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贵州省黔东南毕业升学统一考试(中考)
历史卷
(满分75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下列能反映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是
A. 北京人狩猎 B. 山顶洞人捕鱼
C. 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D. 半坡人制作衣服
2.我国自古就有“三皇五帝”的传说,后来皇帝成为了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请问它的出现与谁有直接关系( )
A. 秦始皇嬴政 B. 汉高祖刘邦 C. 隋文帝杨坚 D. 宋太祖赵匡胤
3.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它使前秦很快土崩瓦解,东晋统治局面相对稳定。这次战役是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4.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建立的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这一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5.某校组织同学们到博物馆参观,该馆按不同的历史时期展出相应的文物。如果按朝代顺序进行参观,那么同学们依次进入的展馆是
①夏商周馆 ②秦汉馆 ③三国两晋南北朝馆 ④隋唐五代馆 ⑤宋元明清馆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⑤④③ C. ③④①②⑤ D. ④⑤①②③
6.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如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其中李鸿章说:“我学”,是指李鸿章等人学习西方技术而开展了
A. 虎门销烟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7.1927年,一声枪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与上述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萍浏醴起义 B. 黄花岗起义 C. 武昌起义 D. 南昌起义
8.2020年“新冠肺炎、宅在家、戴口罩”成了最热门词汇,1958年可能出现的热门词汇是
A. 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 改革开放、四个全面、公私合营
C.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 阶级斗争、深圳特区、和平发展
9.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如表中安徽风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其最终告别贫困的原因是
A.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D. 推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
10.2020年暑假,一位外籍游客将带着家人到黔东南游玩,下列生活情景不可能发生的是
A 穿现代服装 B. 用粮票买米 C. 住小洋楼 D. 用微信支付
11.西方有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时间惧怕金字塔”。创造金字塔的国度是( )
A. 中国 B. 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古埃及
12.《欧洲史》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庄园主行使司法权的机构是
A 公民大会 B. 元老院 C. 庄园法庭 D. 人民法院
1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国王是任性的,革命后国王是认命的。”请分析国王“认命”的原因是
A. 《权利法案》的颁布 B. 《独立宣言》的发表
C. 1787年宪法的制定 D. 《人权宣言》的通过
14.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指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经济危机。这一观点
A. 受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B. 鼓励各国接受社会主义
C. 否定了市场经济的作用 D. 受到了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15.习近平主席在《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书中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家园,没有哪个国家能独立应对人类面临各种挑战。下列与此相关的内容有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人口过快增长
③水资源缺乏
④土地荒漠化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识图题
16.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沧桑的历史。有人形象地说它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1)图一场景与哪次战争有关?此次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图二是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的合影,当时成立了哪一新政府?
(3)图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在该事件中,丧生的南京军民达多少人以上?
(4)图四中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有什么意义?
三、列举题
17.中国外交的成长不断推动着中国与世界更加深入地相互影响。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2)东渡日本传授佛经
(3)率船队七次下西洋
(4)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18.思想文化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
(2)提倡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
(3)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4)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纲领
四、材料分析题
19.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一统”的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女为胡妇学胡妆,使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材料三 香港、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的诗句反映出唐朝怎样的社会情况?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三中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采取了哪两种方式?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1684年清朝设置了什么机构?
(3)为实现材料三中“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这一构想的前提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00年以前,欧洲人普遍认为整个世界只有欧、亚、非三个大洲,且大洲之间基本没有交流。而恰恰是因为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探险家们的出现,才使世界原有的这种状态被打破。
——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中国新冠肺炎疫情令人揪心,也殃及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中国制造不仅仅是为中国制造产品,更为重要的是为全世界制造:中国一咳嗽,全世界都感冒。
——2020年新浪网
材料三 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中国致力于加强与各国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摘自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1)材料一中“使世界原有的这种状态被打破”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中哥伦布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
(2)材料二说明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成立了什么国际组织,后来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的支柱?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如何做才能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发展?
五、问题探究题
21.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五四精神】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这场运动的先锋是什么?
(2)【红船精神】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是什么?在中共十九大上,哪一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两弹一星精神】“两弹一星”成功,体现了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困难的精神。1964年,在我国西部戈壁,巨大的磨菇云腾空而起,我国又取得了哪一项重大科技成就,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4)【抗疫精神】2020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波及全国,以钟南山等为代表的全国人民都发扬了抗疫精神。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曾涌现出被誉为“铁人”和“党的好干部”的英雄模范典型,请分别写出他们的名字。
(5)【学习感悟】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传承中国精神?
22.提升历史学科素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标。
【时空观念】
(1)学习历史要准确把提时空观念。下列图示中A处是俄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这次改革有什么积极作用?B处是列宁领导实施的什么政策?
【史料实证】
(2)论从史出的史证意识是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表现。战争是对生命财产的漠视,是对人类文明的摧残。依据如图,分别写出揭露战争罪恶的史事。
【家国情怀】
(3)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人文追求。下列歌词中“跨过鸭绿江”的是哪一支英勇之师?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释】
(4)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立足亚洲看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是亚洲之幸,也是亚洲之不幸”。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本试卷的题干、答案和解析均由组卷网(http://zujuan.xkw.com)专业教师团队编校出品。
登录组卷网可对本试卷进行单题组卷、细目表分析、布置作业、举一反三等操作。
试卷地址:在组卷网浏览本卷
组卷网是学科网旗下的在线题库平台,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全学科、超过900万精品解析试题。
关注组卷网服务号,可使用移动教学助手功能(布置作业、线上考试、加入错题本、错题训练)。
学科网长期征集全国最新统考试卷、名校试卷、原创题,赢取丰厚稿酬,欢迎合作。
钱老师 QQ:537008204 曹老师 QQ:71300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