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嘉兴卷)
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1. 张荫鳞在《中国史纲》中说:“严格地说封建的社会的要素是这样: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表的统治者。”中国古代与张荫所说的“封建的社会”相适应的度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刺史制
2. 某校史学社的同学参与了市博物馆货币展的布置。下图所示货币按其发行的先后序呈现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①③②④ D. ③②④①
3. 1620年11月中旬,“五月花”号的乘客终于登陆了英国人布雷德福在报道中写道:“回顾身后,那里是他们曾经跨越的汪洋大海,现在它成了把他们与世界上所有的文明社会隔开的主要障碍和鸿沟。”据此推断,他们到达的地方是
A. 印度 B. 中国 C. 非洲 D. 北美
4. 某人在《三十自述》中说:“明年乙未和议成。…南海先生联公车三千人,上书请变法,余亦从其后奔走焉。”这里所说的“乙未和议”是指
A. 中英和议签订《南京条约》 B. 中国与列强和议签订《辛丑条约》
C 中日和议签订《马关条约》 D. 中国与英法和议签订《北京条约》
5. 1944年6月6日,艾森豪威尔发表胜利宣言:“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战,这是盟军的伟大胜利……法西斯德国的坟墓将就此挖掘。”他赞誉的这场战役是
A. 不列颠战役 B. 珍珠港战役 C. 中途岛战役 D. 诺曼底战役
6. 下图为1978至1986年中国外贸増长情况图,出现图中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 实行对外开放 B. 推广包干到户
C. 实施科教兴国 D. 加入世贸组织
7. 嘉兴乍浦有座海红亭。它是一座纪念《红楼梦》首次流传海外建筑。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带有九部《红楼梦》的一搜南京船从乍浦港出发,抵达日本长崎港。下列为这一事件所拟标题,最恰当的是
A. 闭关锁国下的《红楼梦》出海 B. 中日传统友谊的首次见证
C. 受各国人民热捧《红楼梦》 D. 东西方文化的激荡与碰撞
8. 资本主义是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原始欧洲的全部文明在16世纪期间归纳成两大事实,即纯君主制和自由探索。英国革命就是这两个事实的首次冲撞
——(法)基佐《欧洲文明史》
(1)了平衡”纯君主制和自由探索”,英国设计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思维导图可以用来掲示历史现象之问的逗辑关系,图1是某历史老师在“俄国1861年改革”教学时制作的思维导图
(2)据材料二思维导图揭示逻辑关系,替老师设计两个课堂教学问题。
材料三: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夫欧美社会さ,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其祸害于未萌,该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3)概括材料三中孙中山认为的“欧美社会之祸”。为避免此种“祸害”在中国的发生他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贯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陈独秀认为:进步的城市力量应充当运动先锋………农民难以参加革命运动。李大钊则认为:“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重要一部分。”李的观点深刻影响了年轻助手毛泽东的思维。李牺牲后,毛泽东将其导师的理念付实践。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陈独秀所说的“进步的城市力量”指哪个阶级?他和李大钊在革命力量判断上有何分歧?
(2)结合所学,阐述毛泽东是如何“将其导师的理念付诸实践”的。(要求: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材料二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上述重大时代课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把握时代大趋势,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摘编自韩振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3)综合上述信息,概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