达赖颁发了这一称号。法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列史实能够有力证明的是( )

①唐朝时在西藏设置都督府

②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一个行政区

③清朝时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④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事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答案:B

8、(2009·汕头)乾隆在位期间进行了十次大规模战争,合称为“十全武功”,而他也自称为“十全老人”。下列战争发生在乾隆帝时期的是( )

A.靖难之役 B.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答案:D

9、(2009·佛山市)统一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特征之一。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在新疆地区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

A.平定大小金川叛乱 B.设置驻藏大臣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实行改土归流

答案:C

10、(2009·湖北恩施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授权发布:《西藏民主改革50年》。早在清朝时设立的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是( )

A.驻藏大臣 B.台湾府 C.军机处 D.伊犁将军

答案:A

11、(2009·山东泰安) 电影《东归英雄传》讲述了清朝时期我国的一支少数民族不远万里,历经千险回归祖国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这支少数民族是( )

A.匈奴 B.蒙古族土尔扈特部 C.回族 D.吐蕃

答案:B

12、(2009·烟台B卷)右表反映了我国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相关史实,这个地区是( )

A.台湾 B.海南 C.新疆 D.西藏

答案:D

13、(2009·湖南耒阳)下列册封给西藏领导人称号分别对应的皇帝是( )

a.“达赖喇嘛” b.“班禅额尔德尼 c.“驻藏大臣”

A.abc—康熙、咸丰、雍正 B.acb—康熙、道光、雍正

C.cba—雍正、康熙、顺治 D.bca—顺治、康熙、同治

答案:C

14、(2009·湖北黄冈)政府在中央设立宣政院,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宣政院和驻藏大臣职责中的共同之处是( )

A.管理西藏军事、行政事务 B.管理全国佛教事务

C.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 D.管理西北地区军、政、外交事务

答案:A

15、(2009·福州市)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嵌英雄是( )

A、左宗棠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邓世昌

答案:C

16、(2009·兰州)清朝初期,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战胜了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 )

A.沙俄侵略者 B.荷兰侵略者 C.法国侵略者 D.英国侵略者

答案:A

第14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1、(2009·山东济宁)右面的史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

A.学习西方、变法通商的思想

B.固守传统、重商抑农的思想

C.夜郎自大,对外交流的思想

D.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的思想

答案:D

2、(2009·广东揭阳)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留一地与外国通商,该地是( )

A.广州 B.上海 C.南京 D.武汉

答案:A

3、(2009·湖北宜昌)准确表述清朝前期对外交往特点的是( )

A.闭关锁国 B.繁荣与开放 C.重商与开放 D.兼容并蓄

答案:A

4、(2009·福建泉州南安市)清朝“闭关政策”的准确含义是( )

A.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B.断绝对外贸易 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答案:C

5、(2009·烟台)近代中国落伍于世界,原因诸多,此漫画反映的是( )

A.专制统治加强

B.对外闭关锁国

C.频遭列强入侵

D.政治腐败

答案:B

6、(2009·扬州)下列有关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闭关政策是指严格禁止对外贸易 ②闭关政策的实施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入侵的目的

③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④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7、(2009·福州市)右图的残垣断璧座落于北京西郊.过里曾轻是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它毁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抗日战争期间

答案:B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4795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