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白色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用2 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正确选项的字母涂黑。)
1. 西周建立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由此可知,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
A. 加强了西周统治 B. 实现了中央集权
C. 避免了割据分裂 D. 加强了思想控制
2. 历代王朝的变革,都必须顺应时代需求。汉武帝用惊人的“智慧”开创了大一统局面,在其多种“智慧”中,思想上推崇的是
A. 儒家思想 B. 法家思想 C. 道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3. 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以来,历代中央政府都进行了有效管辖,到清朝时设置的管辖机构是
A 西域都护 B. 宣政院 C. 驻藏大臣 D. 伊犁将军
4.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英国的考试制度却源于我国的科举制度,而我国的科举制度形成于
A. 隋文帝时期 B. 隋炀帝时期 C. 唐太宗时期 D. 唐玄宗时期
5. 120年前,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额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重、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灾难的《辛丑条约》。此条约的签订标志着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C.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6.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人们认识到仅仅依靠军事变革无法挽救民族危亡。此时,一群举人冲破长期沉闷局面,掀起一场救亡图存运动,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第一步。这场运动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7. 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取得的全国抗战以来首次胜利,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是
A 平型关大捷 B. 百团大战 C. 台儿庄战役 D. 武汉会战
8. 刘少奇在会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指出:“我们党要以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指针,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思想”。会议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次会议是
A. 瓦窑堡会议
B. 中共七大
C.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 中共八大
9. “新中国诞生刚年,就和朝鲜人民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明藏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做出以武方侵犯新中国的尝试。”这段话旨在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A.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 大大提高中国综合实力
C. 化解了中美之间的矛盾 D. 雪洗了中国的百年耻辱
10. 20世纪50-80年代,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4次调整、其中使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实现伟大变革的是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 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性交涉中的重要共识,后称为“九二共识”。这个共识是
A.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B. 两岸加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C. 反对台独,武力统一 D.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2. 下图《草地上的圣母》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传世作,画中没有丝毫宗教气味,作者借圣母之名歌颂普通女性美。作品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草地上的圣母 》
A. 浪漫主义 B. 理性主义 C. 人文主义 D. 民主主义
13.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推动了历史发展。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以蒸汽为新动力 B. 首先在英国发生
C. 以电力为新动力 D. 近代工厂的开端
14. 下表为1920年和1925年苏俄(联)粮食等部分经济指标,造成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农奴制度的废除 B.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C. 斯大林模式推动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15. 下图为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统计图。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 美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 B. 英国经济发展落后
C. 各国经济增长比较均衡 D. 日本经济发展迅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贞观初,太宗谓传臣日: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二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材料三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础上用40多年时间进行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战如期打赢,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下一步,到2035年,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在这个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材料二、二均摘编自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请举-例他在经济上的措施加以说明。在他统治期间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怎样的初心和使命?
(4)综合上述问题,你有何感想?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征出发前,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其他根据地也遭受挫折,中国革命面临着方向和道路的抉择。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1978年12月18日……这一天,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当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而“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导致我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民温饱都成问题,国家建设百业待兴。党内外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现在冉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红军进行长征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长征途中使中国共产党“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的重要会议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3)长征途中的那个重要会议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何相同之处?你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9年上半年,一群经验丰富、用意良善、赛智的政治家聚集巴黎,为下一次世界大战紧张地做着准备。当然,这完全不符合他们的本意。……与会储最关注的事情莫过于防止类似战争再次爆发,这本该是一场旨在结束战争的论战。
——【英】菲利普齐格勒著,周旭译,《战争之间1919-1939》
材料二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各缔约国应采取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北大西洋公约》
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端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
——《华沙条约》
材料三“这几年,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不断抬头,有时候还来势汹涵。但令人欣慰的是,面对这股逆流,越来越多的国家公开站出来予以抵制和反对。……我们将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继续站在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一边,继续站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一边,与各国一道,本着多边主义的理念,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摘自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2019年3月8日两会记者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政治家聚集巴黎”的会议名称,为什么说这个会议“为下一次世界大战紧张地做着准备”?指出此会与后来华盛顿会议的结果构成的国际关系格局。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大西洋公约》和(华沙条约》分别以哪个国家为首?由此形成怎样的国际关系格局?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