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历史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1年中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2021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历史试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世界历史重要事件、人物、制度以及文明发展的理解和掌握。试卷包括选择题、历史诊所、材料解析题和活动与探究四个部分,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涵盖了世界历史的重要阶段、关键人物、重大事件和制度变迁,主要知识点包括古文明的法律制度、古代民主政治、中世纪的改革、近代的经济变革、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与全球化等。

2021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历史试题

(闭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用楔形文字雕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该法典属于( )

A. 古埃及文明 B. 古中国文明 C. 古印度文明 D. 古两河流域文明

2.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下列属于其表现的是( )

A. 建立津贴制度保证公民参政 B. 主席团成为最高权力机构

C. 外邦人和妇女获得参政机会 D. 元老院掌握国家决策权

3. 646年,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以天皇为核心的封建国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材料表明“大化改新”重点学习唐朝的( )

A. 科举制度 B. 租庸调制 C. 中央集权制 D. 均田制

4. 14世纪前后,西欧社会萌发新的生机,其在经济上的表现是( )

A. 庄园经济自给自足 B. 自由放任理论产生

C. 城市自治司法独立 D. 雇工分工合作兴起

5. “他以柔和细腻的笔调,画出了一位女性瞬间迷人的微笑表情,含蓄而恬静,歌颂女性的自然美和生命的活力。”“他”是( )

A. 但丁 B. 达·芬奇 C. 米开朗琪罗 D. 拉斐尔

6. 哥伦布曾说:“如果我能得到他们(君主)的一些援助,我将把他们想要的任何数量的黄金、香料……都奉送给他们。”材料表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是为了( )

A. 倾销欧洲商品 B. 获得巨额财富 C. 发现美洲大陆 D. 传播宗教教义

7. “三角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最悲惨一页(如图),最能反映其悲惨性的是( )

A. 将非洲黑人奴隶运往美洲贩卖 B. 将美洲蔗糖、烟草等运回欧洲

C 将欧洲火器、杂物等运往非洲 D. 加快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进程

8. 美国自由女神像右手高擎火炬。左手紧握块铜板,上面用罗马数字刻着日期:1776年7月4日。这一天是( )

A. 波士顿倾茶事件爆发日 B. 来克星顿枪声打响日

C. 《独立宣言》的发表日 D. 美利坚合众国国庆日

9. “19世纪初期,它不仅敲响了欧洲封建秩序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严重的霸权威胁。”材料表述的是( )

A. 英国成为海上霸主的后果 B. 德国法西斯崛起的威胁

C. 彼得一世对外扩张的作用 D. 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

10. 下图是“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示意图”,对①时段描述正确的是( )

A. 生产方式产生垄断组织

B 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C. 发明火车,铁路时代开始

D. 电子计算机得到广泛应用

11. “史论”是指在历史研究学习中对历史事件的评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 巴黎公社是世界上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 19世纪中期,马克思撰写了《资本论》等著作

C. 1864年,英法等国的工人代表成立“第一国际” D.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

12. 在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章西女王领导、封建王公大量参与,这说明这场起义( )

A. 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目的 B.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C. 以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目标 D. 消除了印度国内的阶级矛盾

13. 一位俄国地主写道:“废除农奴制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我看到农民同他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两个完全平等的人在交谈。”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农奴获得与地主等额份地 B. 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C. 农奴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D. 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14. 美国名将谢尔曼曾说:“(这场战争)就是要让南方人和他们的子孙后代得到刻骨铭心的教训,永远不敢再想要独立!永远不敢诉诸战争!”材料表明这场战争的成就是( )

A. 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B.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15. “以前日本是个典型的封建国家,到19世纪末它的国力不断上升,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促使日本实现跨越的根本因素是( )

A. 倒幕运动,结束幕府统治 B. 天皇亲政,重掌国家实权

C. 对外扩张,推行军国主义 D. 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

16. 下表是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美、德四国工业产值变化表。对表中四国工业实力的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

A. 美国的变化主要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B. 德国因拥有最广阔的殖民地而发展迅速

C. 英国的变化源于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D. 法国晚于美、德开展工业革命发展滞后

17. 伦敦市场1907年5月2日的物价变化情况当天就传到了纽约。这是由于发明了( )

A. 飞机 B. 电报 C. 轮船 D. 网络

18. “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这观点出自( )

A. 《神曲》 B. 《战争与和平》 C. 《物种起源》 D.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9. 1914年9月,协约国的生铁、钢、煤等重要军需品产量均落后于同盟国,到1917年却都大幅超过同盟国。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意大利背弃同盟国集团 B. 协约国突破工业技术

C 十月革命爆发俄国退战 D. 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

20. 一战后,美、英等国从支持日本接收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到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该转变反映了( )

A. 美英尊重维护中国主权 B. 日本的国力走向衰落

C. 美英不愿日本独霸中国 D. 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21. 1917年俄国的一场革命后,君主专制统治结束,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权。这场革命是( )

A. 二月革命 B. 四月革命 C. 七月革命 D. 十月革命

22. 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出现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为此苏联开始大规模地把农民的土地和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化。由此可知,它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B. 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C. 服务于工业化需要 D. 调整农轻重产业比重

23. “各工业企业制定公平竞争法规,确定各企业的生产模式、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数。”这一规定属于罗斯福新政中的( )

A. 整顿金融体系 B. 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 调整农业政策 D.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24. 美国通过国家干预手段基本解决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但到20世纪70年代再次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这说明( )

A.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影响深远 B. 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仍然存在

C. 国家干预经济模式违背经济规律 D. 美国逐渐丧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25. 20世纪30年代,多国出现国家恐怖,其中对内制造“国会纵火案”、掀起反犹狂潮的国家是( )

A. 德国 B. 意大利 C. 奥地利 D. 日本

26. 毛泽东论述二战时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问题的枢纽在欧洲。……(欧洲战场的转折)就决定了法西斯和反法西斯两大阵营的命运。”充分证明这一论断的是( )

A. 德国闪击波兰 B. 苏联赢得莫斯科保卫战

C. 日本偷袭珍珠港 D.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27. 美国高呼着“共产主义的威胁”发动“冷战”,却干着控制别国、扩大本国利益的勾当。这反映“冷战”的根本目的是( )

A. 控制西欧 B. 遏制苏联 C. 扼杀中国 D. 称霸世界

28. 欧洲地区的某一组织,其成员国用“一个声音说话”并“使用统一的货币”。该组织是( )

A. 欧洲共同体 B. 欧洲联盟 C.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D. 欧洲煤钢共同体

29. 1991年底苏联解体,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给我们留下的最重要的启示是( )

A. 建立健全计划经济体制 B. 依据本国国情制定经济政策

C. 以自由主义思想为指导 D. 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30. 2019年美国将从中国进口的2000多亿美元商品的关税提高到25%。美国这一做法表明( )

A. 多极化趋势逐步加强 B. 全球化违背历史潮流

C. 全球化并非一帆风顺 D.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二、历史诊所:共10分。

31. 重大历史事件影响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以下描述有五处错误,请找出错误并改正。

14世纪中叶,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以人为中心,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称被称为理性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1791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第一国际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917年11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十月革命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杜鲁门、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极大地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

(1)错误: 改正:

(2)错误: 改正:

(3)错误: 改正:

(4)错误: 改正:

(5)错误: 改正:

三、材料解析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2. 近代以来,世界日益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随着欧洲的海外扩张各地区的民族相互发生直接交往;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烟草、花生、西红柿等作物开始传入欧洲、亚洲;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观念开始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世界历史观。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材料二

(2)观察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新式交通工具的进步之处,并分析其对世界市场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 博鳌亚洲论坛2020年6月2日发布的《疫情与变化的世界》专题研究报告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是首个真正的“全球化疫情”,人类历史上首次主动为传染病防控按下全球经济的暂停键,为疫情打下鲜明的全球化烙印。

——摘编自新华社北京2020年6月2日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全球化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33. 亚非拉国家逐步摆脱殖民统治,作为独立政治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

(1)从材料一①②两条进军路线中,选出玻利瓦尔的进军路线,并指出他所反对的殖民者。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英法等西方殖民帝国遭到了沉重打击和削弱,亚洲、北非地区多国取得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非洲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热情也不断高涨。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非洲共有45个国家获得了独立。

——摘编自教师教学用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后半期非洲国家普遍获得独立的原因。

材料三 在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上,亚非国家领导人一起重温“万隆精神”,倡议亚非国家继续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反对霸权主义、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开启亚非国家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摘编自2015年万隆会议纪念活动讲话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万隆精神”形成的时间,简析当今“万隆精神”仍然得到亚非国家高度认可的原因。

四、活动与探究:共14分。

34. 法律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民法大全》规定: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戒。“一切人都是自由的”,不自由的奴隶不是天生的,而是人为的,赞成“释奴的善举”,取消被释自由人的等级差别,一律给予完全的自由和公民资格。

——摘编自孙义学《高校世界历史配套教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民法大全》的实质及其进步之处。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材料二出自哪一法律文献?指出其确立的政体及议会限制王权的方式。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并简析华盛顿理解的总统职责。

材料四 二战后,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国际法律法规。如《联合国宪章》在采取有效集体办法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范了成员国之间的关税与贸易秩序。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4)根据材料四,概括二战后世界秩序的发展特点。

(5)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在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中应如何发挥法律的作用?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4878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