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历史

精品解析:四川省广安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包含了2020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历史试题,主要涵盖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以及一些重要历史事件。题目涉及秦朝的政治制度、唐朝的盛世、洋务运动的影响、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冷战后的国际局势、美国南北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等多个方面。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历史的掌握情况,重点在于重要历史事件及其影响、政治制度演变、经济发展、国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2020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秦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开创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的措施是

A. 用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 用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 用“三司”代替行中书省 D. 用军机处代替议政王大臣会议

2.唐玄宗在位前期,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3.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这说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A. 表明《资政新篇》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收到成效

B. 达到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目的

C.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

4.武汉(包括汉阳,汉口和武昌)是座经历了中华民族奋斗与辉煌的英雄城市。下列各项,与武汉无关的是

A. “公车上书”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

B.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反动统治

C. 北伐军基本消灭吴佩孚主力

D. 中共中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总方针

5.“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它”指的是

A. 五四运动 B. 中国共产党成立

C.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D.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6.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西藏和平解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B. 《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和土地改革总路线的制定

C.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 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7.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

A. 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九大

8.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体表现在

A.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B.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C. 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 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

9.在新中国的各个建设时期,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下列各项,英雄模范人物与其贡献对应不正确的是

A. B.

C. D.

10.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十二铜表法》

C. 《查士丁尼法典》 D. 《拿破仑法典》

11.14世纪中叶起源于意大利,15、16世纪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的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贡献是

A. 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B. 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打破了“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

C.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D. 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下列关于《独立宣言》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件

B. 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但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

C. 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事实上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D. 号召建立无产阶级自己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13.英国工业革命开工业文明之先河,后来法国、美国、德国等国纷纷效仿。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不包括

A. 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B. 英法开始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C. 铁路时代到来 D.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4.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材料中的“一个公约”指的是

A. 《权利法案》 B. 《和平法令》

C. 《九国公约》 D. 《国策基准》

15.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其表现是

A. “解放者”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的南美洲独立运动

B.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C. 第一次亚非会议召开;不结盟运动兴起;所有非洲国家摆脱殖民枷锁

D. 世界贸易组织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

16.“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空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此则材料应出自

A 三国协约 B. 《联合国家宣言》

C. 《开罗宣言》 D. 《波茨坦公告》

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开始推行冷战政策。对下面《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示意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B. 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C. 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

D. 标志着西欧国家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

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社会的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在

A.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开始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B. 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开始出现

C. 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D. 石油化工、现代炸药、现代塑料工业等现代化学工业产生

二、非选择题

19.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抚今追昔,能引起我们诸多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从19世纪40年代起,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共计105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

——毛泽东

(1)从19世纪40年代起到20世纪初,列强发动了四次大的侵华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其中1856—1860年、1900年两次侵华战争侵略军都打进了当时中国的都城京师(北京),请分别说出这两次列强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

(2)甲午中日战争和1931~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都是日本蓄意挑起的侵华战争,前者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后者以中华民族的胜利而结束。两相比较,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3)全国抗战爆发后,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请列举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敌后战场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著名战役各一例。

材料二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4)19世纪英国占领的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司地方一区、“新界”三部分组成。英国是通过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割占香港岛的?

(5)根据材料二,香港能够顺利回归祖国的原因是什么?

20.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美国和日本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19世纪中期俄国、美国和日本各自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是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为什么会实施“新政”?根据材料二,分析罗斯福新政“新”在什么地方?

材料三 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为建立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3)1936年苏联新宪法公布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模式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苏联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4)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成效不大和苏联模式有什么关系?

本试卷的题干、答案和解析均由组卷网(http://zujuan.xkw.com)专业教师团队编校出品。

登录组卷网可对本试卷进行单题组卷、细目表分析、布置作业、举一反三等操作。

试卷地址:在组卷网浏览本卷

组卷网是学科网旗下的在线题库平台,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全学科、超过900万精品解析试题。

关注组卷网服务号,可使用移动教学助手功能(布置作业、线上考试、加入错题本、错题训练)。

学科网长期征集全国最新统考试卷、名校试卷、原创题,赢取丰厚稿酬,欢迎合作。

钱老师 QQ:537008204    曹老师 QQ:713000635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1347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