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历史

山东省滨州市2016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滨州市2016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历史试题。试卷分为两个部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部分包含25道题目,每题2分,涵盖了中国古代、近现代以及世界历史的多个重要知识点。非选择题部分包括四道题,涉及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唐朝贞观之治、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苏联工业化、美国崛起及冷战等方面的内容。

所涉及的知识点

中华文明的延续性,中国古代、近现代以及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因素。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滨州市二〇一六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历 史 试 题

温馨提示: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人类历史上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代文明。下列各项中属于儒家学派治国主张的是

A.“兼爱”“非攻” B.“法治”,中央集权

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为政以德”,以“礼”治国

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是指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下图所示的这条古代商路连接着中国与世界,沟通了历史与未来。西汉时期为开辟这条商路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A.张骞 B.卫青 C.蒙恬 D.霍去病

4.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的落后状态。南宋时,苏、湖、常、秀(秀水,今浙江嘉兴)有“天下粮仓”之美称。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A.纸币“交子”的出现 B.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C.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D.筒车的广泛应用

5.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一直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清朝政府为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A.文成公主入藏 B.澶渊之盟

C.岳飞抗金 D.设置驻藏大臣

6.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科技发明属于宋代的是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读右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

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8.陈旭麓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由1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是

A.鸦片战争的炮声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甲午战争的惨败 D.中华民国的成立

9.《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上述材料表明

A.中国已经完全成为了美国的殖民地

B.帝国主义完成了对中国的瓜分

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0.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史实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创立兴中会 B.成立中国同盟会

C.领导辛亥革命 D.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11.九年级(4)班的同学为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设计的“历史图片”中,最适用于新文化运动的是

A.民主科学,解放思想 B.人文主义,破除神权

C.爱国进步,唤醒同胞 D.三民主义,革命号角

12.李晓明同学搜集到下面三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黄继光 邱少云

A.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 B.抗美援朝

C.解放西藏 D.大炼钢铁运动

13.票据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右图的票据见证了

A.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加强法制建设

14.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新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发出声音开始于

A.1945年联合国成立大会 B.1955年万隆会议

C.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5.下表中的数据来自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的一份档案,分析这组数据,你认为小岗村农民收入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 B.“包产到户”的推行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D.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推广

16.1997年7月1日,董建华致辞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将竭尽全力,维持香港一贯的生活方式,维持香港的自由经济体系……确保国际大都会的活力。”此时中国

A.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B.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C.中英谈判解决了香港问题 D.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7.“右图是英国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他创作的这一人

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上面对这幅世界名画的介绍,错误

的一项是

A.名画的作者

B.作者的国籍

C.画作的名称

D.画作所体现的核心思想

18.“欧洲人说,他发现了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是一个有功之臣;印第安人说,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掠夺我们的财富,是一个恶魔。”这里的“他”是

A.哥伦布 B.达·伽马 C.迪亚士 D.麦哲伦

19.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终于确立起“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这一体制在当时代表的是

A.教会和国王的利益 B.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利益

C.国王和贵族的利益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利益

20.下面是法国历史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②制宪议会制定《人权宣言》 ③雾月政变 ④热月政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④②① D.①④③②

21.十月革命的胜利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成了现实。十月革命的领导者和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分别是

A.列宁 马克思和恩格斯 B.列宁 斯大林

C.斯大林 马克思和恩格斯 D.斯大林 马克思和列宁

22.对比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它们的相同点是

A.诱因都是对外侵略战争的失败 B.都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

C.都摆脱了民族危机 D.都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政治

23.尊重中国的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上述内容出自

A.《凡尔赛和约》 B.《联合国宣言》

C.《九国公约》 D.《慕尼黑协定》

24.照片锁定了瞬间即逝的历史片段,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影像资料。若要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选择下列哪几幅照片

①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②激战后的凡尔登 ③雅尔塔会议 ④诺曼底登陆

A.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③④

25.最后一节历史课,张杰同学总结了三年的历史学习,得出如下认识,但其中一项有许多同学不能认同,这一项是

A.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B.近代,外国列强的侵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C.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21世纪是经济和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安宁太平的理想境界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1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5分,共50分。

26.改革和创新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改革的哪项措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这次改革对秦国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答案:商鞅变法(1分);奖励军功(1分);作用:秦国通过变法富强起来,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2分)

材料二 孝文帝召见群臣,说:“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

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和罢官。”

(2)孝文帝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材料二中孝文帝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这次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答案: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1分);学汉语(1分);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统治区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1分)

材料三

(3)根据所学回答,“贞观新政”在赋役制度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改革?三省中负责执行政令的是哪一机构?“贞观新政”促使唐朝出现了怎样的局面?(4分)

答案:轻徭薄赋,并允许纳物代役,减轻人民负担(2分);尚书省(1分);贞观之治(1分)

(4)根据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认为改革和创新对历史发展有何作用?(1分)

答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改革或创新能促进历史发展或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言之有理即可,1分)

27.2016年7月1日,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95周年华诞。95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伟业,一首首赞党颂党的经典旋律激励着几代人,反映出人民的心声和时代的风貌。

歌曲一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民主好处多……

(1)中国共产党是哪一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探索出一条什么样的正确革命道路?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哪些努力?(4分)

答案:1921年(1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分);努力: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开展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设敌后根据地,发动百团大战等。(2点2分)

歌曲二 《长征组歌》——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 野茫茫,高原寒 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毡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克饥志越坚,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高于天。

(2)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歌曲体现了红军的哪些革命精神?(3分)

答案: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1分);精神: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2分)

歌曲三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反映出人民地位高?(2分)

答案: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分)

(4)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什么样的建设道路?(1分)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分)

(5)根据上述问题的回答,说说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1分)

答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旧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等。(1分)

28.近现代社会,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发展水平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兰开夏棉纺厂 图二 爱迪生制作的灯泡 图三 早期汽车

(1)从图一可以看出,工业革命后生产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图二、图三是哪次科技革命中的重大发明?列举这次科技革命中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4分)

答案:由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电力和石油。(2分)

材料二

图四 江南制造总局 图五 上海机器织布局

(2)图四、图五反映了中国的哪次近代化探索活动?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型的工业?(3分)

答案:洋务运动(1分);图四属于军事工业(重工业),图五属于棉纺织业(轻工业)(2分)

材料三 1926年,苏联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启动了工业化的进程。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全面加速。当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危机困境时,苏联经济却高速发展,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九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回答,苏联为迅速实现工业化采取了哪些措施?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被称为什么?(3分)

答案:措施:优先发展重工业;实施“五年计划”(2分);斯大林模式。(1分)

材料四 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是国家投入巨资建设的一个特大型企业。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了公司体制,发展了大批子公司和参股公司。1995年,宝钢集团营业总额达470亿元,出口钢材150万吨,进出口总额达15亿美元。

——岳麓版高中历史《经济成长历程》

(4)材料四反映出我国要建立怎样的经济体制?这一经济体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答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1分)

2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实力的此消彼长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岳麓版高中历史《政治文明历程》

(1)完成美国崛起之路大事年表(6分)

答案:①美国独立战争;(1分)②维护美国国家统一,废除了黑奴制,为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奠定了基础(2分);③罗斯福新政(1分);④开创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使美国渡过了危机。(2分)

(2)材料一反映出美国怎样的全球战略?为此提出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3分)

答案:遏制苏联、称霸世界(1分);冷战政策(1分);(出台)杜鲁门主义。(1分)

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欧一直处于世界的主导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大国崛起,并进行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沦为二三流国家的西欧诸国意识到,只有联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发展经济、维护自己的安全,并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九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二说明,二战后西欧诸国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

为促进欧洲的联合,西欧诸国有何重大举措?(3分)

答案:发展经济、维护自己的安全,并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1分)20世纪60年代成立了“欧洲共同体”;20世纪90年代成立欧洲联盟。(2分)

材料三 苏联解体后的部分世界重要力量

——摘编自《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4)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答案:两极格局崩溃,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1分)

(5)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面对这种趋势,你认为中国该如何面对?(2分)

答案: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1分);中国应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地位;大力发展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分)

滨州市二〇一六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1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5分,共50分。

26.(12分)

(1)商鞅变法(1分);奖励军功(1分);作用:秦国通过变法富强起来,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2分)

(2)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1分);学汉语(1分);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统治区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1分)

(3)轻徭薄赋,并允许纳物代役,减轻人民负担(2分);尚书省(1分);贞观之治(1分)

(4)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改革或创新能促进历史发展或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言之有理即可,1分)

27. (11分)

(1)1921年(1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分);努力: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开展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设敌后根据地,发动百团大战等。

(2点2分)

(2)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1分);精神: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2分)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分)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分)

(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旧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等。(1分)

28.(12分)

(1)由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电力和石油。(2分)

(2)洋务运动(1分);图四属于军事工业(重工业),图五属于棉纺织业(轻工业)(2分)

(3)措施:优先发展重工业;实施“五年计划”(2分);斯大林模式。(1分)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1分)

29.(15分)

(1)①美国独立战争;(1分)②维护美国国家统一,废除了黑奴制,为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奠定了基础(2分);③罗斯福新政(1分);④开创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使美国渡过了危机。(2分)

(2)遏制苏联、称霸世界(1分);冷战政策(1分);(出台)杜鲁门主义。(1分)

(3)发展经济、维护自己的安全,并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1分)20世纪60年代成立了“欧洲共同体”;20世纪90年代成立欧洲联盟。(2分)

(4)两极格局崩溃,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1分)

(5)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1分);中国应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地位;大力发展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分)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5013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