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历史试卷(非毕业年级)
一、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1分.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各流派提出了不同的治世方案。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方案最适合当时的社会形势?( )
A.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 B.墨家:互助互爱,反对战争
C.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法家:提倡法治,强化集权
2.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 )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3.2016年10月22日,中国在法国冈城举办了《共同见证:1937年南京大屠杀》主题展,共展出270余幅历史照片、50余件物品、信件、证词以及视频资料,揭露了侵华日军残酷屠杀中国军民的暴行。其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
A.侵华日军老兵的战争回忆录
B.当年受害者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照片
D.国际友人当时的记录与评论
4.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如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战胜利后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敌》的漫画.这幅漫画主要反映了国民党( )
①积极准备内战
②在政治上欺骗人民
③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赢得时间
④争取抗战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你不可能看到( )
A.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B.
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飞成功
C.
解放牌载重汽车投入运输
D.
青藏铁路通车
6.如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 )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7.如图所示内容集中体现了( )
A.世界各国空前团结
B.世界贸易自由化完全实现
C.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8.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
A.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B.印度河、恒河﹣﹣古埃及﹣﹣金字塔
C.尼罗河﹣﹣古印度﹣﹣甲骨文
D.黄河、长江﹣﹣中国﹣﹣种姓制度
9.如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③处应填写的是( )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10.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文艺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创新”为话题进行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准备的发言卡片,你认为正确的是( )
甲:文艺复兴不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古,而是新型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乙:文艺复兴完全是古希腊民主政治在经过中世纪低潮以后的全面复兴
丙:文艺复兴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丁:文艺复兴是当时人们不满足教会的精神控制,试图完全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一场运动。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11.如果把“议会对王权的胜利”“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这个单元的而主题应是 )
A.新体制的创立 B.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C.工业文明的浪潮 D.民族复兴新探索
12.如表是有关“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扩大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内容,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 )
A.A B.B C.C D.D
13.《大国崛起》中提到: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 它不仅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这段材料说明拿破仑战争( )
①是法国大革命的组成部分
②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③侵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
④被欧洲反法联军打败.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苏联早期的二林刀刃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政策指的是( )
A.开展赫鲁晓夫改革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进行戈尔巴乔夫改革 D.形成斯大林模式
15.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集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A.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B.水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16.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谈到:“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东牵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穿越非洲、连接亚欧,是世界上跨度最长、最具潜力的合作带。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开辟丝绸之路的朝代及丝绸之路在当时发挥的重要作用。
材料二
汉、唐、两宋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比较表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海上丝绸之路”从汉朝以来交往越来越发达的原因。
②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海上丝绸之路”从汉朝以来强化管理所起到的作用。
材料三 在2015年全国两会外长记者会上,有外国记者提问,有人将“一带一路”比作“马歇尔计划”,问中国对此如何看待。外交部长王毅做了精彩回答:“一带一路” 比作“马歇尔计划”古老得多,也年轻得多,二者不可用同日而语。说古老,是因为“一带一路” 传承者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丝绸之路精神。我们要把这条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互通有无的路走下去,并且让它焕发新的时代光芒。说年轻,是因为“一带一路”
诞生于全球化时代,它是合作开放的产物,而不是地缘政治的工具,更不能用过时的冷战思维去看待。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前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利条件。
17.社会的发展影响着教育体制的变革和教育内容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弟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1)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被统治阶级垄断,孔子打破了这一局面,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是如何打破这一局面的?观察如图《汉代讲学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代讲学的最该学府叫什么?
材料二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八股取士的危害。科举考试被终结的而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绅士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朋友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教育改革之始。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语、中文外,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要内容,洋务教育逐渐迈向近代化……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开设的新学堂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兴起后、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分别创建第一所新式学校名称。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在教育内容上变化的总趋势。概括中国传统教育与近代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向上的主要不同点。
18.中外历史上杰出人物的活动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 资料记载:民国初年对我国300名中小学生调查统计,他们崇拜的二十位历史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
材料二 2017年,我市某区对在校初中生3000人进行了历史问卷调查,统计出了对我国现代历史影响较大的是位历史人物。统计结果(部分)如表:
(1)材料一中华盛顿是唯一一位进入我国中小学生崇拜对象前十名的外国人。请回答华盛顿能够当选的理由。
(2)材料二中,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物,请概括两位伟人对中国历史做出的最杰出贡献。
(3)材料一、二两则统计时隔一百多年,学生们都把孙中山排列于前,请你回答孙中山的重大贡献。
19.科技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爱因斯坦说,在牛顿时代,牛顿的道路是一位具有最高理想思维能力和创造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道路理你的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思想。
(1)牛顿、爱因斯坦的重大成就推动了物理学思想的发展。请各举一例。
材料二 如图“1790﹣1850年英国煤产量增长图”
材料三 2015年8月11日,生活在国际空间站内的宇航员们首次品尝了他们在太空种植出来的生菜。科学家们把这一舌尖上的味道,看做是载人飞船前往火星卖出的重要一步。
﹣﹣华龙网
(2)材料二中,英国煤产量自1790年后迅速增长,这与工业革命中动力机械水平提高密不可分,请指出动力机械水平提高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及成就。
(3)材料三体现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它体现出科学技术在哪两大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材料四
(4)综合上述四则材料,谈谈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历史试卷(非毕业年级)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1分.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各流派提出了不同的治世方案。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方案最适合当时的社会形势?( )
A.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 B.墨家:互助互爱,反对战争
C.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法家:提倡法治,强化集权
【考点】2P:百家争鸣.
【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把握春秋战国时期各流派不同的治世方案中最适合秦朝当时的社会形势的方案.
【解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药方更‘对症’当时的社会形势”,联系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赏识.与题意相符.秦统一后建立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故选D.
2.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 )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考点】93:维新派和洋务派.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戊戌变法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分析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的维新派的主张,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主张变法维新.
故选B.
3.2016年10月22日,中国在法国冈城举办了《共同见证:1937年南京大屠杀》主题展,共展出270余幅历史照片、50余件物品、信件、证词以及视频资料,揭露了侵华日军残酷屠杀中国军民的暴行。其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
A.侵华日军老兵的战争回忆录
B.当年受害者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照片
D.国际友人当时的记录与评论
【考点】A7:南京大屠杀.
【分析】本题考查南京大屠杀的最有力的证据,考查历史研究的史料问题.
【解答】史学研究涉及到史料选择的问题.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主要是直接反应相关历史的遗迹或遗物,第二手史料则是存在转述现象,如回忆录、著作、控诉材料等.第一手史料比第二手史料可信度高.
故选C.
4.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如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战胜利后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敌》的漫画.这幅漫画主要反映了国民党( )
①积极准备内战
②在政治上欺骗人民
③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赢得时间
④争取抗战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考点】AE: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庆谈判的认识.
【解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抗战胜利后”“和平方案”以及代表蒋介石的小人及他手中的兵器,联系所学可知,抗战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但为了进一步赢得备战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邀请中共派代表到重庆谈判,故①②③符合图片信息和历史史实.
故选B.
5.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你不可能看到( )
A.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B.
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飞成功
C.
解放牌载重汽车投入运输
D.
青藏铁路通车
【考点】C9:一五计划.
【分析】本题考查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1953年到1957年我国实施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你将不可能看到的选项.当时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1956年底,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不是青藏铁路.
故选D.
6.如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 )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考点】D5: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的原因.识记我国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的相关史实.
【解答】根据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在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和1984年开放沿海城市.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不符合题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在20世纪90年代,主要针对西部内地,不符合题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如图所示内容集中体现了( )
A.世界各国空前团结
B.世界贸易自由化完全实现
C.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考点】PC: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的外交成就.
【解答】据图示所知,我国北京将举办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而迄今为止中国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截至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确定为中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印度、俄罗斯、巴西等57个.2016年4月14日至15日,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美国华盛顿举行.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共同主持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增长框架、国际金融架构、投资和基础设施、金融部门改革、国际税收合作、反恐融资、绿色金融及气候资金等议题,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以上内容反映了中国外交成就及参与国际事务.
故选C.
8.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
A.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B.印度河、恒河﹣﹣古埃及﹣﹣金字塔
C.尼罗河﹣﹣古印度﹣﹣甲骨文
D.黄河、长江﹣﹣中国﹣﹣种姓制度
【考点】F5:《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分析】本题以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为切入点,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
【解答】据所学知, 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故选A.
9.如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③处应填写的是( )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考点】FC:罗马帝国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了罗马帝国的建立.
【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③时间为公元前27年开始可知是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
故选B.
10.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文艺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创新”为话题进行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准备的发言卡片,你认为正确的是( )
甲:文艺复兴不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古,而是新型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乙:文艺复兴完全是古希腊民主政治在经过中世纪低潮以后的全面复兴
丙:文艺复兴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丁:文艺复兴是当时人们不满足教会的精神控制,试图完全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一场运动。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考点】H1:文艺复兴运动.
【分析】本题以“文艺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创新”为话题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度文艺复兴的认识.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天主教会和封建神学桎梏着人们的思想,文艺复兴开始时,人们只能借用古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来宣传自己的主张,因而人们称之为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不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古,而是新型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斗争,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文艺复兴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甲和丙准备的发言正确.
故选D.
11.如果把“议会对王权的胜利”“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这个单元的而主题应是 )
A.新体制的创立 B.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C.工业文明的浪潮 D.民族复兴新探索
【考点】H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H8:美国独立战争;HD:法国大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法国、美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点.识记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以及法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政体等相关史实.
【解答】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依据1787年宪法,美国进行了总统大选,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经过法国公民的斗争,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政体.结合题干信息可知,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新体制的创立.
故选A.
12.如表是有关“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扩大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内容,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 )
A.A B.B C.C D.D
【考点】J3:《共产党宣言》.
【分析】本题以表格的形式,考查《共产党宣言》的相关知识.
【解答】据所学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故选C.
13.《大国崛起》中提到: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 它不仅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这段材料说明拿破仑战争( )
①是法国大革命的组成部分
②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③侵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
④被欧洲反法联军打败.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考点】HH:评价华盛顿与拿破仑.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拿破仑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材料“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可知:拿破仑战争是法国大革命的组成部分;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侵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D项“被欧洲反法联军打败”在材料中不能体现.
故选C.
14.苏联早期的二林刀刃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政策指的是( )
A.开展赫鲁晓夫改革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进行戈尔巴乔夫改革 D.形成斯大林模式
【考点】L4:苏俄新经济政策.
【分析】本题以苏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政策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解答】据“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可知,苏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政策指的是实施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到1925年底,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故选B.
15.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集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A.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B.水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考点】O4:美国的冷战政策及措施.
【分析】本题以“世界已分为‘集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为依托,考查冷战政策.
【解答】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集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就是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16.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谈到:“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东牵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穿越非洲、连接亚欧,是世界上跨度最长、最具潜力的合作带。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开辟丝绸之路的朝代及丝绸之路在当时发挥的重要作用。
材料二
汉、唐、两宋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比较表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海上丝绸之路”从汉朝以来交往越来越发达的原因。
②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海上丝绸之路”从汉朝以来强化管理所起到的作用。
材料三 在2015年全国两会外长记者会上,有外国记者提问,有人将“一带一路”比作“马歇尔计划”,问中国对此如何看待。外交部长王毅做了精彩回答:“一带一路” 比作“马歇尔计划”古老得多,也年轻得多,二者不可用同日而语。说古老,是因为“一带一路” 传承者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丝绸之路精神。我们要把这条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互通有无的路走下去,并且让它焕发新的时代光芒。说年轻,是因为“一带一路”
诞生于全球化时代,它是合作开放的产物,而不是地缘政治的工具,更不能用过时的冷战思维去看待。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前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利条件。
【考点】3H: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O4:美国的冷战政策及措施;PD: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把握开辟丝绸之路的朝代及丝绸之路在当时发挥的重要作用.
(2)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有关知识,把握“海上丝绸之路”从汉朝以来交往越来越发达的原因.
(3)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考查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4)本题考查当前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利条件.
【解答】(1)丝绸之路开通于西汉.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开通奠定了基础.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珍奇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2)选作①.依据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从汉朝以来交往越来越发达.汉代可达东南亚和南亚,唐朝和两宋可达波斯湾、红海,两宋还可达非洲东海岸.“海上丝绸之路”从汉朝以来交往越来越发达的原因是:唐朝及两宋时期经济繁荣;宋朝时期,中国的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已经有较大的发展,船体的隔舱、指南针等对航海有极大促进作用的发明已经出现;经济重心的南移;唐宋实行开放的外交政策等.选作②,“海上丝绸之路”从汉朝以来管理越来越规范.汉代专设官员管理“海上丝绸之路”,唐朝设市舶司,两宋设市舶司并制定相关的法律,对官员也有一定的限制.“海上丝绸之路”从汉朝以来强化管理所起到的作用是有利于中外文明交流;促进唐、两宋的经济繁荣.
(3)据所学知,在冷战期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复兴欧洲经济的马歇尔计划,接受这项援助的是西欧国家,东欧国家在苏联的影响下没有接受这项援助,通过对西欧的经济进行援助,美国达到了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目的.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古代海陆丝绸之路奠定历史基础;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提升综合国力;中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日益加强.
故答案为:
(1)西汉;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2)①唐朝及两宋时期经济繁荣;宋朝时期,中国的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已经有较大的发展,船体的隔舱、指南针等对航海有极大促进作用的发明已经出现;经济重心的南移;唐宋实行开放的外交政策等.②有利于中外文明交流;促进唐、两宋的经济繁荣.
(3)对西欧的经济进行援助;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4)古代海陆丝绸之路奠定历史基础;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提升综合国力;中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日益加强.
17.社会的发展影响着教育体制的变革和教育内容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弟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1)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被统治阶级垄断,孔子打破了这一局面,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是如何打破这一局面的?观察如图《汉代讲学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代讲学的最该学府叫什么?
材料二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八股取士的危害。科举考试被终结的而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绅士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朋友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教育改革之始。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语、中文外,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要内容,洋务教育逐渐迈向近代化……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开设的新学堂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兴起后、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分别创建第一所新式学校名称。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在教育内容上变化的总趋势。概括中国传统教育与近代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向上的主要不同点。
【考点】2O:老子和孔子;7A: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狱;99:清末民初的文化 教育与社会生活;PD: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以孔子的教育成就和《汉代讲学图》为依托,考查的是儒家教育发展的知识.
(2)本题以顾炎武的话为依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知识.
(3)本题以中国教育发展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我国近代教育发展的知识.
(4)本题以中国教育发展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中国教育发展的知识.
【解答】(1)材料“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弟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反映的是孔子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被统治阶级垄断,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汉代讲学图》反映的是汉代儒学教育发展的状况,汉武帝在长安创办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2)由材料二“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可知八股取士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扼杀了人才.1905年清政府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新式教育体制,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3)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状况.洋务运动时期,为办理洋务,培养人才,洋务派创办了京师同文馆.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创办的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4)由材料三“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绅士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维新派开设的新学堂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在教育内容上变化的总趋势由儒学向西学迈进.中国传统教育与近代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向上的主要不同点是: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绅士的制度;鸦片战争后培养近代实用人才.
故答案为:
(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太学.
(2)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扼杀了人才.标志:1905年清政府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
(3)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
(4)总趋势:由儒学(学习四书五经)向西学迈进.不同点: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绅士的制度;鸦片战争后培养近代实用人才.
18.中外历史上杰出人物的活动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 资料记载:民国初年对我国300名中小学生调查统计,他们崇拜的二十位历史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
材料二 2017年,我市某区对在校初中生3000人进行了历史问卷调查,统计出了对我国现代历史影响较大的是位历史人物。统计结果(部分)如表:
(1)材料一中华盛顿是唯一一位进入我国中小学生崇拜对象前十名的外国人。请回答华盛顿能够当选的理由。
(2)材料二中,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物,请概括两位伟人对中国历史做出的最杰出贡献。
(3)材料一、二两则统计时隔一百多年,学生们都把孙中山排列于前,请你回答孙中山的重大贡献。
【考点】HH:评价华盛顿与拿破仑;94:孙中山的历史功绩;C1:新中国成立;CB:三大改造完成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6:改革开放的成就和意义;D7:中共十二大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分析】本题考查华盛顿、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掌握四位伟人的历史功绩.
【解答】(1)据材料一“资料记载:民国初年对我国300名中小学生调查统计,他们崇拜的二十位历史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能够当选的理由,他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独立.依据1787年宪法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2)毛泽东对中国历史做出的最杰出贡献是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成立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探索.邓小平对中国历史做出的最杰出贡献是实行改革开放,指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3)孙中山的重大贡献是领导了辛亥革命,成立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故答案为:
(1)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独立.依据1787年宪法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2)毛泽东: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成立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探索;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指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3)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成立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19.科技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爱因斯坦说,在牛顿时代,牛顿的道路是一位具有最高理想思维能力和创造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道路理你的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思想。
(1)牛顿、爱因斯坦的重大成就推动了物理学思想的发展。请各举一例。
材料二 如图“1790﹣1850年英国煤产量增长图”
材料三 2015年8月11日,生活在国际空间站内的宇航员们首次品尝了他们在太空种植出来的生菜。科学家们把这一舌尖上的味道,看做是载人飞船前往火星卖出的重要一步。
﹣﹣华龙网
(2)材料二中,英国煤产量自1790年后迅速增长,这与工业革命中动力机械水平提高密不可分,请指出动力机械水平提高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及成就。
(3)材料三体现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它体现出科学技术在哪两大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材料四
(4)综合上述四则材料,谈谈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考点】KC:近代科学家;I1:第一次工业革命;P1:第三次科技革命;PD: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本题以科技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为主题综合考查了牛顿、爱因斯坦的理论与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发明、涉及领域和影响等史实.
【解答】(1)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天文学领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领域创建微积分;在力学领域建立了完整的力学体系,其中“牛顿三定律”,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爱因斯坦是20世纪伟大科学家之一,他在20世纪初提出的相对论,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还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辨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
(2)材料二中,英国煤产量自1790年后迅速增长,这主要源于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3)材料三“2015年8月11日,生活在国际空间站内的宇航员们首次品尝了他们在太空种植出来的生菜.科学家们把这一舌尖上的味道,看做是载人飞船前往火星卖出的重要一步.”新闻体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宇航员”体现了航天技术领域的成果;“在太空种植出来的生菜”体现了生物技术的突破.
(4)综合上述四则材料,谈谈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可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但科技也是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人类,也能过毁灭文明,发展科学技术,要树立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观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故答案为:
(1)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体系,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
(2)瓦特,改良蒸汽机.
(3)第三次;航天技术;生物技术.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可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但科技也是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人类,也能过毁灭文明,发展科学技术,要树立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观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