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 历史

精品解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以及一些基础知识,旨在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时间线及重要概念的理解。内容包括古代历史(如北京人遗址、丝绸之路)、近现代历史(如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改革开放)以及世界历史(如新航路开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此外,试卷还涉及一些科技成就和人物,如祖冲之、袁隆平。

所涉及的知识点

试卷主要涵盖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概念,包括古代文明、近现代历史事件、重要改革、重要人物及其贡献等。通过这些内容,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〇二〇年齐齐哈尔市初中学业考试历史试卷

一、慧眼识真

1.北京是旅游胜地,在这里可以看到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直立人遗址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人遗址 D. 半坡人遗址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北京”结合所学知识,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B正确;元谋人遗址位于云南省元谋县,排除A;河姆渡人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排除C;半坡人遗址位于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排除D。故选B。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

3.同学们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用到圆周率,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是

A. 顾恺之 B. 王羲之 C. 贾思勰 D. 祖冲之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点:祖冲之。解题思路:题干的“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朝的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故D符合题意;顾恺之是东晋的画家,排除A;王羲之是东晋的书法家,排除B;贾思勰是北朝的农学家,排除C。故选D。

4.2014年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有一个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它是隋炀帝时修建的

A. 长城 B. 都江堰 C. 大运河 D. 故宫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点:隋朝大运河。解题思路:紧扣“隋炀帝时修建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开通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故C符合题意;长城的修建主要是在秦朝和明朝,排除A;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水利工程,排除B;故宫的修建与隋炀帝无关,排除D。故选C。

5.诗词大会是大家喜欢的一-档节日,宋朝有一位女词人的词常在节目中出现。她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同时也抒写了深沉的忧患情怀,这位女词人是

A. 李清照 B. 苏轼 C. 辛弃疾 D. 白居易

【答案】A

【解析】

【详解】考查点:宋词。解题思路:紧扣“宋朝有一位女词人”结合宋词的相关知识回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宋之交的女李清照,词风委婉、细腻、清秀,抒写了深沉的忧患情怀。故A符合题意;苏轼是北宋的豪放派词人,排除B;辛弃疾是南宋的豪放派词人,排除C;白居易是唐朝诗人,排除D。故选A。

6.明朝著名将领威继光赋诗明志:“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诗中的“危”指的是

A. 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B. 台湾被殖民者强占

C. 西北地区遭受侵略 D. 东北地区遭到入侵

【答案】A

【解析】

【详解】16世纪中期,戚继光奉命抗倭,组建“戚家军”。“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后戚继光前往福建、广东配合当地明军剿灭倭寇,东南沿海倭患基本平息。故诗中的“危”指的是东南沿海倭患严重,故A符合题意;台湾被殖民者强占与戚继光无关,排除B;戚继光奉命到东南沿海抗倭,排除CD。故选A。

7.清朝时形成的一个新剧种,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被誉为“国粹”之一。它是

A. 元曲 B. 徽剧 C. 昆曲 D. 京剧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点:京剧。解题思路:紧扣“清朝时形成的一个新剧种”“国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790年,由徽商出面组织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 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京剧诞生。京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被誉为“国粹”之一。故D符合题意;元曲出现在元朝,排除A;徽剧不是在清朝形成,排除B;清朝中期以后,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排除C。故选D。

8.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如果某同学想要实地考察林则徐查禁、销毁鸦片的具体史实,他最适合去的地方是

A. 南京 B. 虎门 C. 天津 D. 北京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点:虎门销烟。解题思路:题干的“林则徐查禁、销毁鸦片的具体史实”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林则徐将查禁的鸦片在虎门海滩销毁,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故B符合题意;南京与林则徐销毁鸦片无关,排除A;天津、北京与林则徐销毁鸦片无关,排除CD。故选B。

9.归纳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国近代时期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请比较其中赔款数额最大的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点:《辛丑条约》。解题思路:题干的“赔款数额最大”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是中国近代赔款数额最大的条约,故D符合题意;《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排除A;《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不是中国近代赔款数额最大的条约,排除BC。故选D。

10.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代表是

A. 洪秀全 B. 关天培 C. 左宗棠 D. 李鸿章

【答案】A

【解析】

【详解】考查点:太平天国运动。解题思路:题干的“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运动是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故A符合题意;关天培是鸦片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排除B;左宗棠和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排除CD。故选A。

11.历史学习小组要进行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研究性学习。下列资料不可以选用的是

A. 洋务运动 B. 万隆会议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点:万隆会议。解题思路:题干的“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研究性学习,不可以选用”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是没有西方殖民者参加的亚非会议,与中国近代化探索无关,故B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排除A;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属于中国近代化探索,排除CD。故选B。

12.老师给同学们播放电影《开天辟地》的片段,可用于下列哪一史实的学习

A. 强学会的成立 B.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解放战争的胜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解题思路:题干的“开天辟地”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故C符合题意;强学会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团体,排除A;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排除B;解放战争的胜利与题干的“开天辟地”不符,排除D。故选C。

13.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这里”指的是

A. 遵义 B. 南昌 C. 吴起镇 D. 古田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点:南昌起义。解题思路:紧扣“军旗升起的地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因此,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人民军队的摇篮。故B符合题意;遵义、吴起镇与长征有关,排除AC;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会议,即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排除D。故选B。

14.长征创造了人类的奇迹。在长征途中,红军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是

A. 四渡赤水 B. 平型关大捷 C. 长沙会战 D. 枣宜会战

【答案】A

【解析】

【详解】考查点:长征。解题思路:紧扣“红军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结合世所学知识回答。在长征途中,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故A符合题意;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著名战役,排除B;长沙会战发生在抗日战争中,排除C;枣宜会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D。故选A。

15.下列图片中可选为参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为主题的图片展览的是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中国土地法大纲》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点:土地改革。解题思路:题干的“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土地改革的依据,故D符合题意;《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排除A;《资政新篇》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排除B;《中国土地法大纲》是1947年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文献,排除C。故选D。

1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最先开始于

A. 农村 B. 城市 C. 国有企业 D. 集体企业

【答案】A

【解析】

【详解】考查点:农村改革。解题思路:紧扣“改革最先开始于”进行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A项符合题意;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晚于农村改革,集体企业与改革最先开始地点不符,排除BCD。故选A。

17.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2012年9月,我国交接入列的第一艘航空母舰是

A. 阿芙乐尔号 B. 致远舰 C. 辽宁舰 D. 定远舰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点:辽宁舰。解题思路:紧扣“我国交接入列的第一艘航空母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故C符合题意;阿芙乐尔号与十月革命有关,排除A;致远舰与黄海海战有关,排除B;定远舰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排除D。故选C。

18.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智慧结晶的是

A. 金字塔 B. 长城 C. 凯旋门 D. 万神庙

【答案】A

【解析】

【详解】考查点:古埃及文明。解题思路:题干的“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智慧结晶,故A符合题意;长城是中国的文明成就,排除B;凯旋门和万神庙是古罗马的建筑杰作,排除CD。故选A。

19.“机器生产”“工厂”“铁路”等流行语最早集中出现在19世纪上半期的国家是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英国 D. 日本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解题思路:题干的“机器生产”“工厂”“铁路”“19世纪上半期”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最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上半期,英国最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采用机器生产,确立了现代工厂制度。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的斯蒂芬森发明火车,促进了铁路时代的到来。故C符合题意;西班牙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不符,排除A;葡萄牙、日本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不符,排除BD。故选C。

20.历史学习需要对历史事件进行对应关系的分析。下列选项关联正确的是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华盛顿 B. 明治维新一克伦威尔

C. 法国大革命一明治天皇 D. 美国南北战争一废除黑人奴隶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点:美国南北战争。解题思路:题干的“关联正确”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肯领导的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故D符合题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领导者是克伦威尔,排除AB;明治天皇进行了明治维新,排除C。故选D。

2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人发明的是

A. 珍妮机 B. 蒸汽机车 C. 飞机 D. 轮船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点:第二次工业革命。解题思路:题干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人发明的”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人莱特兄弟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故C符合题意;珍妮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标志,排除A;蒸汽机车和轮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排除BD。故选C。

22.小明听到老师们谈论着“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等词汇。小明由此断定,老师们正在谈论的主题应该是

A. 德国分裂 B.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C. 苏联解体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解题思路:题干的“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结束后,战胜的帝国主义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确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故B符合题意;德国分裂与巴黎和会无关,排除A;苏联解体是1991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是1949年,巴黎和会在1919年召开,排除CD。故选B。

23.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 文艺复兴 B. 独立战争 C. 十月革命 D. 第一次工业革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点:十月革命。解题思路:题干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故C符合题意;文艺复兴是思想解放运动,排除A;独立战争属于民族解放战争,排除B;第一次工业革命属于技术革命,排除D。故选C。

24.冷战开始后,出现了两大集团的斗争,为首的两国分别是

A. 美国和日本 B. 美国和苏联 C. 苏联和德国 D. 英国和法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点:冷战。解题思路:紧扣“冷战开始后,出现了两大集团的斗争,为首的两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冷战开始后,形成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出现了两大集团的斗争。故B符合题意;日本、德国不是为首的两国,排除AC;英国和法国都属于以美国为首的集团,排除D。故选B。

25.它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它是

A. 欧盟 B. 亚太经合组织 C. 世界贸易组织 D. 二十国集团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点:世界贸易组织。解题思路:紧扣“它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结合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回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它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和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故C符合题意;欧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排除A;亚太经合组织是区域性组织,排除B;二十国集团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排除D。故选C。

二、史林释义

26.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沁园春雪》

材料二 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因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

——《中国历史》七年級下册

材料三 假如把中国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日本可以和德国配合起来,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罗斯福见闻密录》

材料四,建国以来取得的成就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词中提到的哪位“英雄”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词中提到的哪位“英雄'在位期间,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开辟,使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为沿路许多国家带来福祉?

(2)材料二中描述了唐玄宗在位前期的盛世局面,被称作什么?他在位期间哪位高僧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诗人李白享有什么美誉?

(3)材料三阐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国进行的哪场战争的重要作用?中国哪一政党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1950—1953年,中国人民为保家卫国取得了哪场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请写出材料四中A、B、C处应填的内容。

(5)结合以上材料,你想对伟大的祖国说些什么?

【答案】(1)赢政(或秦始皇)汉武帝

(2)开元盛世鉴真诗仙

(3)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抗美援朝

(4)第一个五年计划(或一五计划)香港神舟

(5)①我爱你中国:②祝福祖国繁荣昌盛;③祝愿祖国早日实现中国梦:④祝福中国明天更美好:(答出以上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详解】(1)考查点:秦朝的建立和丝绸之路的开辟。解题思路:材料一的秦皇汉武指的是秦始皇和汉武帝,题目的“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和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开辟”是解题的关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西汉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在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开辟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辟,使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为沿路许多国家带来福祉。

(2)考查点:开元盛世、鉴真东渡和李白。解题思路:依据题目要求“唐玄宗在位前期的盛世局面。唐玄宗在位期间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的高僧。诗人李白享有的美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盛唐时期的诗人李白被誉为诗仙。

(3)考查点: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和抗美援朝战争。解题思路:依据材料三判断是抗日战争的作用。结合所学认识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结合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和意义回答。依据材料三的“假如把中国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可知材料三阐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国进行的抗日战争的重要作用。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1950—1953年,中国人民为保家卫国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新中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4)考查点:一五计划的意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意义、航天成就。解题思路:依据材料四的历史事件的意义判断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名称。依据材料四的“标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依据材料四的“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依据材料四的“宇航员翟志刚实现了太空行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5)考查点:对伟大的祖国的热爱。解题思路:本题答案不唯一,围绕“对伟大的祖国的热爱”来写即可。如:①我爱你中国:②祝福祖国繁荣昌盛;③祝愿祖国早日实现中国梦:④祝福中国明天更美好等。

27.材料一 十五世纪到十六世纪的远洋航行,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的进程.它大大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

——《世界史纲》

材料二 1929—1933年,美国的工业产量下降超过40%,貿易額减少70%。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數激增,美国有1500万~1700万人失业,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更是超过3000万。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由.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困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

——《联合国家宣言》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的进程”的事件是什么?当今,国家间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的什么趋势加强?

(2)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第一次进行了环球航行的是哪位航海家?在此之前,郑和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他几下西洋?

(3)依据材料二分析1929—1933年美国经济变化的走势如何?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美国罗斯福采取什么政策,解决这一问题?同一时期德国经济也遭受到沉重打击,为此德国发动了哪一场战争?

(4)材料三中文件的签署标志着什么的正式形成?此后反法西斯国家协同作战,哪一军事行动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最终日本签署投降书,反法西斯国家取得了这场世界大战的胜利。今年是战争胜利多少周年?

(5)人类命运息息相关,请你谈谈中国怎样做才能使世界更加美好?

【答案】(1)新航路开辟(或探寻新航路)全球化

(2)麦哲伦七次

(3)下降趋势(或符合题意即可)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或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或二战)

(4)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或反法西斯联盟)诺曼底登陆75周年

(5)①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②加强与各国的合作交流,实现合作共贏;③维护国际公平正义;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析】

【详解】(1)考查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和经济全球化。解题思路:紧扣“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的进程”和“世界经济的趋势”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和经济全球化回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当今,国家间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加强。

(2)考查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郑和下西洋。解题思路:紧扣“第一次进行了环球航行和郑和下西洋几下西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继续寻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经过3年的航程,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麦哲伦和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考查点:世界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解题思路:分析“1929—1933年美国经济变化的走势”认识这是受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为了应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德国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分析“1929—1933年美国经济变化的走势”数据,可以看出1929—1933年美国经济呈现下降趋势,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严重影响了美国。为了应对经济大危机,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使美国缓慢渡过经济危机,经济有所好转。为了应对经济大危机,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德国不断对外侵略扩张,最终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4)考查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诺曼底登陆和二战的结束。解题思路:紧扣“《联合国家宣言》、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和日本签署投降书”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8月15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今年是202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5)考查点:人类命运息息相关。解题思路:紧扣“人类命运息息相关”分析,答案不唯一。如: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加强与各国的合作交流,实现合作共贏;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28.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夫举无他,唯善所在,亲疏一也。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材料二 法令规定:(1)解除农奴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从法令颁布之时起,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民享有担任公职、从事工商业活动等权利。

(2)农奴要获得自由,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在赎金付清之前,农民还对地主负有“暂时义务。”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材料三 辛亥革命推翻了____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毛泽东主席宣布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毛主席亲自开动有电线通往广场中央国旗旗杆的电钮,使第一面新国旗在新中国首都徐徐上升。这时,在军乐声中,五十四门礼炮齐鸣二十八响。毛主席宜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人民日报》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西周实行什么制度巩固统治?而西方的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什么政治制度发展到高峰?

(2)依据材料二写出,农奴要获得自由,必须向地主缴纳什么?这次改革是在哪国进行的?

(3)材料三中“辛亥革命推翻了____的反动统治”____处推翻的是哪一王朝的统治?哪位革命先行者领导了辛亥革俞?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材料四表述的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于哪一年?哪一事件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哪一奋斗目标?

(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创新的认识?

【答案】(1)分封制奴隶制民主政治

(2)赎金.俄国

(3)清朝.孙中山三民主义

(4)开国大典1949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两个一百年”

(5)①创新是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②创新可以推动社会进步;③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④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⑤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解析】

【详解】(1)考查点:分封制、雅典民主政治。解题思路:材料一的“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人口分封给亲属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西方的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考查点:1861年改革。解题思路:材料二的“法令内容”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依据材料二的“解除农奴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从法令颁布之时起,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要获得自由,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的内容。农奴要获得自由,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

(3)考查点:辛亥革命。解题思路:材料三“辛亥革命”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4)考查点:开国大典、三大改造、“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解题思路: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5)考查点:对创新的认识。解题思路:本题答案不唯一。结合题干材料,我对创新的认识有:创新是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创新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等。

三、探究空间

29.2020年2月,齐齐哈尔市防疫英雄一民警王春天,牺牲在抗疫一线。正是许许多多和王春天一样的杰出人物,激励着中国人勇于担当、砥砺前行,使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请你参与下面的探究活动。

探究一【绘制图示引领思想路线】

(1)中共七大确立了谁的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他开辟了一条什么道路,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2)中共十五大确立了谁的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他领导中国共产党作出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成为对外开放“窗口”的是哪座城市?

(3)请在年代尺上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探究二【聚焦人物展现科技魅力】

(1)图一人物是明代哪位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编写的哪部药物学著作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图二人物是明代的科学家宋应星,他编写的哪部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图三人物解决了世界性的饥饿问题,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谁?

探究三【编制表格弘扬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看中华文化传承,完成下列表格。

探究四【思维碰撞激励学生成长】

通过对以上杰出人物的探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答案】探究一:【绘制图示引领思想路线】

(1)毛泽东井冈山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邓小平深圳

(3)中共十九大(或十九大)

探究二:【聚焦人物展现科技魅力】

(1)李时珍《本草纲目》

(2)《天工开物》

(3)袁隆平

探究三:【编制表格弘扬传统文化】

(1)孔子

(2)《论语》

(3)陈独秀

(4)民主

探究四:【思维碰撞激励学生成长】

(1)创新精神;

(2)爱国精神;

(3)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

(4)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

(5)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只要答案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答出以上一点即可)

【解析】

【详解】(1)考查点:中共七大、中国革命道路。解题思路:紧扣“中共七大和开辟了一条道路,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人党章。毛泽东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2)考查点:中共十五大和经济特区的建立。解题思路:紧扣“中共十五大和对外开放‘窗口’”结合所学回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3)考查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题思路: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探究二:【聚焦人物展现科技魅力】

(1)考查点:《本草纲目》。解题思路:依据图片信息判断是李时珍是解题的关键。图片人物是李时珍。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是一本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这本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广为流传到国外,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2)考查点:《天工开物》。解题思路:紧扣“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一本科技巨著,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广为流传到国外,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考查点:袁隆平。解题思路:紧扣“杂交水稻之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袁隆平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他也是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探究三:【编制表格弘扬传统文化】

(1)考查点:孔子。解题思路:紧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结合孔子的相关知识回答即可。春秋时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既是大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

(2)考查点:论语。解题思路:紧扣“孔子的思想被整理成一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的思想和言论被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影响深远。

(3)考查点:陈独秀。解题思路: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的相关知识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4)考查点:新文化运动的口号。解题思路:紧扣“新文化运动提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提出。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探究四:【思维碰撞激励学生成长】

考查点:世界贸易组织。解题思路:紧扣“它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结合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回答。通过对以上杰出人物的探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爱国精神;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等。

本试卷的题干、答案和解析均由组卷网(http://zujuan.xkw.com)专业教师团队编校出品。

登录组卷网可对本试卷进行单题组卷、细目表分析、布置作业、举一反三等操作。

试卷地址:在组卷网浏览本卷

组卷网是学科网旗下的在线题库平台,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全学科、超过900万精品解析试题。

关注组卷网服务号,可使用移动教学助手功能(布置作业、线上考试、加入错题本、错题训练)。

学科网长期征集全国最新统考试卷、名校试卷、原创题,赢取丰厚稿酬,欢迎合作。

钱老师 QQ:537008204    曹老师 QQ:713000635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1448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