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历史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是江苏省连云港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涵盖了从中国古代到近现代历史的不同阶段,包括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历史。题目类型多样,涉及选择题、非选择题等,考察了学生对中国历史各阶段的重要事件、人物、制度及文化成就的理解和记忆。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主要考察了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的标志性事件、人物、制度和文化成就,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

一、选择题:

1.居住在右图所示房屋的原始居民,属于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聚落 D.河姆渡聚落

【答案】C

【解析】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

2. 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庄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有关知识。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大教育家和大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ACD的思想不包含为政以德。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3.下图是我国古代综合性地理学专著的书影。其作者是

A.郦道元 B.顾恺之 C.贾思勰 D.祖冲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郦道元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撰《水经注》四十卷。且其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所以答案选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4.下图所示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是

A.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B.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C.将唐典章引入日本 D.实现民族间大融合

【答案】B

【解析】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5.下图表达了我们对郑和的缅怀之情。我们主要缅怀他

A.促进民族团结 B.取得抗倭胜利 C.完成祖国统一 D.加强中外交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郑和最大的贡献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半个多世纪,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为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印度、阿拉伯和东非各国人民的友好来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6.下图为清政府颁发的“金奔巴瓶”。与此相关的制度

A.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B.推动了西藏地区经济发展

C.密切了汉藏间的文化交流 D.统一了藏族地区宗教信仰

【答案】A

【解析】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7.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下定这一禁烟决心的是

A.魏源 B.林则徐 C.曾国藩 D.左宗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有关林则徐的史实。这句话反映了林则徐禁烟的决心和勇气。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

8.右侧史料反映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① 民族② 民权③ 民生④ 民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右图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民主革命的思想的集中概括。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十六字政治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排除④ 民主,所以答案选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

9.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种“制度”产生于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雅典 D.古罗马

【答案】C

【解析】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西方文明之源。

10.下列成为“互联网+”行动计划技术基础的是

A.空间技术 B.原子能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计算机技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标志,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发展,可见计算机技术是“互联网+”行动计划技术基础的。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

11.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描绘了赢政

A.十年征战,统一全国 B.自称皇帝,君临天下

C.任免官员.中央集权 D.焚书坑儒,思想专制

【答案】A

【解析】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12.有学者认为:“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此时的”创新和文化繁盛”主要表现为

① 造纸术 ② 交子 ③ 活字印刷术 ④ 指南针普遍用于航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可以用排除法来做,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不是宋朝的成就,应该排除。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13.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这里的“两位先生”指

A. “求富”“科学” B. “共和”“科学”

C. “民主”“科学” D. “共和”“民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所以这里的“两位先生”指“民主”“科学”。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

14.下列表格内容记录的是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百团大战 D.豫湘桂战役

【答案】C

【解析】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15.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这一法案的通过,预示着英国

A.内战爆发 B.进入共和时代 C.光荣革命结束 D.确立君主立宪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内容出自《权利法案》,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法律文件,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的性质,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 “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托尔斯泰 B.凡·高 C.贝多芬 D.莎士比亚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梵高一生穷困潦倒,活着的时候,一共只卖出过1幅画。但他的短暂一生中却留下了大量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他是用心灵去作画。他说:“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现代文学和美术。

17.右侧知识结构的主题是

A.两极格局的形成 B.苏东的艰难探索

C.告别“雅尔塔” D.经济全球化趋势

【答案】D

【解析】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二、非选择题。(第36题10分,第37题12分,第38题14分,三题共36分。)

18.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文明国家的建设史。运用所学,回答问题。(10分)

(1)1953~1956 年间,是我国建设文明国家的重要节点。写出此时党和国家的总任务及一例外交成就。(3分)

(2)精神文明的基础是物质文明。写出下列史料中我国物质文明的主要成果,分析出现这些成果的主要原因。(3分)

(3)精神是文明的灵魂,蕴含着强大力量。概括下列史料中“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写出20世纪60年代我国两例国防科技成就。(4分)

【答案】(l)实现工业化,进行社会土义改造。(2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给分)。(l分)

(2)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2分)改革开放(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给分)。(l分)

(3)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2分)成功试验原子弹、导弹(氢弹)(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给分)。(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7年,我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着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3-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总统,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和完整体现,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的内容可知,我国物质文明的主要成果有: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为经济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科技教育与文化•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19.提升史学素养落实于历史学习过程。运用所学,回答问题。(12分)

(l)史实是提升史学素养的根基。时空定位与按时空排序以形成历史线索,是其首要任务。写出《神曲》出现的时间(世纪)与地点(国家)。指出“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等史实的共同主题。(3分)

(2)史料是提升史学素养的重要载体。用史料证明史实的客观性是其任务之一。概括下列史料的主要内容,这段史料是证明哪一史实客观性的证据之一?(3分)

(3)体验是提升史学素养的重要方法。概括下列史料中罗斯福倡导的精神内涵,指出当时美国人“恐惧”的主要原因,写出此后罗斯福采取的主要措施。(3分)

(4)客观准确地描述史事是史学素养提升的主要标志。写出你心目中的“杜鲁门主义”(要求:须有时间(年代)、地点(国家)、主要内容与自己心得等)。(3分)

【答案】(l)14世纪,意大利。(2分)世界市场的形成。(l分)

(2)俄共(布)调整经济政策的目的和主要内容。(2分)新经济政策。(l分)

(3)克服恐惧心理。(1分)经济大危机。(1分)新政(具体措施也可)。(l分)

(4)20世纪40年代、美国;(l分)对苏政策与对外方针;(l分)遏制苏联,称霸世界。(言之成理即可得分。l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神曲》,是著名意大利诗人但丁创作的长诗。写于1307年至1321年,带有“百科全书”性质,从中也可隐约窥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新航路开辟以后,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走上了工业革命的道路,对外侵略扩张,开始了掠夺。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的内容可知,这是俄共调整经济政策的目的和主要内容。是证明新经济政策的证据。新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完全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允许外资企业和国家暂时管理无力经营的企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史料中罗斯福倡导的精神内涵是克服恐惧心理。1929-1933年,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为了缓解矛盾,1933年,罗斯福上台,施行新政,有效的缓解了危机的危害,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苏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

20.学习历史可以提升认知图式。运用所学,回答问题。(14分)

(l)人的认知图式决定了人的敏感性和前瞻性。下列选自《议覆张佩纶靖藩服折(1884年)》的史料,体现了李鸿章的认知图式。概括甲中战胜日本的主要途径。写出当时清政府以“自强”为口号的运动名称。归纳乙中日本外交的主要特点。写出日本“变法”的主要内容。(6分)

(2)国际视野更能理解中国近代演变历程。写出下列史料中华盛顿会议确定“远东国际体系”的条约名称及主要内容。指出国民革命运动在1926年的代表性事例。(4分)

(3)研究历史人物,首先要理解历史人物。指出下列史料中近代知识分子“不能忍”的主要原因。写出毛泽东1949年“指点江山”的三例军事功绩。(4分〕

【答案】(l)增强海军力量。(l分)洋务运动。(l分)结交西方,获取支持。(1分)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文明开化,推行义务教育。(3分)

(2)《九国公约》。(1分)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2分)北伐战争。(l分)

(3)旧中国任人宰割。(1分)指挥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等胜利,推翻南京国民政府。(3分)

【解析】

的内容可知,日本外交的主要特点是结交西方,获取支持。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文明开化,推行义务教育。都是日本变法的内容。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国公约》是华盛顿会议确定“远东国际体系”的标志,其内容是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1926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开始,以打倒军阀,统一全国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5236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