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历史

精品解析:湖南省岳阳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涵盖了初中历史的多个重要知识点,包括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史。试卷设计注重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以及对外交往的理解,同时也考察了学生对近现代史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认知。此外,试卷还包括了对世界三大宗教、三角贸易、世贸组织等全球性历史事件的考察。

所涉及的知识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如分封制)、经济发展(如经济重心南移)、对外交往(如宣政院的设立);近现代史(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世界历史(如三角贸易、冷战政策、世贸组织)。

2020年岳阳市初中学业水水平考试卷

历史(开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量60分钟

一、选择题

1.“(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表明西周初年实行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与此相关的的思想流派及思想家分别是

A. 道家、老子 B. 墨家、墨子 C. 儒家、孔子 D. 儒家、孟子

3.《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主要反映了

A. 国家重点开发东南 B.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 东南地区赋税沉重 D.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4.我国历代政府都十分重视对边疆的有效管辖。下列举措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管辖的是

A. 设西城都护 B. 设安西都护府 C. 设澎湖巡检司 D. 设宣政院

5.某同学总结出一个朝代的特点:犁耕技术走向成熟:中外交流频繁;民族关系和谐;社会风气开放。这描述的是

A. 汉武盛世 B. 盛唐气象 C. 两宋辉煌 D. 康乾余辉

6.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多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 《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南京为通商口岸

B 《天津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C. 《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 《辛丑条约》一清政府赔款白银二亿两

7.”五岭速迤腾细浪,乌蒙磅确走泥丸。"这体现了长征中的

A.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C. 爱国主义精神 D. 集体主义精神

8.不做亡国奴,血肉筑长城。抗日战争中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神话是

A. 淞沪会战 B. 平型关大捷 C. 台儿庄战役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9.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城。在外线大量开做,这里的“基本任务”是

A. 收复延安 B. 挺进大别山 C. 解放北平 D. 渡江作战

10.下列时间轴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段历史,其中

A. ①段出现“大跃进”等“左”的错误 B. ②段主要任务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C. ③段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D. ④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1.邓小平说。“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得到根根本解决是在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12.关于世界三大宗教描述,正确的是

①世界三大宗教都诞生于亚洲 ②最先传入我国的是佛教

③目前国际通用的历法伊斯兰教有关 ④三大宗教都宣扬忍耐顺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3.关于“三角贸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以倾销工业品为中心 B. “归程”最残忍血腥

C. 英国是唯一贩奴国家 D. 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14.对表格中美国和德国的煤炭、钢产量变化的解读,结论正确的是

A. 美德工业发展后来居上超越英法 B.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重工业发展

C. 美国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 D. 美德掀起瓜分世界狂潮

15.对下面两次国际会议进行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 都为新的世界格局奠定基础 B. 都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C. 美国都是最大受益国 D. 都主张严惩德国和日本

16.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我们的决议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欧洲人民的未来,决定着他们是否生活在贫困之中,是否会对自私自利的极权主义者的威胁感到畏惧。”该“决议”是

A. 成立经互会 B. 实施马歇尔计划

C. 建立北约组织 D. 组建华约组织

17.2020年5月以来,非洲多国陆续在联合国等多个国际场合发声,力挺中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体现了中非兄弟般的深厚友谊。这种友谊开始于

A. 开罗会议 B. 雅尔塔会议 C. 万隆会议 D. 日内瓦会议

18.世贸组织的职能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世贸组织成立和中国加入的时间分别是

A. 1990年、2001年 B. 1990年、2002年

C. 1995年、2001年 D. 1995年、2002年

19.提出“研经究史为致用之具”的湘系经世派思想家是

A. 周敦颐 B. 胡安国 C. 陶澍 D. 王船山

20.1949年8月4日,率部举行起义,和平解放长沙的是

A. 毛泽东、彭德怀 B. 贺龙、彭德怀

C. 薛岳、陈赓 D. 程潜、陈明仁

二.非选择题

21.当代著名学者张维为主张以“良政和劣政”说取代西方传统专制与民主”的政治观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摘编自部编教材

材料二 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上仕途的现象。

——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四 “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摘自部编教材

(1)根据材料一,指出郡县制的进步之处。

(2)材料二中杜兰特所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说出该制度的积极影响。

(3)材料三中的历史事件终结了我国哪一制度?

(4)根据材料四,简要说明“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创举。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拟定一条“良政”的评判标准。

22.习近平在谈治国理政时说:“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民心顺则邦本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摘自部编教材

材料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经济进一步恶化,引起广大工农群众的强烈不满和反抗。苏维埃政权又一次处于新的危难困境之中。

——摘自华东师大版《世界历史》

材料三 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予以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演说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初期,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衣,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

——摘自部编教材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理念?他又是怎样践行这一理念的?古代湖南有一个地方政权通过一系列重商政策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请写出该政权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苏俄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帮助农民走出困境?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中哪项措施解决了“最重大的首要任务”?

(4)材料四反映出建国初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哪一民生问题?党和政府为解决该问题采取了哪一举措?

(5)2020年的中国,新冠疫情肆虐中华大地,中美贸易战依然阴云密布,党和政府面对严峻形势,积极借鉴历史经验,缓解民生困难。请你举出一例予以说明。

23.所谓近代化是指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工业化和恩想上的理性化。阅读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1321年,但丁的《神曲》完稿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成功

1765年,珍妮纺纱机发明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61年,安庆内军械所开办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

1915年,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1)列举年表中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写出年表中与中国近代化开端有关的历史事件,并列举一位为开启中国政治民主化而英勇献身的湖湘子弟。

(3)列举年表中相邻且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简要说明其因果关系。

(4)依据年表,简要说明英国在近代化历程中走在世界前列的原因。

(5)简要归纳西方与中国近代化道路的不同。

24.法律是治国重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6世纪中叶起,罗马帝国西半部已去而永不复返,东半部却仿佛是一家营业中的商行,商人们经由海陆两路从世界各地云集于此,从事着远距离高档奢侈品贸易,他(查士丁尼)下令以拉丁语重新汇编法律文件、补充新法,还附加学习指南。

——《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标志着现代民法的开端,它以罗马法为蓝本,巧妙地运用法律形式把刚刚形成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则直接“翻译”成法的语言,它能反映的首先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客观要.确立了民事主体的独立地位,从根本上摧毁了封建的身份等级制度。

——《民法的发展》

材料三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摘自人民网

(1)根据材料一归纳查士丁尼大规模汇编法律的根本原因。材料中的“学习指南"具体指哪一部法典?

(2)根据材料二,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简析法国民法典领布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这三部民法典之间的关系,并谈谈你对法制建设的认识。

本试卷的题干、答案和解析均由组卷网(http://zujuan.xkw.com)专业教师团队编校出品。

登录组卷网可对本试卷进行单题组卷、细目表分析、布置作业、举一反三等操作。

试卷地址:在组卷网浏览本卷

组卷网是学科网旗下的在线题库平台,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全学科、超过900万精品解析试题。

关注组卷网服务号,可使用移动教学助手功能(布置作业、线上考试、加入错题本、错题训练)。

学科网长期征集全国最新统考试卷、名校试卷、原创题,赢取丰厚稿酬,欢迎合作。

钱老师 QQ:537008204    曹老师 QQ:713000635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139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