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历史

吉林省长春市2021年中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涵盖了多个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域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概念。试卷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历史,旨在考察学生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题目形式多样,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及其影响的理解,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的时间跨度,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2021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文物有助于了解商朝历史的是( )

A. 打制石器 B. 司母戊鼎 C. 蹴鞠铜镜 D. 青花扁壶

2. 司马迁编撰《史记》寄以“述往事,思来者”之意,这表明他的治史理念是( )

A. 秉笔直书 B. 评价人物 C. 以史为鉴 D. 涵养德行

3.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某展览分为“一河千载通南”“货通南北利四方”等几个部分。据此判断,该展览的主题是( )

A. 舟楫千里一一大运河文化展 B. 天府之国一一都江堰文化展

C. 千秋功业一一明长城文化展 D. 交通大国一一宋航海文化展

4. 南宋《数书九章》中记录了大量有关商品价格、共同出资及利益分配等问题。这反映出当时( )

A. 对外交往的频繁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活字印刷的出现 D. 数学理论的成熟

5. 以下最能体现明朝“和为贵”外交理念史实是( )

A. 朱元璋称帝 B. 李自成起义 C. 戚继光抗倭 D. 郑和下西洋

6. 使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下列有关洋务运动的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 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C. 创建福建、广东、南洋等海军 D. 由李鸿章等官员发起

8. 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种“姿态”是指五四运动具有( )

A. 追求民主共和的进步性 B. 推翻清王朝统治的迫切性

C. 发动武装起义的正义性 D.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9.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她一经成立,就旗帜鲜明地确定了自己最终的奋斗目标。该目标是( )

A. 推翻帝国主义 B. 打倒北洋军阀 C. 实现共产主义 D. 完成民主革命

10.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 )

A. 延安 B. 北平 C. 重庆 D. 瑞金

11.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战役是( )

A. 青化砭战役 B. 沙家店战役 C. 三大战役 D. 渡江战役

12. 下图为著名作家老舍(舒舍予)的一张当选证书,他参加的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

A. 人民民主 B. 政治协商 C. 国家独立 D. 和平共处

13. 国家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公布,长春“一汽”红旗文化展馆入选。与“一汽”建成投产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三大改造 B. 第一个五年计划 C. 公私合营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4.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的会议是( )

A. 遵义会议 B. 中共七大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5. 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搭载他的飞船是( )

A. 东方红一号 B. 神舟一号 C. 神舟五号 D. 神舟七号

16. 提出“原子论”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

A. 亚里士多德 B. 苏格拉底 C. 德谟克利特 D. 亚历山大

17. 示意图能够勾勒出史实之间的关系。右侧示意图中①处可填( )

A. 儒家文化 B. 拜占庭文化 C. 印度文化 D. 阿拉伯文化

18. “第一匹马于1493年登陆美洲,马令印第安人感到异常惊恐,他们从未看到过这种高大而快捷的动物。”与此相关的人物是( )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麦哲伦 D. 哥伦布

19. 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是( )

A. 《独立宣言》 B. 《人权宣言》 C. 《权利法案》 D. 《拿破仑法典》

20. 《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展现了无产者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其创作的背景是( )

A. 法国大革命 B. 巴黎公社 C. 二月革命 D. 十月革命

21. 下列有关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 背景: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B. 目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

C. 结果: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 特点: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2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奏响了“民族曲”,震撼了帝国主义的后方。其中的代表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 美国南北战争 D.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3. “面对德军凌厉的攻势,苏联强烈要求并一再敦促英美盟国开辟第二战场,以减轻苏军压力。”此后,美英盟军采取的军事行动是( )

A. 突袭波兰 B. 登陆诺曼底 C. 出兵中国东北 D. 偷袭珍珠港

24.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这描述的是冷战的( )

A. 历史原因 B. 主要目的 C. 基本含义 D. 深远影响

25. 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两极格局 B. 全球化趋势 C. 单极世界 D. 多极化趋势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35分)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开启了文明的大门,不仅引导人类步入文明的殿堂,也成就了四大文明古国的辉煌。作为文明古国,农业是中国送给世界的最大礼物。

——摘编自韩茂莉《世界农业起源地的地理基础与中国的贡献》

早期文明中心

(据许斌、邢晓凤主编《历史地图册•经济与社会生活》)

(1)依据材料一概括农业对文明的作用。观察地图,指出早期文明中心地理环境的共同点以及A、B两处先民培育的农作物。

材料二 从战国时期到民国初年,传统农业始终是中国农业的主流。顺着这条主流,精耕制作农业区从黄河中下游的旱作农业扩展至长江流域的水田耕作。随着精耕农业空间的不断拓展,适应变化了的自然环境,农业生产技术也增添了新的内容。

——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农业地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推动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 15—19世纪,英国经历了从中世纪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的农业革命。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的同时,英国在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革命。农业在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和促进其发展方面,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工业革命的发生也为农具的改良、农业机械的发明和推广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王章辉《英国农业革命初探》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农业的变化。分析农业发展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材料四 毛泽东深刻剖析无产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相互关系,指出无产阶级需要联合和依靠广大农民,共同战胜强大的反动统治阶级;在充分认识土地之于农民的这一重要性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认为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导致农民贫困的根源。

——摘编自陈洪玲、蒋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农民思想及当代价值探析》

(4)依据材料四概括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认识。结合所学写出中国共产党基于此认识在革命道路和解决土地问题上的探索。

材料五 从全球范围看,许多国家仍然面临着严重的粮食危机。我国政府通过不懈努力,在实现自身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问题。树立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在客观上扩大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摘编自韩庆祥、黄相怀等著《中国道路的世界贡献》

(5)依据材料五指出人类面临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中国对世界作出了哪些贡献?

(6)谈谈农业发展给你带来的启示。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先秦(秦统一以前)经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五个时期数千年的交流交融将各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形成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血脉相连、休戚与共、团结进步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摘编自卜宪群主编《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历史观》

(1)依据材料一提炼一个观点,并从上述五个历史时期中各选一例史实对此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试论结合,表述成文,200字左右。)

材料二 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缔造了新中国。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摘自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结合相关制度,说明你对材料二的理解。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4814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