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历史

精品解析:山东省泰安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泰安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历史科目设计的。整套试卷共有15道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5分。内容涵盖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以及现代历史等多个方面,重点考察学生对中国古代、近现代历史事件的理解以及对国际历史事件的认知。题目涉及的范围广,包括但不限于古代帝王的治国理念、宋朝的政治改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国际关系演变等。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以及现代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特别是对重要历史人物、事件及其影响的理解。涵盖的知识点包括古代帝王治国理念、中国近代化探索、抗日战争、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等。

泰安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一、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下列皇帝最能秉持这一理念的是( )

A. 汉武帝 B. 唐太宗 C. 明太祖 D. 康熙帝

2.“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 建立刺史制度 B. 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C. 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D. 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3.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会议总结了红军创立以来的经验,通过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确立了( )

A. 创建革命军队

B.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C.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D. 开展游击战争

4.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巴黎和会 B. 西安事变 C. 北平和谈 D. 重庆谈判

5.歌曲《走进新时代》唱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始于( )

A. 中华民国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6.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在考察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时说:“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7.公元前4世纪,扫荡了叙利亚和埃及,回师占领了两河流域,灭波斯,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是( )

A. 亚历山大帝国 B. 罗马帝国 C. 西罗马帝国 D. 法兰西第一帝国

8.民主政治制度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罗马帝国时期,屋大维首创的政治形式是( )

A. 元首制 B. 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9.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B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C. 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D. 1804年《拿破仑法典》颁布实施

10.如下表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美国独立战争 B. 法国大革命 C. 美国内战 D. 冷战开始

11.习近平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资本论》的出版

C.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 新文化运动的掀起

12.1931年10月21日,美国政府为纪念一位伟大发明家的逝世曾下令停电1分钟;1979年,美国政府又花费了几百万美元,举行长达一年之久的纪念活动,来纪念这位伟人的某项发明诞生一百周年,这位伟人是( )

A. B.

C. D.

13.远离战争、珍爱和平是同学们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最大感悟。下列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B. 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C. 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D.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1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武器装备全面更新。苏制C﹣2坦克超过德“虎式”坦克的威力,大箭炮(“喀秋莎”)、强击机等新型武器都有极大地发展。其最主要原因是( )

A. 苏维埃政权建立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

C. 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D.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5.杜鲁门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以下说法不符合这一含义的是( )

A. 都是“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B. 都是以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 目的都是反苏反共以遏制共产主义

D. 都是以美国自身利益为出发点

二、(非选择题共35分)说明: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7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0分,第19题8分,共35分。

16.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是每个炎黄子孙的神圣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看材料一回答:为加强图一中对“A”地区管理,元朝首次建立的正式行政机构的名称是什么?请结合史实对图二中的“余”进行评价。之后的清政府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

材料二: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的首脑在开罗会晤,并于12月初发表《开罗宣言》。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等,必须归还中国。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提到的“台湾”是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被日本窃据的?该地区是在中国人民取得哪次反侵略战争胜利后回到祖国怀抱的?

材料三: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文化往来,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习近平中共十九大报告

(3)依据材料三写出海峡两岸“九二共识”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7.中华民族在文明交往、制度创新、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成就辉煌,为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交往篇】

材料一:他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其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

——翦伯赞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翦伯赞为什么称他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

【制度创新篇】

材料二: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暂,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的时间。秦朝哪项制度“创导”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材料三: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写出材料三中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的制度名称。这一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四: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推出一期封面报道《香港之死》,表示西方社会对香港回归后前景的担忧。2007年7月又发表了一篇《哎哟,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坦承12年前的预测错误,重新评价了香港,……香港可以继续繁荣昌盛。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美国《财富》杂志对香港评价转变,从另外一个角度佐证了中国共产党哪一伟大构想的正确性?

【维护和平篇】

材料五: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历史教师王老师在看这方面的书籍时,读到了一段关于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对某次战役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

(5)史沫特莱所指的这一战役提高了人民军队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次战役的名称。

材料六: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如下图):“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6)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万隆会议的性质是什么?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哪一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18.国情不同,道路不同。近代以来中外各国在道路探索的过程中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14世纪~19世纪上半期西方近代化的历程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1)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

材料二:中国近代化早期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及口号。

(2)⑤_____;⑥_____;⑦_____;⑧_____。

材料三:马克思主义引领下国际共运史中的中国道路

(3)写出材料三表一中⑨革命道路是什么?根据表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民族复兴道路”是什么?

19.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常有危机相伴。面对危机,世界各国都应该立足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赢得机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一些国家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一时期两例“国家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重大事件。

材料二: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

(2)结合所学知识按时间先后顺序写出材料二中的“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的名称。

材料三:在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后,德、意、日法西斯签订联合作战协定,声称三国“有毫不动摇的决心”,在这场战争“胜利结束前决不放下武器”,并“紧密合作”建立法西斯的“新秩序”。面对法西斯国家的联合行动,加强盟国内部的团结就显得非常重要。这张(如下图)美国的海报就是为此而印制的。图上文字为“团结,我们就能强大。”“团结,我们就能获胜。”画面上有密密层层裹着美、英、中、苏等国国旗的巨炮向天空轰击,驱散了空中浓重的阴霾,象征着盟国的团结具有巨大的力量,打开法西斯乌云,恢复世界光明……

——陈仲丹《墙头政治》

(3)面对法西斯国家的联合行动,盟国形成了“象征着盟国的团结具有巨大的力量”的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其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四: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给全球公共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形势令人担忧。当前,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疾病的斗争。

——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的发言

(4)依据材料四写出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国际社会的解决方法。

本试卷的题干、答案和解析均由组卷网(http://zujuan.xkw.com)专业教师团队编校出品。

登录组卷网可对本试卷进行单题组卷、细目表分析、布置作业、举一反三等操作。

试卷地址:在组卷网浏览本卷

组卷网是学科网旗下的在线题库平台,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全学科、超过900万精品解析试题。

关注组卷网服务号,可使用移动教学助手功能(布置作业、线上考试、加入错题本、错题训练)。

学科网长期征集全国最新统考试卷、名校试卷、原创题,赢取丰厚稿酬,欢迎合作。

钱老师 QQ:537008204    曹老师 QQ:713000635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1363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